雨葭

珐琅彩瓷堪称康、雍、乾三代帝王挚爱的“内廷秘玩”,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它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血统高贵,细如毫芒,是历代最受藏家青睐的瓷器之一,与宋汝瓷、元青花并驾齐驱。

珐琅彩瓷启始于康熙末年,全盛于雍、乾两朝。康熙十九年(1680),朝廷在紫禁城内武英殿附近设置珐琅作,由此规定,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再由宫廷画师依样画到瓷器上,最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大多作规矩写生的西番莲和缠枝牡丹,有花无鸟,显得单调。而雍正烧制珐琅彩瓷的工艺较康熙时更进一步,清宫造办处开始烧炼珐琅料,清档记载中新出现的彩料有9种之多。这一时期珐琅彩瓷多绘在素白器上,少色地彩瓷,纹饰仍以花卉为主,山水、人物较少,此时流行在瓷器上题写诗文,讲究诗书画印的结合。与雍正时的典雅隽秀相比,乾隆珐琅彩瓷富丽华美,纹饰丰富,流行色地开光风格,动物、山水、人物纹饰较前两朝数量大增。珐琅彩瓷器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胚、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几乎是最精湛的。

综观珐琅彩的市场行情,存世量和品相、题材和皇帝的艺术造诣、古今珍贵程度这三大因素造就了珐琅彩在二级市场中的高价频出。而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清康熙御制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以2.388075亿港元刷新中国珐琅彩世界拍卖纪录,也进一步说明藏家们对珐琅彩的热度只增不减。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fL3fk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0年秋拍

Lot号:2123

尺寸:直径18.4cm

估价:6000万-800C万港元

成交价:1.4066亿港元

珐琅彩搥瓶,颈上所绘黄地缠枝花卉纹,与北京铜胎画珐琅有异曲同工之妙。相信本拍瓷瓶,与铜胎器一样,出自同类作坊,由深谙铜、瓷胎画珐琅的艺匠绘画。金属胎画珐琅盛于康熙年间北京作坊,风格延续至乾隆时期,多绘缠枝花卉,粗茎等宽,齿状叶缘,脉络清晰,深色描边,轮廓清晰,纹饰所用色彩多样,唯阴影效果不甚明显。但此绘画风格未为景德镇所用,后者所绘色地缠枝花卉较为简约,多饰羽状纹,末端尘锐或偶做圆钩状,强调明暗阴影。北京与景德镇制彩瓷之别,还见于所落款识。乾隆时期,北京内廷造珐琅器常见楷书年款,景德镇则常署篆书六字青花款,偶以白地、甚或松石绿地釉上蓝料四字款替之。此瓶展现出典型的北京画珐琅风格,尤显珍贵。

清雍正 珐琅彩胭脂红地梅竹纹酒圆

来源:香港佳士得2016年秋拍

Lot号:3218

尺寸:直径6.3cm

估价:4000万-5000万港元

成交价:4086万港元

这件珐琅彩小杯造型秀丽、纹饰精美,为难得一见的珍品。从形制来看,它应是雍正初年的作品,因为该款深腹无足、缸形直口的样式,正是康熙瓷杯的常见特征。北京故宫珍藏一例器形、大小均与本拍品近似的康熙杯,底书胭脂彩康熙款,饰红哒白色如意形开光。此外,尚有两件相同大小和形状的小杯,其蛋黄地花卉纹如出一辙,一例书蓝料康熙款,另一例书蓝料雍正款,分别为练松柏先生与大维德爵士珍藏。这两件黄地小杯的形制和纹饰均十分接近,看来雍正杯应是雍正继承康熙之位后不久的作品。虽然缸形的雍正小杯大多杯腹略浅,但深腹的样式在乾隆年间又再度冈行。

着录:敏求精舍,《历代文物革珍:敏求精舍三十周年纪念展》,香港,1990年,354至355页,编号162

蓝料四字宋体字款

清雍正 珐琅彩赭墨梅竹图碗蓝料双方框

来源:香港佳士得2015年秋拍

Lot号:2888

尺寸:直径10.1cm

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6524万港元

在斑斓娇艳的珐琅彩瓷器中,有一品种如梅花犯寒而开,最为隽秀雅致,那便是清宫档案中所i已载的水墨珐琅。水墨一词本来专指以浓淡不一的墨色在纸或绢上作画,只因白瓷画上赭色珐琅,特具诗情画意,故在此假借形容。珐琅彩中的上品,俗称“古月轩”者,以结合诗、书、画三绝而为人称道,而水墨珐琅最能展现三绝合一的境界。就如此碗,其上以精湛的笔法工笔写出一棵梅树,其枝干虫L错矫健,花蕊及花苞以细笔淡墨勾勒,突显其高洁清雅。其下有几丛矮竹,枝叶以双钩细笔白描,密而不乱,次序井然,充分表现画家功力。虽然水墨珐琅得到雍正皇帝的赞赏,但是乾隆时期的制作数量骤减,存世的例子寥寥无几,不论从技术性或艺术性来看,水墨珐琅都代表了制瓷史上的一个高峰,所以此碗的珍稀矜贵可想而知。

《雍正年制》宋体字款

题诗:月幌见踈影,墨池闻暗香。

铃印:凤采,寿古,香清。

清雍正 珐琅彩万花锦纹盌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7年秋拍

Lot号:3607

尺寸:10.1cm

估价:800万-1000万港元

成交价:1870万港元

盌上绘满铺盛开之菊、莲、牡丹花卉、蓓蕾及枝叶,寓意百花呈瑞。西洋多喜用“mile-fleurs”(万花)称号。然清宫之“锦地夹彩”“万花堆”或“锦上添花”等称谓似更能表现花卉相互堆栈、不留空隙之图象布局。雍正夹彩器极之稀罕,并不常见,或许和雍正帝尚好传统古雅构图,多于过度华奢和复杂设计之喜好有关;也可能出于以多色彩料绘画如斯精妙细密图案时,所要求之高度准绳所致。现器是此系列中少量极其成功和出色制作之一。夹彩技法至乾隆一朝更趋成熟,现藏巴黎吉美博物馆之乾隆粉彩“万花锦”纹罐可数其中至臻美器之一。

清雍正 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

来源:中国嘉德2016年春拍

Lot号:*2843

尺寸:直径6.25cm;高4.45cm

估价:1800万-2500万元

成交价:2242.5万元

清代瓷器装饰多吉祥图案,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鲜明时代特征。杯身另一面墨彩行书题五言诗二句,“数枝荣艳足,长占四时春”,诗末用粉红珐琅彩落款“凤采”铃印。器底以蓝色珐琅彩署“雍正年制”四字楷书款,款外无边框。因月季则经霜耐寒,四季常开,以粉嫩的花朵和鲜绿的翠竹搭配来传达春天的气息,故此诗中有“长占四时春”之语。在雍正、乾隆时期瓷胎画珐琅常有五言或七言的题句,依据画面而选择的诗句,诗句是画面的表达,画面又是诗句的形象展现,与器物及纹饰相得益彩。据造办处档案的记载,像这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装饰风格,是雍正皇帝极力倡导的。

题诗曰:数枝荣艳足,长占四时春。铃“凤采”印。

款识:雍正年制 蓝料楷书款

清康熙 御制黄地珐琅彩花卉纹盔

来源:香港佳士得2014年春拍

Lot号:2913

尺寸:直径142cm

估价:12,00万-1800万港元

成交价:1684万港元

康熙皇帝深喜西洋珐琅彩,并立意要中国的能工巧匠烧造出同等佳妙的珐琅彩器物,而此盌所见的釉上珐琅彩,可谓康熙末年各色新彩料的集大成者。早期康熙瓷的黄地颜色较淡,且透明度较高,色偏柠檬黄,而此例的新制珐琅黄彩较浓稠失透,色呈蛋黄。此类康熙盌底的御制楷书款分钻蓝和胭脂红两种,两者皆为新添的色料。本拍品的胭脂红料楷书款是用黄金胶状颗粒制成,西方常用“粉彩”来形容此类中国珐琅彩(英文为fcrnie rose,字面指“胭指红彩”),便是由此而来。此盌的花卉细腻传神,其布局与名家挥寿平(公元1633-1690年)的作品颇具异曲同工之妙,足见画师对各干花瓣的质感与多寡叉缅嚓六微。

清康熙 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8年春拍

Lot号:0001

尺寸:直径14.7cm

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2.388075亿港元

此珐琅彩盌上所饰雅致细腻,花式开光之间,加缀蓝彩洋菊,尤为独特。俯首洋菊,妙采仰视短缩之法(foreshortening),配合梅花形开光,让人不禁持盌手中,缓缓转动,逐寸清赏画师精心布局。康熙珐琅作,设坊紫禁城内,规模有限,烧制时间仅只数年。初作彩瓷构思不一、绘饰各异,因此所用彩料,每每斟酌调制,然未几已见沿袭因循,多施鲜黄、绀蓝、金紫为地,绘艳华彩葩,其他色地之珐琅彩瓷甚为稀见。此盌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所施金粉红彩,纹饰皆见洋风,施艺创新,史无前例,且以红料书款,可悉当时尚未受后来蓝款法规所限,也未见因循拘谨,应属康熙年间珐琅作早期御瓷。此盌年代虽早,却又胎佳色雅,艺技精湛,远胜试验雏例,极其珍罕。

清雍正玫菌堂典藏珐J鱿葬粉彩“平安春信”图碗

来源: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Lot号:5030

尺寸:直径11.9cm

估价:1200万-2000万元

成交价:4600万元

此碗的纹饰描绘,以突破传统的粉彩与珐琅彩相结合的方式绘就,通过对雍正时期珐琅彩瓷与粉彩瓷的艺术风格、造诣等不同制瓷特点,望可初探其制作源由。本品之洞石由蓝料彩加以墨彩描绘,观之极富“青绿山水”之绘画艺术风格,侧面印证了此碗的画意直接取自宫廷画师之笔法。外壁通景式构图绘饰图案,画面疏朗恬淡,简洁凝练。石前一双在草丛中觅食的两鹌鹑一俯一仰,静中寓动,鲜明地表达了该画的主题,巧妙的构图既不显得迫塞,亦不空虚,创造了一个不被惊扰的安逸的小世界。且成双出现的景物,多有祝福父子、夫妇、弟兄、君臣双安之意。

清乾隆 珐琅彩仕女婴戏小贯耳瓶

来源:北京保利2015年秋拍

Lot号:7382

尺寸:高9cm

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1667.5万元

此件珐琅彩小瓶的绘制方式,为典型北京画珐琅风格。瓶身饰西洋风格卷草式开光,内绘中国仕女孩婴,巧妙动人,构图典雅。精致鲜艳之珐琅彩于瓷胎之上,绘饰入微,其精致程度可媲美北京宫廷料胎画珐琅器;比较一件北京故宫博物馆所藏清乾隆玻璃胎画珐琅西洋女子图鼻烟壶,绘有类似的珐琅彩装饰。尤其烟壶腹部的人物外开光装饰,与本品相较,绘画风格、用笔之法如出一辙,此件鼻烟壶着录于《光凝秋水:清宫办瓣处玻璃器》,张荣,北京,2005年,图版84。

开光景中渲染颇法,可能由供职清宫之西洋画师引入。早在雍正时期,西风颇染已于珐琅彩瓷上出现。

清雍正 珊瑚红地珐琅彩牡丹纹碗

来源:北京匡时2015年春拍

Lot号:2247

尺寸:直径12cm

估价:400万-500万元

成交价:5175万元

本品烧制于雍正初年,为雍正御瓷当中独具特色的一类,颇为难得。其承袭康熙珐琅彩碗的造形,隽秀而娇巧,优雅而尊贵,胎体细薄,釉汁莹润,外壁涂饰珊瑚红彩,上面以蓝彩描绘盛开的三组牡丹花,花瓣边缘晕染黄白之色,四周辅以翻卷缠绕的绿彩枝蔓。其色泽有别于传统的五彩瓷器,发散出西洋情调,图案规矩化明显,尚存铜胎画珐琅的气息,与康熙同类题材的珐琅彩瓷器风格一致。其彩料精良,诸色妍丽柔美,细辨其特征是与珐琅料无异,尤其蓝彩一项,时代面貌鲜明,其绘画填色工致细腻,所用技法则为典型的西洋风格。底款为青花双方框“雍正御制”楷书,字体端庄秀美,青花明艳雅洁,同类作品尚见有“雍正年制”楷款,皆为可贵之品。

清乾隆 宝石红地珐J鱿葬寒梅争春玉壶春瓶

来源:北京匡时2015年春拍

Lot号:3057

尺寸:高29cm

估价:360万-400万元

成交价:414万元

随着清宫档案的深入研究,关于珐琅彩料研制的诸多史料揭示,其实珐琅彩瓷创烧成功的过程不是孤立的,除了直接复制西洋彩料以外,在研制当中不断吸收五彩、五彩瓷器的技术,包括部分彩料的配置均与五彩、粉彩存在许多相同之处,也即是说一件珐琅彩瓷不单敷饰纯粹的西洋颜料,也使用了五彩、粉彩当中的大部分颜料,基本化学成分一致,因此瓷胎画珐琅器不是纯粹西洋舶来之物,而是与中国传统彩绘技术、原料相结合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脱胎于粉彩而融入西洋因素为主导的产物。本品秀巧典雅,曲线隽美多姿,所敷施霁红一色宝光内蕴,纯正妍丽,凝厚莹亮,为有清一代霁红釉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