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葭

时至今日,非遗传承面临窘境已久——早已缺乏生存土壤的形势下,作品本身又良莠不齐,普及有限导致无人赏识、鲜有买家;低盈利又导致投资少,形成了恶性循环,而异军突起的机械工艺又取代了大众对这方面的需求。缺少市场以及消费者的参与,离开了成长的“土壤”的非遗技艺,自然会显得营养不良。如何让非遗技艺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本文邀请非遗保护中心、非遗美术馆、非遗传承大师、行业媒体人等相关专家对此话题进行圆桌式讨论,探讨如何走出当下困局。

蓝海红:“非遗+”带来更多可能性

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

《收藏·拍卖》:新时代,作为官方的保护机构,如何科学地保护非遗工艺?

蓝海红:科学地保护非遗,对我们来说也是个课题。非遗保护最基本的有四种方式。一是立法保护。有了法律的保障,非遗保护成了一种制度化、常态化、有法可依的行为,使它有延续性和稳定性。二是抢救性保护,对濒危项目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记录,把非遗项目的历史、发展的沿革、特征、价值以及当下的状况全部记录在案,将来可供大家去了解和研究,同时也是很好的宣传和普及。三是生产性保护,这是在保护非遗核心技艺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生产、销售、流通,让非遗重新连接百姓的生活。这种保护方式只针对本身有生产属性的非遗项目,如传统的美术技艺,生产出来的产品进入一定的流通渠道,让老百姓受惠、让社会重新认识,实现它更大的价值。四是整体性保护,非遗的诞生依赖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各种因素,比如工艺原材料的生长,会跟地方水土、当地的民风民俗相关,这时候就要把非遗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并保护起来。这四种保护方式是我们国家10多年非遗保护探索、总结出来的经验。

此外,还有数字化保护方面的尝试,让非遗传播的路径更广了。“非遗+互联网”,让以前只有面对面或者口传身授的技艺,不仅可以通过新技术手段对传统工艺进行记录和保存,还能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展示,这样也更加拓宽了非遗的宣传渠道。

《收藏·拍卖》:市场化和创新是非遗发展的唯一出路吗?非遗传承人才缺口如何补?

蓝海红:有些非遗项目实现了良好的传承发展,但也有一些项目因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等原因而徘徊在濒危的边缘,尤其是农耕文明形成的诸多民风民俗,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淡化。“后继乏人,青黄不接”这也是大多数非遗项目都存在的危机,相较于如何更好发展,更令人忧心的还有传承人的问题。非遗保护首先要重视传承人的队伍建设,给予非遗传承人扶持奖励,多进行展演展示、资料整理、带徒授艺等传承活动;其次要加强非遗传承人的管理,建立具体评定机构,考核检查传承人对非遗传承职责的履行情况。

如何让日渐消亡的那部分非遗恢复往日荣光,让传统艺术走向观众、赢得市场,传承中创新是必然路径,这也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课题。非遗保护和活化都得“见人见物见生活”。现在的非遗+文创、非遗+动漫、非遗+时尚、非遗+旅游……都是非常好的想法。非遗+现代设计+现代的审美,产生出来的东西也更符合当代人的生活需求。省中心在依托门类齐全、人数众多的专家队伍参与和专业指导的同时,也广泛吸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闻媒体、文创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希望形成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局面。

杨飞武:活化非遗需要放下身段

广东岭南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广东岭南工艺美术馆馆长

《收藏·拍卖》:现在我国非遗活化的现状如何?

杨飞武:非遗活化是个很大的课题。国家这几年对非遗的保护很重视也做了很多工作。传统技艺很多都是身口相传的,如果没有传承就日渐式微了。有人说:非遗“活于民间,死于庙堂”。非遗传统技艺源自民间,放到博物馆并不是最终归宿。现在我们面临很多问题,一是非遗传承人自身素质、创新能力与水平参差不齐,理念滞后;二是非遗传承人综合实力不足,没有资金和资源去维持传承,故后继乏人,传统技艺濒临断代;三是政府部门对非遗的宣传引导力度还不够、大众对非遗技艺的认识还不到位等。

非遗活化并不是要一成不变地复制传统的东西,传统技艺及传统美术应在不断变革与创新中与时俱进,融入现代生活,否则,市场不接受就会很难活下去,靠政府养着也不容易,也不是办法。非遗活化要走向生活、走向民间、向市场,要有效益才能够传承下来。故宫文创开发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真正让传统工艺重新走入生活,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理念。近几年,在国内年轻群体兴起的创意DIY,“现代设计+非遗技艺”令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这也是活化方法之一。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此举令年轻一代与非遗传统技艺的接触有了沟通的桥梁,令人可喜。

《收藏·拍卖》:你怎幺看现在有一些企业介入到非遗工艺当中去打造品牌,也扶持一部分非遗传承人?

杨飞武:目前,我国还是个价格竞争的市场,但是物美价廉对于非遗工艺品来说并不切合实际。不谈艺术价值,材料和工钱都是硬成本,但传统工艺品的市场价格一直上不来,盈利太低,极大地影响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以及行业的发展。当前,有些具经济实力的机构和企业的介入,似乎可以缓解一些非遗传承人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的确也有企业联合一些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进行跨界合作,技艺嫁接,打造品牌。此举似乎令人看到了非遗传承与活化的新希望。但就行业发展情况来看,目前介入非遗的大多数机构和企业都流于形式,依然没有突破传统的模式。

《收藏·拍卖》:岭南非遗想要在活化上有所突破,需要做哪些努力?

杨飞武:北有燕京八绝,南有岭南九遗。时至今日,很多技艺后继乏人,传世之作寥寥无几。所以活化工艺的第一步是保护,但是不仅限于此。现在很多工艺消亡的原因是不再适合这个时代的发展,比如刺绣,现在有多少人穿的衣服有刺绣?现在很多传统手工艺传承人都热衷于打造经典,而忽视了让传统工艺提升普通人的生活品质。

在探索岭南工艺美术特色的时候,广东还是缺乏团体的争论,大家都各做各的。大家的思想很少碰撞,没有火花也就没有爆炸。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创造出爆炸性的新成果。为何市场上对岭南工艺美术的认知仍停留在过去?这在于当下工艺美术家的创作是否敢于突破传统题材的束缚,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有个性的东西相关。

工艺美术传承的应该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仅仅跟着古人做“罗汉”。所以真正活化非遗既要打造经典,更要以开放的心态放下身段,遵循“百姓实用即为道”的观念,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并适应大众的生活需求与审美需求,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喜爱、传承非遗文化。此外,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活化非遗的新土壤,而新媒体艺术也成为非遗传播的新手段。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令非遗的活化与发展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新模式,并致力于重构作为非遗活态载体的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

史志晔:非遗传承需多维度的努力

“明仕阁”红木家具第五代传承人、苏州市明式苏作家具文化研究院院长

《收藏·拍卖》:作为苏作的第五代传承人,如何看待目前我国非遗传承的现状?

史志晔:其实现在我们国家的非遗传承体系已经整体形成了,基本上把能够挖掘出来的非遗工艺都挖掘出来,并把它们用各种方式记录下来。如果真的有某一项工艺没人做了,找到这些记录再重新研究的话,肯定也能延续上。现在非遗项目的申报,其实相当于保留技艺的一种影像资料。的确有一些传统工艺是跟这个时代脱节的,不再适应这个时代人的生活。但是也有一部分传统工艺传承得还不错的。

《收藏·拍卖》:与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苏作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后继乏人,传统匠心丧失……你们是如何面对这些挑战的?

史志晔:工艺传承后继乏人,这种情况在2008年到2010年确实存在,因为没有年轻人愿意去学,包括我大学毕业之后从事这个手工艺,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但是到了2015年到2018年这段时间,随着国家对传统手工艺的大力支持,我周边的本科生、硕士生或者国外留学回来的都在做手工艺,这就形成了一个梯队,就是我们这些80后、90后有大批量的人回归到传统手工艺,也爱好手工艺。我自己是青年手艺人协会的会长,协会中青年手艺人特别多,手艺也非常好,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缺少年轻人去接班的情况了,而且他们的文化层次特别高,所以它的发展是没有瓶颈的。从技艺上来说,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

《收藏·拍卖》:我们都说非遗要活化,非遗传承并不是去简单地继承,而是要以创新的方式,让非遗工艺走入生活,两者应该如何兼顾?

史志晔:其实非遗活化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要你纯粹按古人传统的手法去做;一种是有部分的创新和部分的传统;还有一种就是全部的创新。我觉得这是三种分工的不同。比如一些级别特别高的非遗大师,他一年能做的作品不多,这类大师就应该去传承古代顶级、立标杆的工艺和样式,因为这种工艺材料有限。而他们的徒弟或徒孙,技艺可能达不到师傅的水平,这时候可以在师傅的基础上做一些创新,加入一些现代人的审美。或者把非遗变成一种潮牌,一种大众都能喜闻乐见的产品……这时候的非遗工艺就会形成一个梯队。所以在整个非遗体系里,大家都要有坚守,是国家级大师就不要去做最底层创新的东西,各司其职才是正道。

《收藏·拍卖》:非遗工艺要有生存意义,必然是能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否则只能进博物馆。所以有人说传统工艺要焕发生机,就要进行产业化?

史志晔:非遗工艺是分层的,有些大师的作品就应该进博物馆收藏,因为它并不实用,但它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但有一些就应该走创新和市场化的路子,比如我们的苏作家具,就是要做这个时代的创新家具。以前我们有宋式家具、明清家具,那再过100年后,我们这个时代的家具又该如何被定论?我们既要把老祖宗的手艺传承好,又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使用环境,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符号。

我们家族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苏作传承。但是对一项工艺的传承,应该持长远目光。每一代传承人都应该有自己适合的方向,到我父亲这一代都是以手艺为主,他们适合把苏作手艺深挖;而到了我们这一代,接触面更广了,也有了产业运营的相关资源,所以就在做未来20年的苏作家具市场教育和传播,这是我们这代人擅长的,这也是对工艺的另一种传承,只是我们奔波在不同的维度上。

冯善书:“非遗”应与时代审美沟通

艺术投资专栏作家,南方经济智库研究员

《收藏·拍卖》:目前我国的“非遗活化”走到了哪个节点?

冯善书:在公共语境里边,需要活化的通常是那些已经被当代人遗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的中国,综合国力逐步走向与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去比肩。判断我国的“非遗活化”走到哪个节点最有效的一个指标,就是看我们的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什幺样的程度。只有当国家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人们对身边那些已经被遗忘的精神产品才会重新重视起来。我觉得可以把我们整个国家所有的非遗比喻成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看着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河流源源不断地向前奔流,不管我们主观意识上想要留住的水有多少,总还是会有一些是在我们能力之外的,它们终究要脱离我们的控制,继续向前奔去。

《收藏·拍卖》:其实国家已经从政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是收到的成效不大,原因何在?

冯善书:事实上有许多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内容和形式为当代人所喜闻乐见,并没有因为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一些新文化现象的出现而被挤出人们的视线。譬如中国书画艺术、中国陶瓷工艺等。当然,不排除有一些非遗,由于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已经严重脱节于我们当代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逐步流失观众,从而走向衰落。艺术源于实用。因此,很多工艺美术类的非遗在历史上因为工具的改变而兴,后来又因为另一些新工具的出现而衰。当然,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很多艺术逐步从实用工具中抽象出来,从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产品。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不管艺术的形式怎幺变,都离不开“现实生活”这条根。对于一些脱离了现实生活的非遗来说,不管它在历史上曾经多幺辉煌,都无法改变其在当代走向衰落的命运。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左右的客观规律,政策也概莫能外。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非遗是因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过快而被人们忽略。像这样的东西,应当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通过出台一些新的政策主张和制度安排去引导公众重新对其进行文化挖掘,重新认识它的价值,让它回到我们的视线。我不敢说所有关于非遗活化的政策都非常有效,也不赞同说这些政策的实际成效事与愿违,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收藏·拍卖》:在非遗活化过程中,非遗大师的位置很重要,他们所起的作用是什幺?他们局限性又是什幺?

冯善书:贴上大师标签的非遗作品,可以理解成为这类产品树立了品牌。现在非遗产业里出现的很多大师,都是行业组织评出来的,而不是在社会的公共评价中日积月累地自然形成的。不可否认,在行业评定中脱颖而出的匠人和艺术家,很多都是这个行业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只不过当某个领域的大师数量出现过多的时候,大师的含金量和影响力也就必然大打折扣。

人的认知力是有限的,大师也同样如此。因此,不要寄望于通过一两个大师去改变整个行业。哪怕是那种真正有过开宗立派贡献的泰斗级人物,也会有自己的局限性,这跟他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眼光修养等综合因素有关。只有多元化才能让一个行业摆脱衰落的命运,从而在未来的大道上走得更远。

《收藏·拍卖》: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让非遗自己“造血”?活化的突破口在哪?

冯善书:对非遗创作来说,通过互联网这根纽带,可以找到更多的商业平台和机会去推广自己和变现价值。所谓造血就是自我循环,互联网时代,更应该重视口碑和信誉,应该用站得住的作品去留住客户。找到需求,就能活化;反之,就会死得更快。所以,非遗活化需要沟通,通过沟通去认识时代的潮流和当代人思想追求和审美方式的转变,从而快速调整自己的生产和创作。

他山之石

让民众广泛参与的非遗中心

在2016年,奥地利的地方手工艺中心的非遗活化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列入“优秀保护实践名册”。在过去的15年,他们活化非遗的途径主要包括商业、业内交流与教育三个方面,并且三个方面相辅相成。

中心聚集了一大批木工、绘画和丝织品等非遗技艺的传承人,由该中心负责为传承人寻找商业项目,为他们创造工作机会。中心的许多建筑都由非遗传承人参与建造。

并且会不定期举行非遗的展览和设计竞赛,让专家和大众都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当中。该中心也会请这些非遗传承人参与到非遗的教育中去,非遗教育的学费是该中心的重要财政收入。他们不仅开办针对小学生的非遗入门课程,也有周末和假期的非遗培训班和研究生课程。

产业联盟实施保护

在意大利威尼斯的穆拉诺岛,因自古以来一直是欧洲的玻璃制造业中心,被称为“玻璃岛”,这里的匠人以玻璃吹制技术和拉丝热塑技术闻名于世。它们不仅仅是沿袭传统的工艺品,更以丰富而美丽的色彩,超乎现实的图案和形状,被誉为玻璃的“艺术之作”。

穆拉诺玻璃作为一项国宝级非遗工艺受到威内托大区的严格管控和保护,并通过玻璃产业联盟实施,以保证消费者购买到正品。关于产品是否产自穆拉诺,是否采用的是当地传统工艺标准,有一套严格的规定。为延续传统,当地积极向游客展示制作过程、开设玻璃制作工作坊、为产品标上注册标识等。些工匠甚至努力转型为玻璃艺术家。

普及应用的大理石技艺

希腊蒂诺斯岛的大理石雕刻技艺传承的独特之处在于应用的广泛性。除建筑外立面的装饰浮雕之外,该项非遗技艺也经常用于大理石雕塑与其他装饰物品。希腊普通人的家中也经常使用通过该项非遗技艺加工的器皿。

随着这项非遗技艺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使用,该非遗的传承就没有出现“失传”的危机。相反,因为人们争先恐后到非遗工作室学习这项技艺,使得原本“传男不传女”的传承传统被打破。目前,这项非遗传承人中有四分之一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