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元

唐山市开平小学

文本是作者生活体验和经历的语用结晶。它注进了作者的思想,传递着作者的情感,承载着作者的哲思。感悟文本,当然离不开与之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作者生平、创作原由、生活情境等背景别具一格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借助背景资料,正确地解读文本,深刻地理解文本,使阅读教学丰厚起来。那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适时地呈现背景资料呢?

一、课始,以奇夺目,唤醒期待

我们在新课伊始,恰当地引入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则会使学生兴味趣盎然,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

笔者在教学人教实验版五年级上册《长相思》一课时,上课伊始,便出示了纳兰性德的背景资料:他出生在清康熙年间,生长在钟鸣鼎食的豪门世家,他的父亲纳兰明珠为权重一时的宰相;他18岁中举,22岁赐进士,是康熙皇帝的一等贴身侍卫;他两年间编篡了1792卷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四年间编成了史书见闻《渌水亭杂识》;他24岁时出版词集《侧帽集》,后来又问世了《饮水词》,留下词作349首,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他就是——纳兰性德。

这样的引入内涵丰厚,情感丰富。激荡着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学习文本的欲望。

再比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的《生命生命》一课,开始笔者引入了杏林子的散文《爱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中的一段话:我生病时,只有十二岁,还是一个活泼天真的孩子,……突然之间,我落入无底深渊,我挣扎、抗拒、精疲力竭。面对着日益恶化的关节,前途茫茫,病愈无期,生命于我是多幺沉重的负担啊。多少次,我想放弃活下去的权利,可是隐隐中又有股不甘心的感觉。

杏林子对生命的抗争,如一粒种子,埋在学生心中。学生不但满怀激情地进入文本探索感悟,而且立足全篇,初步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需求,呈现与之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这些背景资料在成为教学内容之时,已经过教者的加工、重组和整合,切合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能促使学生自觉地进入探究的境界。

二、课中,巧妙渗透,深化理解

教材不单单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的学生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等诸多任务。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地引进背景资料,使文本变得更丰满,学生理解得更透彻,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得更紧密。

比如,笔者在教学《生命生命》时,感悟“瓜苗生长”一段时,笔者适时引入了杏林子的散文《新芽》中的一段:二十多年来,我眼看着全身的关节一个个损坏、变形、僵死。多少时候,我也曾筋疲力竭,生命力有如风中的枯叶一般,一点一点离我而去,就像一棵奄奄一息、垂死枯竭的树。然而,在某一处很深很深的地方,总像是有一点不死的东西在挣扎着、挣扎着,几经休息调养,又逐渐地在滋长、在萌芽。

这段资料对学生理解杏林子写砖缝中的瓜苗不屈生长的内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杏林子的与瓜苗一样弱小,却一样不向生命屈服。从而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杏林子其他作品的阅读兴趣。

就阅读课堂而言,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来自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于学生的人生经历、感悟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学生往往不能一下子正确把握文章的主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能适时呈现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学生就能凭借这些资源,由浅入深,深刻理解文章主题。

三、课尾,拓展文本,拓宽视野

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在教学结束时加载背景资料,可以把它链接到更为广阔的背景中,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

笔者在教学刘章先生的《搭石》的课尾,引入了这样一段资料与文本相对比:

1977年,我来到石家庄工作。当我见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见人们无序地匆匆横穿马路的时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乡的潺潺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

当我见马路上有砖头或树枝,人们宁可绕着走,也不肯弯腰拾起的时候。我又想到山里人……;

这是刘章先生在《写作搭石的前前后后》中谈到的自己的写作初衷,旨在唤醒人们心中的无私与热情。这样的课尾使学生与自身固有的思想经过冲突、并存而达到融合的程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涤荡了学生的心灵。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背景资料,万万不能忽视。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资料,以便于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使其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了解古诗词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境界和作品的时代背景(背景资料包括时代状况、人文地理、作者思想、生活经历等),它是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服务的。

[1]《运用比较教学策略丰富学生认知背景_》百度文库

[2]《小学语文链接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席善平

[3]百度文库《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有效教与学中,促使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孙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