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开元

在1981年8月西柏林举行的国际广播器材博览会上,日本索尼公司展台,一个密封的玻璃柜里陈列着一台看上去怪模怪样的单反相机。这款取名为MAVICA的照相机只能隔着玻璃柜看。据介绍,这是一款不需化学感光底片的电子成像相机。由它拍摄的画面将被记录在磁盘上,既可以通过电脑屏幕观看,也可以被制作成照片。当时真没几个人在意这项新发明,尽管索尼公司的技术人员信心饱满地说这是摄影的未来趋势,但也是只画出了一只狼,什幺时候狼真的来呢?猴年马月吧!可谁能想到,到了2014年的7月,类似于当年玻璃柜里的那个玩意儿,不仅遍地皆是,而且整个颠覆了175年来的摄影程序,传统意义上的底片及照片的实物形式“濒临灭绝”,摄影的结果基本变成了在虚拟空间观赏的数字画面。

一直以来,摄影是个技术问题,照片是个形式问题;摄影摄得再好,也要通过照片来表现;摄得不好,高明的暗房技师也能在后期制作上为你扳回一局,甚至更多;两者都玩儿得转的摄影师在现实社会中很少见。十几年前谁能料到,如今摄影与照片分道扬镳,跟电脑和手机搞到了一起?而照片,特别是那种在暗房手工制作出来的照片,与普通摄影者早已断了缘分。现在,即便是有十几年经验的摄影老手,对照片的实物概念也相当浅薄,尽管他们管电脑屏幕里的数字画面还叫照片。

这既没什幺可惊的,也没什幺可怕的,世界在变,人在变,摄影当然也在变,只是许多人还没有完全觉察而已。现在问人还是那句话“看到了那张照片没有?”很少有“你看到了那个画面没有?”。得到的回答如果是“看到了”,而这种看到,通过电脑屏幕观看到的占80%,也许还会多一点;通过报纸或杂志等平面媒体看到的,顶多在20%左右。而真正看到照片的,我敢说万分之一的人都没有。其实在以前,能看到家庭照片以外的新闻、艺术、人像照片原件的人也只占少数,绝大多数人看到的是承载着影像信息的“那张纸”。高质量的通常被称为画册,低质量的则被称为报纸或杂志。时至今日,甭管什幺样的纸都不多了,统统上了电脑屏幕。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那张正经通过一系列化学作用、承载着影像信息的叫照片的纸。

一幅影像被记录在底片上,通常是负像,直接在胶片上以正像表现的叫反转片,不属影像载体的主流。在以前,将影像摄录到胶片上后,不洗出照片来是不作数的。那个着名的酷爱摄影的美国保姆薇薇安·梅耶(Vivian Maier),生前不知拍了多少影像,据已收集到的数字,光底片就接近12万张,另有两千多个胶卷根本没冲出来,还有部分8毫米电影胶片,而被洗成照片的成品好像还不足五千张。这个保姆在天堂里要是知道如今可用手机拍照,并通过摄影设备即时看到效果,肯定羡慕死了。对于一个摄影人而言,最遗憾的恐怕就是不能看到自己的拍摄成果。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照片扩印机还没有普及,不论是对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而言,洗照片都不便宜。

多少年来,摄影者都想通过简单廉价的方法获得照片成品。19世纪,蛋白相纸的出现虽然是革命性的突破,但仅1866年这一年,仅每个月消耗的50万个鸡蛋,就让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英国人也感到吃不消。值得庆幸的是,化学家为人类解决了这个难题。到了20世纪30年代,用化学方法制造的感光相纸已经普及。其后延续了很多年的模式是:胶卷(片)冲出后可通过印相箱立即印出样片,有135的也有120的。对于许多中国老百姓来说,洗出的120底片就已经是成品了,135的也能凑合着看,其中优秀者可再去放大。一张4寸的照片虽说还不到2毛钱,但老百姓已经觉得不便宜,而放大到8寸可就不是4毛钱了,照片尺寸一大,价格是几倍地往上翻。

翻翻摄影老杂志,不得不佩服中国人民聪明节省的美德。当年愣有人从化学试剂商店买来化学原料,再从文具商店买来纸张和透明幻灯片,自己制造相纸和感光胶片,还骄傲地将此法通过摄影刊物向其他影友介绍。河南测绘局的姚顺滨就是其中一位,根据他发表的照片来看,效果不亚于“官方”制品,反差和清晰度都很高。如果有原件真可以送摄影研究单位永久保存了。

对于有条件的机构或个人,及少部分资深摄影师来说,照片不洗到一定尺寸还不行,4寸的小照片俗话说拿在手里不是个玩意儿,况且照片太小了看不出效果,有些细节和影调在小尺寸的照片上是反映不出来的。但是,想获得十寸以上的大照片,以及想将任何尺寸的底片放大成照片,远了不说,在30多年前都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20世纪80年代,辽宁一个叫吴湘春的人在摄影杂志上投了一篇小稿,讲的是想把一张6寸的拍摄劳模的底片放大成照片挂在俱乐部的事。派专人上省城下地县,竟然找不到一家照相馆能揽这个瓷器活儿。照相馆的大底片当初是用来1﹕1印片的,不是用来上放大机放大的。总之,用底片上的影像制作成照片在以前的中国是较比麻烦的,花钱不说,还不一定成。如果是在照相馆里拍的,通常都是大底片,一般是多大的底片出多大的照片,所以清晰度没问题。这样,4寸或再大一点的全家福那就算是顶大的照片了,加上白框和花边,差不多有扑克牌那幺大,要是有明信片那幺大的,可就是太趁钱了。小底片跟135的胶片大小差不多,可以用放大机放大,大底片上不了放大机。能放大底片的放大机只在北京的顶级摄影单位有几台。

有空整理整理自家的老相册吧,看看8寸以上的老照片有几张。在人均工资只有45元的年代,超过10寸的照片要4.5元一张甚至更贵,几乎相当于月工资的1/10,谁会舍得呢?拿到现在,一个月挣5000块,一张10寸照片就要你500块,你干吗?现在的照片绝大多数都是在电脑屏幕上看的,即使做出“真的”照片来,基本上也都是机器扩印或打印的,上面提到的暗房制作、手工放大出来的照片实属凤毛麟角,等同于奢侈品。

将小底片放成照片,想省钱的话,在家里也可以办到,但质量没保证。个人用的放大机要幺是自制的,要幺是简易的,光源来自60瓦灯泡。而正规厂家的放大机用的是250瓦的灯泡,可当时几个家庭所有的电灯都加起来也没有250瓦。家庭放大机放小照片还可以,放大照片,边缘不清楚。底片照得好坏通常决定后期制作照片的质量,而照相机的质量、胶卷的质量、拍摄者的熟练程度以及胶卷的冲洗水平都是制约底片质量的因素,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照片。

在摄影的照片时代,初级摄影人居多,兜里没几个钱,从胶卷到相机基本上都是便宜货,到了最后洗照片这个环节也是能省则省,有个影儿就不错。现在地摊上有不少家庭旧照片出现,是官方或是照相馆出来的还是家庭“土制”的,一眼就看得出来。如果不是顶级摄影单位放大的照片还不光是个影像质量的问题,另有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就是照片卷曲。个人或小单位洗照片时用的都是便宜货(低档纸基放大纸),烤干漂水又不达标,弄得多少年后照片卷曲得厉害,必须用双手掰开才能看,放在镜框里都压不平,再使点儿劲照片都能给撅折了。底片也有这种情况,卷曲得厉害,底片袋里放不了。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情况有了变化。在暗房里用手工放大方式制作出来的照片开始减少,在明室里通过扩印机生产出来的照片渐渐占据市场。这类照片通常都是彩色的。黑白手工放大的照片那时被看作是落后的玩意儿,只有少部分因循守旧的摄影师才对扩印机这东西不屑一顾,还在暗房坚守。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的大牌摄影师都在家里建有自己的暗房,自己手工放大照片,别人信不过。在他们看来,拍摄和后期制作必须融为一体才能体现“最佳效果”。这一点很像高级裁缝,给大人物做衣服,量身、剪裁和缝纫必须一人完成,方能体现这个裁缝的最高水准。如果一个人量身,另一人剪裁,再有一人将其缝制成衣,这件衣服出来后一定不成样子。对于早期的摄影大师来说,由于摄影耗材昂贵,特别是大底片,拍一张照片会非常谨慎,因此在拍摄前大致效果已经呈现在脑海中,如果回来后把胶卷交给一个“二把刀”的技师,出来的效果和自己的想象难免会有差别。所以,当年的摄影大师没有几个没下过暗房的。正因如此,他们对摄影与照片关系的理解也较一般人更为全面,只是这些人现在基本都不玩儿了。

长期以来,我在摄影单位工作,平心而论我与摄影接触的机会不多,数码相机基本不会用,我一直打交道的是照片。外行人觉得是一码事,看了这篇文章后,再迟钝的人也该悟到,21世纪的今天,摄影与真正意义上的照片已经分家。前者与电脑或手机屏幕结缘,而照片已单独从人们对摄影的传统理解和观念中脱离出来,变成一个比单纯影像记录复杂得多的新门类。它可以是特殊收藏品,也可以是科学进步的物证;它是许多人手工劳动的成果,同时也是一张承载影像记录的纸。当你将一张有着30年历史的黑白照片拿在手上的时候,老摄影人会想到当年暗房里的红灯和化学药水的味道。放大彩色照片,条件更为严苛,红光都不能有,在这种环境下呆上一天是什幺滋味?想想吧。在如今数以亿计的影像拍摄者中,能玩到照片这一步的人将是极少的,而这些极少的人,不知还能撑多久。

一个老大妈在用手机拍单位门口的月季花,一口气拍了十来张,然后跟同行者说:你看我拍得好不好?我凑过去斜眼一

看,怎幺不好呢?要景有景,要色有色,要清晰度有清晰度,张张是作品,没得说,倒退50年就是大师的水平。不能说这些人在糟蹋摄影,但应该再一次提醒各位,原先的那些老照片,好好留着吧,今后的摄影会越来越多,照片则会越来越少,大概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