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破

很多外国人不知道中国有个河南省,却知道中国有个少林寺。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少林寺成为国内外炙手可热的“品牌”,它成立公司、在网上公布医药和武功秘笈,每一个举动都令人感到惊奇。

策略:“少林功夫”开路

说到少林寺的营销和推广,不能不提到一个关键人物——少林寺方丈释永信。

很多人认为,和尚就应该住在古庙里,不与外界往来。释永信坚决反对这种观念。他在少林寺内部刊物《禅露》上撰文说:“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如果我们还像过去那样闭门自守,我们的文化就不会有了!”

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映,在国内外掀起了“少林功夫”热。1986年,释永信组织了少林寺武僧团,到国内外演出。释永信把少林寺武僧团称为“少林寺宣传队”:“‘少林功夫是让外国人了解少林寺最直观的方式。”

1999年,释永信升座为少林寺方丈。那时的西方社会对佛教一点儿都不了解,少林寺也缺乏外语人才。在这种情况下,释永信决定:以“少林功夫”开路,通过肢体语言交流,使受众初步理解少林寺与“少林文化”。

热浪之下,美国加州设立了“嵩山少林寺日”,德国成立了“少林文化中心”。

远见:越保守,路越窄

“少林功夫”这个品牌越来越响亮,但释永信最怕的就是人们把“少林寺”等同于一间武校。在释永信看来,武功只是“少林文化”这棵大树上的一个分枝,少林寺绝对不能只与“武功”画等号。因此,在以“少林功夫”打响品牌后,释永信开始把营销重点转向“少林文化”。

释永信说:“传统的东西越保守,路就越窄。‘少林文化包括禅、武、医,少林寺武功高深的僧人都是医术大师。可是,千年流传下来的药方,需要大量的临床检验。环境变化了,古药方不一定管用。我们公布这些药方,就是为了对它们进行检验,然后用它们救人。”

创新:率领古老迈入现代

运用影视手段传播“少林文化”,是释永信的一大创举。2002年,美国探索频道为释永信拍摄了电视片《新少林方丈》。这部片子追踪拍摄了少林寺方丈一天的生活,看他坐着奔驰车穿行于繁华的都市,看他用手机遥控少林寺内的日常生活……看他率领着古老迈入现代。这部片子在翻译成英文版时,“方丈”被译成了“CEO”。

在国外,当“少林功夫”赢得年轻一代的青睐后,释永信及时将“少林文化”推广到他们中间。少林寺僧人在加拿大多伦多蒙特梭利学校设堂讲课。北美的一些银行主管、企业代表也去听,反响强烈,认为企业也需要这样的培训,纷纷订购课程。

在国内,少林寺的文化推广活动分为两部分:邀请白领阶层、大学教授、企业老板等体验寺院生活;少林寺僧人走出去,为体验者授课。少林寺创立了自己的培训体系,通过唱、念、坐、动,使人有健康的心态,增强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隐忧:“文化主权”的困惑

如今,少林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们认识到,少林寺在青少年教育、企业培训、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硬件”和“软件”都很到位。然而,这些只是释永信对“少林文化”开掘的一部分,他还打算创办“少林佛学院”,将“少林功夫”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将少林寺的研究发展成为专门的学问:“少林学”。

在“少林寺”品牌的推广中,也遇到了知识产权的困惑。比如,“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的会员国有28个,注册了近400个与“少林功夫”有关的商标,他们在广告中说:“到日本来吧,这里是现代‘少林功夫的大本营!”

对此,少林实业公司总经理钱大梁说:“‘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宣扬了‘少林功夫,是好事,但也涉及‘文化主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