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亮

(重庆市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 重庆璧山 402764)

精神卫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竞争压力凸显,罹患精神障碍相关疾病的人越来越多。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各类精神病患者已达1 亿,占疾病总负担20%,成为全球之首。精神科护士协同医生维护着千万家庭的安宁,维护着社会秩序[1]。本文旨在通过对基层医院精神科护理人员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策略,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理论参考。

1 基层医院精神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

通过自制问卷小程序在线作答,每个IP 只能作答一次,保证数据的真实、客观、准确。共收集了4 个精神卫生中心、13 个科室的基本数据,发放调查问卷185 份。

1.1 护士的性别

女护士占97.44%,男护士仅占2.56%。

1.2 护士的职称

初级(护士及护师)职称占76.93%,中级职称占19.95%,高级职称占比3.13%。

1.3 护士的年龄

30 岁以下的占61.54%,其中25~29 岁的占43.59%。30~39 岁的占29.64%,40~49 岁的占12.82%。

1.4 护士的工龄

5~9 年的占51.28%,1~4 年的占17.95%,10~19 年的占17.95%,20~29 岁的占12.82%。

1.5 护士的职务

临床护士占92.05%,护士长或总护士长占5.87%,护理部主任占2.16%.

1.6 护士的学历

本科占71.79%,专科占25.64%,中专及以下占2.56%。

2 制约护理质量提升的人力资源因素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护士精神压力大

基层医院年轻护士居多,30 岁以下的占61.54%,工作经验还不丰富。精神科作为一个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心理素质也承受着巨大的挑战。精神病患者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病态下由于思维、情感、行为方面的异常,对疾病缺乏自知力,不仅不配合治疗、护理,还会有冲动、伤人、毁物等暴力行为[2]。同一科室可能同时容纳多种疾病表现的患者,不同的患者需要实施不同的护理手段,挨骂或受伤在所难免。问卷调查的4 个医院精神科女护士占97.44%。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以及传统观念下女性承担的家庭角色,导致护士身心疲惫。

2.2 离职护士多

药品、耗材零差率等政策的实行打破了传统的以药养医的格局,基层医院由于技术力量的薄弱,仪器设备的缺乏,很多辅助检查和护理无法开展,经济效益较差。基层医院的正式护理人员编制较少,临聘护士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收入低、待遇差导致离职护士逐年增多。有的医院精神科每年离职护士数近10 人,近年来4 个医院离职护士达100 人。护理人才的流失对患者的治疗康复、护理质量提升、学科建设、医院发展都将带来巨大的影响。护理人员的不断流失也会挫败医院其他职工的士气,降低医院的口碑和形象。

2.3 护士专业要求高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效果对整个治疗过程都有直接的影响[3],在精神病患者治疗期间,精神科护士为主要照护人员[4],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与使命。精神科不同于综合科室,具有独特治疗方案和管理模式[5]。精神障碍护理重视和强调人际关系中的沟通交流、专业照护以帮助精神障碍病人树立信心、发展较正向的自我概念和改善人际关系及恢复社会功能,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扮演着患者的健康管理者、疾病治疗者、教育辅导者、社会化活动协同者、心理疏导者、护理质量的管理者和研究者等多重角色。

2.4 护士工作强度大

问卷显示,每个科室的病人大约为100~150 人,护理人员约10~15 人,基层精神卫生中心一般分为白班和夜班两班倒,或白班、中班、夜班三班倒,每个班工作时间为8~11 个小时,白班每名护士大约护理15~20 位病人,夜班1~2 名护士劳动强度更大,达50~150 人。根据问卷情况,虽然每个科室都配备了护工,但护工只从事协助更衣、洗澡、剪指甲、换床单等生活护理,如对患者的观察、检测、评估、发药等专业护理和专科护理仍需护士亲自操作。有的科室为了减少人力成本,宁可延长平均工作时间,或者一个班次同时承担多种工作任务,也不愿意增加护士。在人员引进困难和流失严重的双重效应下,护士平均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显着增加。

2.5 护士收入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因个人成长周期、工作性质、是否具有诊断资质、医院重视程度等诸多原因,与医院其他岗位如医生、医技岗位相比,护理人员基本处于医院收入的中低端。基层医院精神科多位于乡镇,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且仅仅独立设置精神科室,大多数未设置专科医院,通常情况下与综合医院合署办公,精神科护士收入普遍低于综合院区开设的其他特色临床科室护士的收入。

2.6 社会对精神科护士的认可度不高

精神卫生相关知识宣传未形成常态化宣传态势,对精神疾病的宣传工作仍未做到全面覆盖,社会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仍有盲区、误区。由于信息量不对等,社会上对精神障碍患者有一种恐惧心理,对长期接触患者的医务工作者尤其是精神科护士认可度不高,认为在缺乏家属陪伴及监管情况下,护士并未对患者实施良好的护理,甚至可能存在打、骂患者的情况。

2.7 医院管理存在弊端,编外护士主人翁意识淡化

问卷调查的4 个医院精神科护士中编外护士占72.84%。个别医院在不同的岗位类别差异化管理严重,存在重医生轻护士,或者重编内职工轻编外护士现象。医院职工在工资、绩效、福利、晋升等各方面并没有完全均衡,有编制的职工在某些方面仍具有相对优势,没有编制就没有强烈的归属感。

2.8 护士成长发展空间小,工作满意低

人才瓶颈成为制约基层医院发展的一块短板。年轻护士进修学习机会不多,医院对低年资护士的支持力度不大,选派进修人员时的不公平现象会让一部分人降低进修的热情。年轻护士获取精神科专科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渠道有限,职称晋升难度增加,个人发展受制约,影响护理团队的整体士气。

3 相应的策略

3.1 加强护理人员心理建设

通过心理培训讲座,让精神科护理人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经常开展护理人员交心谈心座谈会,了解护理人员的内心诉求;组织集体活动,如郊游、跑步等,让护士们充分放松心情。开放情绪宣泄室,让护士在情绪欠佳时能及时宣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疏导,提高情绪控制能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压力。

3.2 用好用活护理人力资源

医疗服务行业作为一个专业性、技术性等强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是医院最宝贵的财富。在政策许可前提下引进护理人员,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加强科室间的协调,抽调心理素质好、经验丰富的护士充实精神科护士队伍。加强科室内的协作,发挥老带新作用,培养年轻护士。科学排班,科学分工,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

3.3 通过绩效杠杆改变收入分配模式

合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把工作性质和风险程度、精神压力、劳动强度作为绩效分配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对精神专科护理技术水平的认可和尊重。采取激励机制,使工作强度大的、工作时间长的护士收入比例相对增加。承担带教工作的护士、参加业务比赛的护士、工作认真负责无差错无投诉的护士收入比例增加,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4 转变管理思维,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领导者应该打破原来的狭隘思维,积极为护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强化医院内涵建设,同工同酬,尽量保障编外护士的合理待遇。让学科之间真正实现无差别化对待。医院要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给优秀人员提升、晋升、外出学习的机会[6]。让精神科护理人员尤其是年轻护士、编外护士有更多进修、学习、培训、晋升的动力和意愿,这提升护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3.5 减少工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

护士的心理状况改善对护理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保证科室工作能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可增加一定的班次,缩短工作时间,把8~11 个小时的白班工作时间调整为8 小时以下,夜班安排2~3 名护士一个班次,既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障护理安全,又能让护士适度休息,减轻身心疲累状态。

3.6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护士执业环境

良好的执业环境可以培养护士的专业行为,有利于护士专业能力的发挥。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关爱精神障碍患者、不歧视精神病患者的良好氛围。建立社会支持体系,建立支持网络,让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能融入社会、融入家庭。随着公众对精神疾病及护理知识的普及,对从事精神疾病专业护理人员的误解将会及时消除,对护士的认可度也会相应提升。

在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为进一步提高精神卫生医疗服务水平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需要建立相应的精神卫生人才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打造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精神科护理队伍,需要持续的努力与不断的尝试。而稳定的高素质精神科护理团队,让精神科护理人力资源效应最大化,才是护理质量得以提升的关键因素。只有牢固把握人员的需求与内心走向,才能让护理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