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蒲松龄

《幼时记趣》延伸阅读
——牧童逮狼

清·蒲松龄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蒲松龄著,岳麓书社1988年版,标题为编者所加)

鉴赏空间

“牧童逮狼”?看到这个题目,你也许会想:两个牧童为什么要逮狼?牧童捉小狼,也许纯粹是为了好玩,但一个“至”字,又让你觉得两个牧童是有备而来、目标明确的。他们是如何“逮狼”的呢?两个牧童知道狼的本性,先捉住两只狼崽,然后各自爬上一棵树,一个牧童先使劲扭小狼的蹄爪、耳朵,故意让它大声嚎叫。大狼救子心切,愤怒地跑到树下又叫又抓。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又弄得另一只小狼大声嚎叫。大狼听见声音,连忙跑到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前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嚎叫,大狼又转身扑过去。这样来回几十次,大狼跑得渐渐慢了,声音渐渐小了,最后奄奄一息,僵直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牧童爬下来一看,它已经断气了。这下,小狼、大狼一举擒获!“逮狼”表现了牧童的什么特点呢?当然是牧童的聪明机智!蒲松龄在刻画“牧童逮狼”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细节描写。你看,他们“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为什么是“数十步”而不是“数步”“数百步”?因为“数步”距离太近,大狼不易累死;“数百步”又太远,两牧童难以互相照应,小狼的哀嚎大狼也不易听到。再比如:大狼倒地不动了,两个牧童不是立即“哧溜”一下就下来察看,而是“久之”,确认大狼已死,方才“下视之”……这样的细节刻画,极好地凸显了牧童的谨慎和智慧。文段不长,作者却写得极其用心!

读有所思

1.牧童逮到了几只狼?用的是什么方法?

2.“谋分捉之”一句中的“谋”表现了什么?(关注公众号,回复“拓展阅读2016年10月”查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