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教学改革的原点

■邢 晔

几十年来,在实践层面、教学一线,教育改革、教学改革往往遭遇沉默、冷场,“被改革”成为经年不变的常态。在笔者看来,缺少文化自信,才是教学改革裹足不前的根本原因。真正的教学改革,理应从文化自信开始。

一、教学改革的三个发展层次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佛理讲求入世与出世,总在自然与沉思间有得、知道。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同样如此,学问与成绩、价值与追求、师本与生本……关于这些问题的拷问,将带领教师一路踏入三个发展层次。

第一层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总是人家的山水。

相对于社会中的市场营销与应用技术,教育系统一直固守传统,较为保守。对教学改革,教师往往只能用一种现实的目光来看待,一切教学改革都会还原为上级要求、会议精神、学校部署和课务安排。教学改革就是教学改革,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总是人家的山水。教师无法想象教学改革到底是什么样子,自己的教学到底是什么形态,于是唯有遥望别人的改革而不可及,只能相信和守护自己的所在、所见与所为,直到与正在发生的现实改变产生碰撞与摩擦。

第二层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慧眼看清最美谁家山水。

基于素质教育、核心素养,多年以来,国内外很多地方、组织和个人都展开了教学改革,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却也未免鱼目混珠、泥沙俱下。于是,就有许多学校、教师目迷五色,对着琳琅满目的教改理论与成果看花了眼,不知道究竟该选择哪一种来追随。有些人设计和推进教学改革,不太注重从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实际问题出发,更不关注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一味崇洋、唯上、重名,唯国外的教育、上级的指示、名家名校的风向马首是瞻。但不管怎样,在无数种可能之中,我们必须选择一条道路来前进、探索,然后坚持或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对教学改革的本体、对象、目的、方法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做出重大的改变。

去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说明,教学改革不是将过去的经验全盘推翻,而是坚持优良传统,补齐不足部分,以文化自信呈现文化的自我,推进教学的改革。

可见,山不是单纯意义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教学改革更不是单纯意义的改革,而是我们的文化理念、价值追求与审美倾向。从技术到思想,从知识到课程,从教材到学案,从效率到效益,我们对所有一切都要进行新的观察与考量,看清最美究竟是谁家山水,最好究竟是哪种改革路径,从而作出新的部署与安排。

第三层次: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一路山水一路歌。

教师教学,是面向学生提供知识服务。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提供的是“别人的”知识产品,“自己的”知识服务,由于种种原因,“别人的”知识产品被置于顶层,教师“自己的”知识服务却被有意无意地漠视,他们只开展规定性的知识产品的传递,而不是对知识产品进行选择、解构与重建,难以获得应有的地位。但在信息时代,学习的广度、宽度、深度、效度与温度,思考的速度、高度、角度、尺度与力度,日渐受到深切的关注。教学的关键在于信息的多维转换,教学的改革重在解决教师、学生双主体的协同,课标、需求双目标的融合,这些,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学改革要面对学生鲜活的脸庞,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经过教师打包的产品,学习决策不是由于服从与恐惧,只能接受要求,而是直接指向人格化、多向反馈与生涯规划。教师提供知识产品与服务,但并非直接交付,而是基于国家规定、学生需求和教师倾向,与学生共同选择,指导学生自主协作,最终掌握和使用。

因此,教学改革的最高层次,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课标是课标,教材是教材,学生是学生,评价是评价,所不同的是,山是自己喜爱与选择的山,水是自己欣赏与关注的水,行走其间的,是师生的情感、智慧与理想。

二、由信他变自信:文化自信的三个成长阶段

近年来,理念、制度、机制、收入、考核、社会评价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削弱了许多教师的生命自信,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教师的专业形象已经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一本书、一个PPT所能支撑,而新的技能与素养又尚未建立,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文化自信。由此,我们教师的文化自信亟待重建,实现由内而外的心灵生长。我认为,教师的文化自信都将经历这样三个成长阶段:

起步阶段:信他。

无数实践证明,自信大多是从“信他”起步的。

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我们常常谈起自信。自信与不自信原本是描述人在社会适应中的一种自然心境,即人尝试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把握这个陌生世界时的心理过程。在教学改革中,大多数教师的体验正是由不自信到自信。改革就是除旧布新,在刚性要求下,改变旧的相对舒适的状态,走进新的未知的场景,犹疑、恐慌、停滞与本能的后退几乎是必然的,很少有人能泰然处之,大步前行。

教学改革大潮推动、裹挟着几乎所有人前进,大多数教师会寻找一艘船、一根木头甚至一根稻草——一种权威的、公认的或影响较大,自己认为值得信赖、依靠,起码不妨一试的理论、方法或范例。无论是否坚持实践与探索下去,他们都基本拥有了一种愿意靠拢、追随的理念。笔者称之为文化的“信他”,也就是信任他者。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学习大家、名师、身边的优秀者,翻阅书籍报刊,寻找较为适切的理论、方法与范例,为自己提供起步的理论支撑与榜样示范,这就属于一种教学改革的文化“信他”。

加速阶段:信自。

这一阶段,教师们将有关理念、方法用于教学,按照有关范例的指引或启发,在自己的改良与改革实践中验证他者的智慧与追求,进行“多源、实时、随机、交互”的实证性研究,力图找到彰显或隐藏于文本与实践中的教学思想、模式、特点、规律与趋势,为自己的教学带来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改革发展思路。其间,包含着许多挫折、阻滞、沮丧、失败甚至灰心丧气,也包含着更多的努力、反思、协调、整合和更进一步。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所有的理念、方法与范例都会消解为教学行为、事件的细节、要素或背景,教学改革场景中凸显出来的是教师的经验教训、学生的感受、评价的优良中差,“鞋子合不合脚”,教师一清二楚,感受鲜明,“别人的”理念、方法与范例高明与否,他们只用自己的切实感受来判断,也会用自己的“脚”来投票。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真实的实践。由此,教师的教学改革进程得以真正加速。

创生阶段:自信。

经过崇拜与信他、磨砺与信自,所有的困难曲折、成败得失都开始化作“经验值”。那些伤痛与血泪成就了脚底的老茧,成绩与赞赏成就了眼中的坚定。在改革的艰辛中一路走来,求变成为了自觉,怀疑促进了自省,坚持锻铸了自强,热爱增强了担当,教师从自己身上看到了教育的可能、改革的价值、文化的意义与生命的精神,更加自豪地朝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奋力走去,一往无前,义无反顾。这是一种文化的创生、自信的张扬。

三、从回首到望断:基于自信的三种改革境界

基于文化自信,教师的教学改革将经历三重境界。我认为,王国维关于做学问的论断,如果倒过来说,对文化自信与教学改革而言,会更加贴切。

第一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广大教师“不得不”进行教学改革,却未必“一定要”进行教学改革。如果教师缺少改革的主动性与内驱力,教学改革的前景就十分堪忧。因此,教学改革要取得进展与成效,就一定需要主动的“寻”,需要教师怀有对未来的憧憬,对改变现状的期待,需要教师付出一定的代价,冒着一定的风险,在“众里”寻找别样的那个“他”。

在这一境界中,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心是火热的,所以才会“寻他千百度”,百折不挠;教师寻望教学改革的眼是茫然的,所以只能在“众里”苦苦寻觅,辗转反侧;最终,在经过无数次的希望与失望之后,“蓦然回首”,才惊喜地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但一切才刚刚开始,找到之后怎样?看清“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了吗?“那人”真的值得信赖与托付吗?能不能带来美好与幸福?教师选择的教学改革道路,能带领自己走进幸福的情境吗?谁能肯定它不是带着教师走向相反?

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状态,一开始也大抵如此。但无论多么困惑、恐惧,都挡不住内心激情的喷发,挡不住生命热切的向往。一切细微的努力,都在改变个人的命运甚至整个世界。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到这一境界,教师起码已经从最初进行教学改革的艰难困苦与挫折失败中取得了经验,吸取了教训,也开始拥有了收获。这时,教师必定通过“认知、反思、批判、比较、认同”,并经过了实践的验证,得到了正向的反馈,于是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更加倾注心力,投入到教学改革中来。

这是一种对自己努力方向与前景、探索脚步与成果的“确信”与“肯定”。非此,无法令人为之憔悴而不悔。没有实际业绩的持续支持、现实收益的不断激励,很少会有教师能够长期坚持高度关注与投入,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教学改革。有了正向的、良性的反馈,后续的行动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第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我认为,这一境界应该是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是改革意志的积极彰显。一方面,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会遇到更多的干扰与障碍,面临更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教学改革越往深处推进,前面的阶段就越发成为“舒适区”,让人不思进取,沉湎于过往的成功与光荣。但越到此时,越要“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以自我挑战、自我革新的精神状态,直面困难,戮力奋进。由此,我认为,作为改革者,教师“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精神境界自成高格。

教学改革是所有人的改革。对于个体实践者而言,往往是自己“孤独的”探索,考验着“一个人”的文化自信。从文化自信出发,教学改革就不仅仅是“大家的”事情,也是“自己的”愿景。

(作者现就职于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