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冉

成长路上

看着校园中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回望自己走过的深深浅浅的脚印,不禁感叹,时光就这样催着我们成长。从教以来,一直喜欢“此时此地此身”这句话,这是美学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终生恪守的座右铭。6个字,没有一字不直白,像饱熟不坠的果子,重得很。此时,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此身,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

此时:腹有诗书气自华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扎实学识得靠一点一滴的积累,阅读便成了重要环节。政治学科所教授的内容包括国情、法律、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涉及范围广泛,对政治教师的学识要求就是博览群书。

阅读的习惯我一直在坚持。我的床头会堆满精心挑选的书,睡前读书成为每日必修。我会在《岛上书店》里,感受人生从艰难变得美好而辽阔的幸福;在《月亮和六便士》中,看一看人们摆脱世俗束缚寻找到的心灵家园;在《哥伦比亚的倒影》中,欣赏木心对世界的体认与感怀;在《有效教学》中,提升专业素质,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在《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中,学习如何让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除了感兴趣的书外,教育类专业书籍的阅读亦是必不可少。

记得刚工作时,学校为了帮助教师成长,会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大家各抒己见,介绍最近的阅读书目,交流阅读感受。每学期,学校会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专业书目阅读计划,并在学期中旬进行考核,对坚持阅读的优秀教师给予表扬。

无论是自愿,还是学校要求,对于书籍,我总是如获至宝。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的内心,徐徐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显出来。书拓展了我原本的胸怀,书中的光明,需要日积月累。就像胡适所说,每天花一点时间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

看得多了,就想写出来。初为教师,我就开始写教育随笔,以自己教学经历为蓝本,记录和学生相处、教学等方面的真实感受。从只是记录,到讲述,再到自我评论,每一个教育教学中的事件都可成为取材之源。当写的东西印成铅字,得到别人肯定时,内心充实感自是不言而喻。10年来,我获市级及以上奖项的文章有5篇,发表在各类报刊上的文章12篇。闲暇之余,我会“打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写写生活类的杂文、散文。与朝夕相处的学生们在一起,我会定期要求孩子写下令他们心动的文字,我再一句句敲进电脑,现已编辑成近30万字的心灵文集。

此地:润物细无声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有个性、会逆反的青春期学生。作为一名政治教师,研究的正好是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发展。如何将我的专业教学和班级、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帮助其进步?这是我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他,是入学第一天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孩子,一头短发和照片中的长发显得格格不入。开学后,总有学生告状:“老师,他脾气太坏,会上课突然骂人,下课踩人桌子或乱扔作业本。”安慰了告状的学生,我慢慢地走向他,微笑地说:“先好好上课,放学再来找我!”

案例中的他是一个情感匮乏的男孩。从小父母离婚,得不到父母的关心。他既任性,又自卑敏感,想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别人注意。

放学后,他早早在办公室门口等着,紧张地踱着步子。进入安静的办公室,他更是不知所措,不停地揉搓小手。我指着办公桌上那盆文竹轻声说:“帮文竹浇点水吧!”他愣了一下,似在疑惑我为什么没批评他。杵了半天后,他小声问道:“文竹好像死了,浇水有用吗?”我抬头微笑着问:“你怎么看出来的呀?”他红着脸,嘟着嘴回答:“叶子都黄了,只有一小块是绿的。”在他诧异的眼神中,我拿起剪刀,把文竹的黄色叶子都剪了,只留下那光秃秃的一抹绿。“把文竹带走,记得浇水,保持常温,看它能不能活过来。”他欲言又止地看着我。“快回家,老师看好你!”之后,他一直很“安稳”,课间总在阳光下摆弄那盆文竹,还时不时哼着小调。一天,他激动地冲进办公室,怀抱文竹,语无伦次地告诉我文竹长新叶了,那涨红的小脸已然掩饰不住兴奋。我好奇询问:“当初你相信文竹会重新生长吗?”他摇摇头。我拉着他的手说:“我相信。因为文竹的‘缺点’被我剪掉了,它就可以成长得很好。”他若有所悟地点头,睁大眼睛问:“我如果也像文竹那样,努力改掉缺点,同学们会重新接受我吗?”我用力地点头:“进步的你不会有人拒绝!”

像这样,我和孩子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2019年,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小小教室里有大世界,我一直用我的专业知识影响孩子们,为班级、学校的德育工作贡献自己的教育力量。一张张写给孩子的便条,一封封寄给家长的信件,一份份伟大的梦想,一个个了不起的奇迹……教师就要在最平凡的教育岗位上无怨无悔,用爱谱写教育的精彩。

此身:吾将上下而求索

工作10年,在追梦的路上,我一直奋力奔跑。

还记得刚工作时,每晚在办公室熟悉教材,研究教参,找素材,做课件,第二天如饥似渴地去听课,回来修改课件,继续备课,然后再去上课,精益求精。那时就有学生说:“老师,您上课一点都不像是新教师,讲得特别好。”迄今为止,我还觉得这是最打动人的夸奖。

还记得,每晚花几小时写下的教案,把课堂中要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只为锤炼教学语言,包括设想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什么,又该如何点评回答。厚厚的一大本教案,是我对课堂的敬畏。

还记得,工作第一年我去市里和省里赛课时,夜不能寐,连做梦都在讲课。从课堂导入,到视频素材选取、课堂活动开展,每一堂课的道具都精心准备。短时间里,我自学了多种视频编辑软件,提高了多媒体技术,为的就是让课件看起来更赏心悦目。除了课的内容,其他细节我也很关注,上课应站的位置,语音语调,甚至讲课的一个手势,都精心研究。

还记得,去年参加江苏省教师基本功大赛,我经过了近半年的强化训练:每天写一块小黑板的粉笔字;每天对着镜子3分钟即兴演讲;疯狂刷中、高考题;反复阅读和背诵几十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期刊;每日必追《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海峡两岸》等节目;学习快速制作精美课件;坚持练习电脑打字速度……“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只有经历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过程,才能明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一直在反思,对教师而言什么最重要?记得初为人师,我们没有太多教学技巧,带着一丝忐忑上讲台,用一颗真心换取学生的喜爱,渐渐地,我们的教学技巧越来越娴熟,但慢慢丢失了最本真的初心。一个武林高手的最高的境界不是手中有剑,而是心中有剑。作为教师,心中有爱,心中有生,心中有对教育的至真信仰,这比任何技巧都来得更重要!

2020年,我踏上下一个10年的征程。毕淑敏曾说:生活可以雕塑一个人的相貌,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长成什么样子。所以,我努力追求自我突破的脚步不会停止,将不断学习变为生活常态,将发生在身上的所有事都变成好事,永远年轻,永远感动,永远微笑,永远充满希望,永远虚怀若谷,积淀自己,即便这个世界再浮躁,都要内心笃定,欣赏别人,鼓励自己。

推荐书目

书名: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出版社:现代教育出版社

作者:张鹏生编著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在教学领域有广泛应用。本书为广大教师介绍了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创新性,其中穿插了大量的图片和教学案例的分析,通俗易懂,是一本实用的教学参考书,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书涵盖的主题包括思维导图的概述、功能、绘制,有关思维导图的软件的使用、课件的制作以及思维导图在授课、学习、备考中的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