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蒸汽迷而言,新疆哈密的三道岭露天煤矿绝对是一处魂牵梦萦的所在。这里有国内仅存的仍在服役的准轨蒸汽机车,它牵引着一列列满载煤矿的敞车从天山脚下缓缓驶过,周而复始,年复一年。那些吞云吐雾、燃烧炉火的钢铁巨兽一直吸引着众多铁路摄影爱好者前来朝圣。

早在1988年,国内的蒸汽机车就停止了生产,到2005年,蒸汽机车彻底从铁路干线消失,能见到蒸汽机车运行的地方也就仅剩下一些厂矿了。2019年我去体验了四川犍为的嘉阳小火车,但那里是窄轨,又是以旅游线路为主,浓厚的表演氛围与真实的生产场景截然不同,更是催生了我对三道岭的向往。

这些年来,关于三道岭蒸汽机车要退役的消息愈演愈烈,自己难免跟着焦虑不安。今年夏末,网上再次传出它将被内燃机彻底取代的消息。我也终于按捺不住,踏上了这片梦寐以求的土地。

道口相遇耳畔终于响起梦中的机车轰鸣

这次的三道岭朝圣之旅,我大致规划了三个拍摄片区。

首先是运销南站。随着露天煤矿坑内铁路的拆除,这里连同附近的道口以及不远处的二矿成了三道岭蒸汽机车的核心运行区域,这也是此次行程的拍摄重点。此外就是南泉片区。这里是曾经的铁路职工居住区,也是电影《无人区》的主要取景地之一,附近还包含东剥离站、机修厂、报废厂等十分有趣的铁路景观。最后就是三道岭镇西边的后窑,褐家山煤矿遗址,有着三道岭建设发展的最初记忆。

从三道岭镇上顺着公路行驶,不远便是南泉,这也是地图上三道岭镇范围内最大的一处标记。苏式建筑风格的矿工俱乐部、新华书店、南泉商店和在《无人区》里露过脸的帝豪大酒店构成了核心建筑群,周围布满了空荡荡的职工楼。除了邻近社区内还有一些老人居住外,其他区域已经完全废弃,实在令人唏嘘。

顺着主路行驶,几分钟就来到了运销南站。在这里拍摄不能从正门大摇大摆进去,得从前面的道口绕行。没承想刚刚赶到道口,就看见JS8089、JS8314两台建设型机车你追我赶地进行调车和编组作业。时隔30年,再次听到短促清脆的汽笛声与机车铿锵有力的运行声,我这个蒸汽迷瞬间泪目。

在道口的另一边,有两个手持“长枪短炮”拍摄的年轻人也在追着火车,自然是和我一样的车迷。通过与两人沟通,我很快便熟悉了道口和附近的环境。正在闲聊之际,JS8089突然加速向我们驶来,我赶忙记录它奔跑时的身影。恰好这时,司机探身出来与我相视一笑,想必对我这样的车迷已经见怪不怪了。

在我的想象中,蒸汽机车司机至少有五十多岁。可没想到眼前这个司机不仅年轻,还相当帅气。我冲着他喊了一嗓子:“伙计,有没有人说你的侧脸很像黄轩?”这句话很快拉近了距离,我们就这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了天,司机向我发出了上车的邀请。

登上机车跟随JS8089来一趟二矿小运转

车头陡峭的扶梯不过五六阶,可爬上去十分费力。闷热的驾驶舱、黝黑的钢铁躯体、斑驳的木质窗框,时光在这一刻突然回到了儿时。

车上有三位师傅,司机马师傅,副司机郑师傅,还有位腼腆的年轻司炉。马师傅三十出头,土生土长的哈密人,中学毕业后从技校走上了火车司机的岗位。郑师傅有三十多年驾龄,今年是他司机生涯的最后一年。他们一边介绍机车内的各个部件,一边跟我聊起了三道岭机车目前的情况:三道岭现在的蒸汽机车是上线三台,热备两台,全部都是建设型,主要工作是南站调车和二矿小运转。

郑师傅一路侃侃而谈,从蒸汽机车的运行原理,到不同种类的车型;从国内的蒸汽机车发展史,到日本、德国曾经辉煌的机车岁月。什幺车有什幺特点,开起来怎幺样,他都如数家珍。最让他自豪的是20世纪90年代,那时的三道岭号称“万国机车博物馆”,在这里能看到各个国家的机车,国内的机车更是品类齐全。

我坐在局促的驾驶舱内,一边听着三道岭的过往,一边快速摆弄手里的相机。这次行程我带了三个镜头,拍摄火车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长焦,可在狭小的车舱内,广角却发挥出了自身最大的功效。司机师傅们非常配合拍摄,也愿意在镜头前展示最真实的工作场景。拍摄中最大的挑战来自机车的颠簸,虽说运行速度并不快,但是车身晃动得厉害,加上车内外光线有巨大反差,在只能手持拍摄的情况下,我只好调高ISO,通过牺牲一定的清晰度来换取尽量高的曝光速度。

郑师傅他们三人一个班组,工作三班倒,饭和水都是自带,吃喝也基本是在车上进行。不得不说,这样的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因为机车的特殊构造,驾驶舱内的窗户是全部敞开的,司机时常需要将身体探出窗外查看铁路的情况,夏天顶着烈日,冬天迎着风雪。站在司机们的角度来考虑,抛开情怀,谁不愿意坐在内燃机或者电力机车更舒适的驾驶室呢?

探秘后窑三道岭不为人知的点点滴滴

跟着JS8089完成了二矿小运转后,我开车去了后窑。这里满目残垣断壁,和想象中的废土世界没什幺两样。高大的影壁已被当作文物进行了保护,可它身后的建筑就没有这样幸运了。放眼望去,片瓦不存,很难找到几个有顶的房子。与其说是房子,倒不如说是地堡。

正当我站上一个土坡准备拍摄远处的断墙时,突然发现了几个醒目的大字——褐家山煤矿。顺着小路走近这些大字,径直来到了这座煤矿生活区的中心区域。比起外围那些土坯房,这里已经有了更好的砖墙建筑,礼堂、招待所、书店、理发店一应俱全。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工业一盘棋,各地热火朝天纷纷上马工业项目。在哈密周边,酒泉钢铁厂、玉门油田相继投产,煤矿的勘探开采变得十分迫切。1958年,来自辽宁抚顺的一支67人的先遣队来到这片茫茫戈壁,在初步探明丰富的煤炭储量后,便轰轰烈烈投入到生产建设当中。次年,来自其他矿区和不同地区的359名管理技术人员,700名支边青年,2000多名工人陆续来到三道岭。也就是在这一年,三道岭至兰新铁路柳树泉站的专用铁路开始筹建,在没有推土机、压路机的情况下,硬是靠着建设者们身背肩扛,铺就了万众瞩目的“柳三线”,三道岭也迎来了第一列蒸汽机车。此后,数以万计的优质煤炭通过蒸汽机车从三道岭运往祖国各地。

英雄迟暮听听这些老家伙们厚重的喘息

从后窑返回南站,我想在日落之前再看几眼这些老家伙们。此时的道口已没有了中午的繁忙,三台“壮汉”也悄无声息躲了起来。接下来是返回镇上饱餐一顿,还是在道口等待意外的出现?纠结片刻,我还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咬紧牙关、迈开脚步沿着铁轨走向南站。夕阳西下,温暖的阳光将脚下的铁轨刷得锃亮,这不仅是我最爱的铁路景观,我在这里也意外收获了此行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眼前的铁轨是多个股道的岔路口,俯身拍摄时,简单的铁道线条错综复杂,看似随意的摆动却勾勒出了一个不规则的五角星。远处的车厢与站房在一片橙色中透出了融融暖意,似乎在等待着淘气的孩子玩累了回家休息。对每一名铁路摄影爱好者来说,火车与铁道的拍摄无疑是异常艰苦的。起早贪黑是常态,往往为了列车最美的瞬间而等待很久。如果长期跟拍一些特殊车辆,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是常人难以理解。

整理好思绪走进南站,结束白天工作的JS8366正在低声喘着粗气。它的不远处,是刚刚加满了水和煤的JS8314。跨过铁路桥,距离南站入口最近的股道上停靠着JS8089,身旁正是它的继任者“芭比”。从蒸汽机到内燃机,两代车头终将在三道岭完成这场迟到的交接仪式。天色渐暗,我带着不舍与这些老家伙们依依惜别。

第二天,我又专程来到机修厂寻找热备的几台机车。不出所料,再次被门房大爷无情拒绝。我也只能故技重施,绕到机修厂背后的铁道旁,再从这里蹑手蹑脚走进去。走过厂内的车辆办公室,铁路尽头一座硕大的仓库吸引了我的注意,比起其他大门紧锁的仓库,这个仓库的一角竟然开着一扇小门。我加快脚步,眼前的景象惊得我说不出话来——透过仓库顶部和侧面的玻璃窗,JS8077和JS8080就这样安静地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仓库最深处停放着JS8195,想必已经是彻底退役了,去年夏天它执行露天矿矿坑轨道拆除时或许就是告别演出。我相信,那时的它应该和参与拆除铁轨的工人师傅们一样,心里充满着不舍吧!

繁花落尽守望铁道线上即将熄灭的炉火

此行最后一晚,期待已久的“机车喷火”即将震撼上演。这也将是几辆机车临别前的最后一舞。作为三道岭机车司机的保留节目,这可不是车迷或者路人随随便便就能看到的,因为它是“演”出来的,而且没有固定的演出时间。前一天跟着郑师傅二矿小运转的时候,我便提前约了今天的喷火表演。当我们匆忙赶到观看地点时,郑师傅他们已经笑盈盈地在铁道上等候了。

JS8089在距离我们大约200米的地方停下。远远望去,漆黑的铁道上只剩下一盏黄灯。我们也抓紧时间,借助着车灯调整相机设备的参数。因为没有脚架,犹豫再三还是更换了光圈更大的50定焦,这也给构图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反复叮嘱了安全事项并确保我们处在安全位置后,郑师傅才向远处的司机发出了信号。伴随着机车启动的声响,车头黄灯的顶上猛然升腾起一簇红色烈焰,极短的时间内,细小的火柱膨胀为松软的火球,在夜空中弥漫开来。

机车的提速很快,巨大的火球迎风从车顶向侧后方翻滚。靠近车顶的火球像是红色的气团,而向后甩开的火球则渐渐化作一朵朵火花,在经过短暂的绽放后变为一粒粒火珠,泼洒在漆黑的戈壁滩上。匆匆几声快门过后,通体“燃烧”的JS8089就已经从我们的身边开过去,还没等我们定格头顶上的漫天花火,转过身来,最后一抹焰火也已在夜幕下缓缓飘落。真的太美了,但却又太短暂了。我知道,是该和三道岭说再见了。这一别,也再无遗憾。

从2019年开始,三道岭几乎年年都有“这是蒸汽机车的最后一年”“这些老家伙们最后一个冬天”类似的传言,幸运的是,司机师傅们和他们的机车老伙伴仍在默默坚持。然而现实终归是残酷的,随着车况不断老化,配件保有量不断减少,司机的陆续退休和检修人员的逐渐空缺,这些老蒸爷们终将无法摆脱退役乃至报废的宿命。

作为蒸汽革命和大工业时代的活化石,除了博物馆与主题公园,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蒸汽机车的容身之所。今天的我们更习惯用便捷快速的方式去工作和生活,那些带有“低效”“缓慢”标签的工具正在被加速淘汰与丢弃。我们在丢弃它们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简单的快乐与温暖。我还会继续追寻那些随时可能消失的火车和铁路景观,或许是一趟老绿皮,或许是一条铁路专线,抑或是一座老车站。

(编辑 周影)

作者简介

赵晨

地道的老西安,资深火车迷,旅行和摄影爱好者,足迹遍布全国。喜欢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时光,对生活永远充满热爱,对远方始终保持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