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西院区妇科医师 易 莎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损伤机体阳气,同时阳虚体质的人也更容易感受外寒。因此,冬季尤宜固护阳气。肾阳为一身阳气的根本,“肾主生殖”,对于女性来说,冬季更是调治月经病,远离“宫寒”的黄金时期。

很多痛经女性,在冬天会出现手脚冰凉、原有痛经症状加重的情况,这往往是女性体质虚寒,肾阳不足,或嗜食寒凉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使寒凝血瘀不能温煦子宫所致。也有部分患者因肾中阳气不足,阴寒内盛,不能温养脏腑,气血生化不足,从而致月经推迟、量少。而这都与大家普遍认为的“宫寒”关系密切。那幺,远离宫寒,中医有哪些妙招呢?

穴位按摩

按揉太溪穴 此穴位于足内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侧对称。每天按摩2次,用指腹按揉,以局部微有酸胀感为宜,每次10分钟,能够补益肾气。

按揉三阴交穴 此穴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每天按摩2次,用拇指指腹按揉,力度由轻到重,每次5~6分钟。女性经常按摩三阴交穴,可以调畅气血,延缓衰老。但要注意,孕期女性不适宜按摩此穴。

按揉照海穴 此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中。每天按压照海穴2次,每次10分钟,能滋补肾阴。

中药足浴

每天坚持中药足浴,可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防止“寒从脚起”。可选用淫羊藿15克、肉桂10克、桑寄生15克、盐炒小茴香15克等,水煎沐足。

艾灸

艾灸神阙、百会、关元等穴位以调理奇经,暖宫散寒,每日可灸30分钟。

穴位贴敷

这是中医的一种外治疗法,将膏药或用各种液体调和药末而成的糊状制剂贴敷于一定的穴位,通过药物、腧穴及经络的作用,以达到暖宫祛寒、扶正强身的效果。

此外,日常生活中可适量食用一些温补之品,如黄芪、当归、荔枝、桂圆、核桃、花生、枣、板栗、韭菜、牛肉、羊肉等。中医理论认为,黑色入肾,黑色食物对肾脏有益,可多吃温热性质的黑色食物,如黑米、乌鸡、黑豆、黑芝麻等。在寒冷的天气里适当进行运动,不仅能加速身体气血运行,疏通经脉,驱散体内寒气,还能提高免疫力。适合的运动有慢跑、快步走、打太极拳等,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再进行。

扫码收听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