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元

前美村的“名人”

又一次冒失地走进了前美村。

走着走着,在不知不觉中当我意识到路又变窄了的时候,各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股脑地浮现了出来,很难说清楚这种感觉来自哪里。实际上除了几年前曾经来过一次前美村,对这里并没有什幺可以称得上熟悉的东西,村里认识的仅一户人家的路都不记得了。于是我只能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去挑战潮汕方言,一路问过去。最后,对着一位正在自家门口园子里摘菜的老阿婆连说带比划好几遍:“请问做灯笼的陈宝华师傅家怎幺走?”老阿婆站起来,一转身,努力地说了句:“陈宝华家,我带你去……”

潮汕灯笼,并不是前美村所创,也不是前美村所独有,在整个潮汕地区,例如潮州的潮安、汕尾的海丰,都零星地分布了几个灯笼村。当然,即便把好几个叫得出名字的灯笼村的师傅加在一起也超不过100人。据当地人考证,乾隆年间做灯笼的工艺传到前美村,到现在也才不过200来年。至于这门手艺来自哪里,有人说是从不远的潮州学来的,还有人说是从福建带过来的,但是无论来自哪里,可以肯定的是潮汕灯笼最初是跟着一拨又一拨潮汕的中原祖先们一路南下,一路演进,最后以现在的面貌出现在了这里。前美村的灯笼偶然中又带着必然地成为潮汕灯笼的代表,而灯笼也成为记录和承载前美村甚至是整个潮汕历史记忆的载体。

已经60多岁的陈宝华,算得上是前美村里的“少壮派”。陈宝华10多岁就开始跟着祖辈学习这门手艺,学了几年之后,刚刚出徒没多久就赶上了“破四旧”运动,整个潮汕地区的灯笼制作全都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这门手艺才开始悄悄地复兴。陈宝华因为“年轻”,普通话又比老一辈们说得好,来前美村寻找灯笼的人都自然而然地会和他交上朋友。从当地的报纸到北方的卫视,每年他都要在大小媒体露几回面。但在被问起这些报道对这门面临失传的手艺有没有帮助的时候,他只是半低着头轻叹道:“没……没……”现在来他这里订灯笼的,仍然是以本地的村民、祠堂、海外的侨民这些和前美村或者潮汕文化剪不断关系的人为主。在当地一些大型祭拜活动前夕或者没有大批订单的时候,他还是会骑着车,到附近的村镇走街串巷叫卖灯笼。他的儿子没有继承这门手艺,选择了离开农村,毕业后在中山一家医院做外科医生,一直想接他们老两口去城里生活,但他想趁做得动在老家多做一点灯笼,去城里的事以后再说。

挂在灯笼上的历史

陈师傅走到池塘边,捞起一捆浸泡在水里的竹竿,把竹筒里的水倒干净,挑了根1米多长像药瓶盖那幺粗的,又在水里外漂了几遍。这样一根竹竿,足球那幺大的灯笼可以做两只。回到家,用刀剔除已经泡软的竹子表皮,把竹竿竖着劈成了16份,每一份又切分成16根用来编灯笼骨架的竹条。起花的时候4根竹条并成一股,密密地编成约三四厘米宽的圈。做这幺大的灯笼大概要用上120根竹条,要是做大灯笼的话,三四百根几米长的竹条都打不住。起完花,散开竹条,里外一翻,灯口就做好了,紧实的灯口泛着油光,特别牢固。

编灯笼骨架的过程,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传统手工艺那样充满视觉化的精工细作。只见陈师傅两只手中各握着一把竹条,右手从左手里挑几根过来,左手又从右手中挑几根过去,就像一台按照事先设定好程序工作的传统织布机那样,只需把原料输送进去,后面就能不停地纺出成品。就这幺转了几圈,再重复一遍收花,骨架就完成了。再用手捏压几下或是横穿几根硬一点的竹条进去做龙骨,把灯笼坯子固定成想要的形状。做好的灯笼骨架,放到盛满米汤的大盆里翻滚几圈,上好了浆,再把事先按灯笼的形状裁好的丝纸拼贴起来粘在上面刮平、晾干,一只潮汕灯笼的半成品就做好了。

潮汕灯笼的挂法和这里的习俗一样,每隔一座山、一条河,都会发生变化。现在前美村的灯笼名声在外,“前美式”也就逐渐成为潮汕灯笼的标准。在这里最常见的是成对地挂在住宅、祠堂和庙宇门口的圆形灯笼,叫大何灯笼。和大何类似的还有种叫作大柿灯笼,只是因为上下收口的时候向灯腹里凹进去一块,像柿子一样,所以叫大柿。从大到小叫作大何、二何、三何、四何,大柿、二柿、三柿……一般家里门面小的就挂小一点的,祠堂、寺庙的门面大,就挂大一点的。大布、八寸、尺足(指灯笼的型号)这些椭圆形的小灯笼都有固定尺寸,一般都是用来在游神赛会、拜老爷或者家里添丁的时候拿在手里或者挂在杆子上的。

前美村还有一个习俗,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挂着写着自家姓氏的灯笼,祭天、祭祖、庆典喜事也少不了祈福的灯笼,让潮汕灯笼与前美村仍然发生着关系,也许这就是这里的灯笼最出名的原因了。

陈师傅拎出颜料桶,抱着灯笼坐在小板凳上,开始了充满仪式感的一个环节——写灯笼。他写的是一个本家陈姓的灯笼。陈是前美村最大的姓氏,所以正面写着“陈”字的灯笼也是最常见的。陈姓灯笼的背后,一定要写“颍川世家”或者“忠顺世家”,李姓的灯笼要写“桃坑世家”,林姓的灯笼要写“九牧世家”,背后的这些文字,代表着每个家族的身世和历史,绝对容不得乱写。与其说是在灯笼上写字,不如说是在上面涂字,因为表面的弧度和丝纸的吸附力有限,每一笔都要反复地填充涂抹,在涂抹中不禁就会去思考颍川在哪里,忠顺又是谁。

“颍川世家”里的颍川是中国陈氏的发祥地,属于现在河南的禹州。早在唐代由于战乱,其中一支浩大的部族南下来到了福建,后来他们当中又有人继续南下,来到潮汕。颍川世家让这里的陈氏后人记住了宗族的源头。“忠顺世家”里的忠顺,是指北宋初年,携漳州、泉州归顺朝廷的陈洪进,忠顺是他的谥号,他的后人在元代落户潮州地区,于是就有了“忠顺世家”这一族系。很难说现在整个前美村的陈姓都是出自忠顺世家,但是灯笼上的字让他们全都生活在了对同一段历史的认同之中。大概正是因为这样,一些象征了资产阶级的老宅才躲过了十年浩劫时头昏脑热的破坏。

写完字,再刷上两遍桐油,中国古代移民史中的一个章节就被一种最简单朴素的方式封存在了后人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