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济宁市第七中学于2013年7月在济宁市技师学院原址上创办,是一所全日制公立初级中学。学校本着“成全·人、成·全人、全·成人”的办学理念,秉承“智圆行方,尚善致美”的校训,实施了推进新课标的“课程设置体系化、课堂教学多样化、校本教研专业化、评价体系多元化”的“四化”建设工程,让“五育并举”落地、落细、落实。

课程设置体系化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校围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校本化”“多样化”“立体化”的课程开发原则,结合“智圆行方、尚善致美”的校训,根据“五育并举”的要求,构建了“弘·启”课程体系。弘先贤之道,启学子之心。“弘·启”课程由智圆课程、行方课程、尚善课程、致美课程和健体课程五部分组成。

“智圆课程”。有学科类、科技类、人工智能、编程、无人机等,利用延时服务时间开展学科知识拓展提升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延伸性;同时依托创客活动室,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经过不断的实践积累,有一批有志于此的学生在各级相关赛事中取得骄人成绩。

“行方课程”。有初一年级“跟着孔子去研学”活动、初二年级“泉城有约”综合实践活动以及走进博物馆、探访太白楼、“桥”见济宁、寻根古运河、研学探“蜜”、节气农场等活动。在基于STEAM 理念的项目式学习中让学生行有方略。尤其是将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结合,“节气农场”让学生亲身参与农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输出,在了解二十四节气及其相关传统文化的同时,感悟古人的智慧和劳动的快乐。

“尚善课程”。午歇时分,启慧影吧里《典籍里的中国》《跟着书本去旅行》等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片让学生从汉字、诗词、戏曲、建筑、文物、历史等多个角度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学校排练的舞台剧演出,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又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启智阅吧内“李杜有约”“签言万语”“行走课堂”等活动让学生阅读经典吸收传统文化精华,沁润心灵,提高审美情趣和核心素养。启悟朗读亭中寻根留声,诵读经典,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加语言积累,增强文化自信。

“致美课程”。有国画、书法、陶艺、剪纸、版画、文创等系列课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探索国画语言、非遗工艺、民间手艺、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墨韵传承,古风新韵,大道至简,行将致美。

“健体课程”。有风驰社(田径)、研武堂(八段锦)、悦舞团(啦啦操)、乒搏社(乒乓球)、梦之队(跳绳队)等,建传统体育发展之平台,成“以术传道”之特色育人手段;“体育超市”融合传统文化和体育游戏,竹竿舞、跳大绳、花样跳绳、丢沙包、踢毽子等。

“弘·启”课程体系贯彻实践育人、综合育人的理念,充分发挥体验教育的显性功能,突出“课程·传承”双体系建设,以传统文化为养料,滋养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凝聚力,提高学生的生存、自理、合作、创造等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课堂教学多样化

学生素养提升的主阵地在课堂。教育的本质不单是传授,而是激励和唤醒。要唤醒学生的灵魂,应该先从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开始。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校倡导“以终为始”的课堂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宗旨,教学设计重衔接,内容聚焦大单元,教学过程重实践,教学评价重发展。

以核心素养为宗旨。课堂教学不再以简单的知识落实、师生授受模式进行,而是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备课,设计进入课堂,实施于教学。

教学设计重衔接。我校基于小组合作模式,将多彩活动、劳动教育、合作交流、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低年级课堂,增加课堂趣味性,关注必备生存技能的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与人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在高年级课堂中,注意衔接初高中知识、思维和自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散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内容聚焦大单元。学校多次进行了“学习新课标、探索单元教学设计”的学习和教研活动,确立了以大情境为主线,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大观念建构为目标,以素养提升为宗旨的单元教学设计思路。提倡评价优先、以终为始的逆向教学设计理念,让教学和评价植根于探究任务。在各教研组的学习与探索下,我们聚焦大单元的情境教学在各学科教学中推广实践。

教学过程重实践。学校提倡教师个人在多学科领域知识、能力的提升,并将跨学科知识和项目式学习融合进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跨学科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和对真实世界的创造力。

教学评价重发展。进行隐形的、与探究任务融合的过程性评价。教学任务即评价任务,评价即学习,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的即是评价。

在新课标指引下进行的课堂教学探索,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充满乐趣,不只学习到了知识,也融合了多种教育,真正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教育的本真规律。

校本教研专业化

以研兴教,以教促研,教研融合,研教相长。专业化教研助力了新课标的推行。

教研活动常态化。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授课途径和方法,学校组织各教研组在每周固定的校内教研时间推出“每周一课”,展示教师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等带头上课,组内其他教师依次献课,学校领导及全组其他教师参与听评课。基于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所有课程均力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每周一课”为教师展示课堂教学创造了机会,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教研内容创新化。学校进行跨学科研讨,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主导,关注那些引导学生接触学科中心概念和原理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建设性的调查,与教室外的生活建立联系,表达对真实世界的关注,培养真实世界技能,激发学生创造力,提升创新素养。

教研方向科研化。学校注重精准教研,促进课堂的研究。学校定期组织召开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加强完善常规校本专题教研,以教促研,优化校本教研长效机制,推进校本教研常态化;并将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相融合,在校本教研中开展教育科研,用科研理念指导教学研究,驱动科研体系创新化,走“教研活动科研化,科研工作校本化”的教科研一体化发展之路。我校致力于通过一系列专题教研打造高效课堂,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解决问题,推广经验。

教研方式多样化。为助力青年教师发展,举办了“名师讲堂”系列研讨活动。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同课异构”“青蓝工程”“请进来”“走出去”等活动,充分发挥校内外名师作用,有效助推青年教师成长,尽快与新课标同频共振。

评价体系多元化

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目标”到能够“看见人”的“三维目标”再到“成就人”的核心素养目标,新课程标准的“新”,引领我们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和内容,立足于学校的“全环境育人平台”,构建全员、全程、全体、全面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全体教师、家长、学生全部参与评价,从“在家”的衣食起居到“在校”的课前、课中、课后,全程面向全体学生,从德智体美劳多维度进行全面评价,真正实现家校社网全环境立德树人。

教育要想高质量发展,就要解放学生、唤醒他们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而这个过程的切入点在课程,主阵地在课堂。本轮课改凸显了五个大概念:基于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基于核心素养观的课程目标、基于理解性教学观的课程内容、基于跨学科学习观的课程组织、基于表现性评价观的课程评价。只有把这五个观点读出深意领悟精髓,努力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中落实好新课标的要求,才能体现出“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