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永幸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具有88年历史的全日制公办学校,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自1983年开设烹饪、酒店专业培养餐旅类人才以来,取得了累累硕果。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自2013年起,学校顺应南宁市打造“中国—东盟出入境中心”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大格局,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技并修、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文化传承自觉性的特色餐饮专业人才,为南宁市建成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区域性国际大都市提供餐旅人才和技术支撑。

在此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职业学校餐饮服务人才培养的三个主要问题:一是餐饮服务人才培养无法满足区域性国际城市对旅游服务人才的需求;二是餐饮服务人才培养体系缺乏特色和创新;三是餐饮服务人才培养实践体系缺乏创新性和系统性。具体的解决方法如下——

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主动对接南宁市建成区域性国际大都市而形成的产业格局,对餐旅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进行重新定位,将之设定为:整合民族文化、国际文化、专业教学资源,培养具有民族文化传承自觉性、拥有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化视野、德技双修的“三元”融合发展的餐旅专业技术人才。

重构餐饮服务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探索形成面向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六位一体、四段进阶”特色餐饮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立足餐饮类专业人才培养框架,结合区域性国际大都市的人才需求,围绕学生的四个成长阶段,关注学生“文化、职业、技能、创新”四大核心素养贯通培养,重构课程体系,校企协同围绕“能学习、能生产、能展演、能比赛、能研发、能创业”六大能力标准,“六位一体”工学交替,培养“三元”融合发展的工匠型特色餐饮人才。

二是构建“三元”融合的课程体系。充分整合学校、行业、企业的育人资源,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将东盟元素植入课堂教学和课程,对接东盟接待岗位需求和基本功要求,构建“东盟元素+岗课赛证”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东盟服务知识和能力的人才。

三是培养国际视野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与广西的东盟餐饮企业合作,建立广西工匠黄中昕、桂林米粉卤水技艺传承人龙付孙、桂饼技艺传承人薛春雄等技能大师工作室,吸纳东盟国家留学生,并以工作室为中心开展餐旅服务项目和产品的创新研发,构建了一支具备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为同类中职学校培养了专业师资,辐射带动了南宁市的餐旅师资队伍改革和发展。

建立多路径餐旅人才实践体系

学校构建“政校行企”四元协同育人大平台,打造教学工场、实践教学、社会服务互融共促的动态化、实景化、系统化的现代餐饮实践体系。包括:建设“中国—东盟”特色的餐饮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打造实景化的校内教学车间链和真实的校外生产实践岗位链;对接文旅产业链,开展项目式教学和创新创业孵化,形成“教学即生产、作品即产品、实习即创业”的实践教学链;开发广西民族传统美食、中国茶文化等社会培训项目,开展“中国—东盟”双向培训,打造“校企行三元双向”社会服务链。

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学校的特色餐饮服务人才培养取得了显着成效。近年来,学校培育特色餐饮服务人才 5000 多人,学生参赛获得国家级奖项 58 人次,省赛获奖 135 人次,并且连年斩获省赛一等奖第一名;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培养出1 名“全国技术能手”、5名“广西技术能手”、1 名“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以及21位餐饮类教学名师、技能大师;餐旅专业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中餐烹饪专业获评自治区品牌专业、双优建设专业;学校获“自治区首批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称号;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6%以上,职业资格取证率97%以上,满意率95%以上;185人次在东盟接待酒店中获评“服务东盟接待优秀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