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亮 邱娟

自21世纪起,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明显下降并始终保持低位,但近年来学生面临严峻的学业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厌学现象似乎愈演愈烈,部分学生深陷厌学情绪无法自拔。

从心理学角度,厌学可界定为学生对学校特别是学业的一种持久且深度的消极情绪反应,表现为消极参与乃至逃离学习活动。在广义教育领域,厌学涵盖拒学、辍学、休学及退学等偏离常规学习路径的现象:拒学表现为无合理原因反复逃避课堂学习;辍学是在无合法手续下长期缺席(通常连续两周及以上)学校课程;休学指经审批暂时离校(至少一学期);退学则是彻底终止在该校的求学生涯。

在日常的讨论中,厌学通常特指“拒学”与“辍学”,反映学生丧失学习动力的消极学习心态。教育者准确识别并有效介入厌学问题,对于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重振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

梳理厌学的五种类型

笔者认为可以按照导致该现象的直接原因及其背后的生成机理,将学生的厌学现象分为五个主要类别——

身心健康受限型。核心问题是学生生理或心理疾病的负面影响,表现为无法有效学习的状态。常见诱因包括生理缺陷引发的自卑情结,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转换障碍等精神障碍以及其他人格特质异常,存在自伤观念和行为等。

动机缺失型。关键在于学生内在学习驱动力的匮乏,表现为认为无须刻苦学习的心态。常见原因包括:优渥的家庭背景可保证其生活无忧,缺乏对艰苦奋斗的认识,因而未形成积极进取的动力;心智相对不成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社会角色定位的深刻理解。

社交困扰型。核心问题是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导致学生不愿融入学习环境。主要原因包括:亲子关系边界不明晰,使孩子处于过度管控下;亲子关系紧张,使其缺乏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与同龄人冲突不断,与教师之间存在沟通难题。

学业挫折型。核心问题在于学生的学业进程受挫,表现为学习方法不当或能力不足,导致其不能有效掌握学习内容。常见成因有:基础学习能力较弱,因而成绩欠佳;即使曾取得优异成绩,但在学业表现持续不佳后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价值失调型。根本症结在于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偏差,表现为对学习持消极抵抗态度。常见的直接触发因素包括:过度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早恋失败带来的心理创伤;痴迷于虚幻作品,影响现实生活投入;受不良风气影响,价值观偏离合理轨道。

识别厌学心理的四个阶段

通过近些年的教育实践和个案辅导,笔者发现学生的厌学多经历四个阶段,在各阶段的心理表现有所差异,教育者应及时察觉,如此才可能帮助他们摆脱厌学情绪。

冲突酝酿期。此阶段的孩子,在校学习期间通常出现价值感受挫的情况,或感到学校生活对自己产生约束。部分孩子可能因短暂的身体不适,体会到在家休养的惬意,发现这是暂时逃避学习压力的可行路径。病愈后,仍渴望在家多待一会儿。内心深处,这些孩子产生了对家的依恋与对学校的抵触。他们开始质疑:究竟应否去学校?读书的意义何在?目前的辛苦能否得到应有的回报?在这种矛盾心理的驱使下,他们经常抱怨“学校无趣”,并在上学时间寻找各种借口拖延出门,如上厕所、忘记携带物品等。直到时间实在来不及,才不情愿地前往学校。

萌芽涌动期。此阶段的孩子情绪低落、表情变化减少、脾气暴躁,对谈论学习、思考学习意义表现出反感,当家长提起该好好学习时,他们又会伴随一定程度的自责与内疚感。行为上,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在学习生活中时常愁眉苦脸,只对感兴趣的课程投入注意力,其余课上则可能趴在课桌上睡觉,同时出现遗漏作业、不完成作业的情况。与学习时的萎靡不振不同,非学习时段里他们可能格外活跃,只是会有散漫、健忘且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一阶段里,他们可能表现出频繁请假或偶尔逃课的现象。若以上表现持续的时间超过两周,教育者应有足够的警觉。

理所当然期。此阶段的孩子易产生情绪波动,或是烦躁不安,或是喜怒无常。在认知层面,他们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对学业没有任何兴趣,难以在学习时集中注意力,但对其他事物仍保持着好奇。在行为表现上,他们常常缺席课堂,请假成为常态,作业完成度低,容易与父母和教师产生争执,抵触并反抗权威,喜欢在自己的小空间里独处。这一阶段通常持续一到两个月。

固着退行期。此阶段孩子的情绪则表现得异常“稳定”,面对父母的询问往往保持沉默,对他人的看法也漠不关心。在认知层面,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偏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或者根本不去思考自己想要什幺。在行为表现上,他们呈现出放弃学习的态度,闭门不出,辍学在家,与外界无法进行有效交流。他们沉迷于游戏或是小说,甚至出现抽烟酗酒、夜不归宿的情况。这一阶段通常持续两个月以上。

前两个阶段的孩子一般处于早期的轻度厌学阶段。家长若能敏锐捕捉孩子的行为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往往能较快扭转其厌学情绪。在冲突酝酿期,家长需密切留意孩子的心理,确立并落实家庭教育规则,避免家庭环境过于宽松。因各类原因居家学习期间,仍要维持对孩子学业的基本要求,但可适度调整作业标准。同时保持与学校高频沟通,每周至少一次互动,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如察觉到异样,应积极与教师协商对策。在萌芽涌动期,务必为孩子进行全面体检以排查生理病因。家长应重视孩子请假、逃课及作业疏忽等问题,既要避免采用抱怨、指责的负面手段,又不可过分迁就孩子,以免孩子误判家长立场,失去对规则的尊重。若家长感觉无力应对,应认识到问题不会自行解决,必须及时寻求专业援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而当孩子处于理所当然期与固着退行期这两个阶段时,则表示他们已经表现出中度及以上的厌学心理。此时,更要联动专业人士、学校教师和其他家庭成员实施系统干预。

中度及以上厌学心理的系统干预

专业评估:探寻根源,形成方案。相较于大多数家长,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更有机会发现学生厌学问题的本质,并设计出针对厌学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面对厌学表现的各种表象问题,相关专业人士需通过详尽的问询,追溯孩子从婴幼儿期直至青春期的成长历程,逐步揭示问题的核心症结,寻找那把打开问题大门的“钥匙”。在明确根源症结后,要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该方案应具有阶段性和可操作性,如同导航图指引每一步骤的实施。其具体内容应包括核心症状、成长历程分析、问题成因、初步评估结果、服务目标设定、服务流程安排、督导师制度以及服务执行细节,确保学生的厌学问题得到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解决。

家庭疏通:接纳赋能,着眼未来。孩子的许多问题与家长密切相关,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他们便无法安心学习。然而,不少父母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不到万不得已往往不会寻求专业帮助。所以当家长找到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时,通常已无计可施,此时他们只希望尽快解决孩子的问题,让他们回到学校学习。然而,正如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所说:“我们与孩子、少年的关系,处理的并非是那种可以迅速加以修补的机械,而是容易受影响、变化不定、敏感的、恐惧的、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一个人。要处理他们的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地去理解。”家长要首先改变自己的心态,接纳包容孩子的这种状况,与专业人士交流,深入理解他们出现中度及以上厌学情况的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调整不合理的家庭相处模式、缓和亲子关系、夫妻协同关注孩子的状况、改变亲子间的沟通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摒弃“自以为是”的观念,反思自己的不足。同时,要规避侥幸心理,着眼未来。改变固有的相处方式无疑是困难的,不能因为孩子一时的改善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又回归原来的相处模式,否则很容易“重蹈覆辙”。

柔性关怀:重塑角色,树立规则。不少孩子的厌学问题与他们缺乏足够的规则意识密切相关,家长在这一阶段应当着力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并在家庭中设立合理规范。家庭成员角色的缺位、移位和错位是造成不少孩子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家长过度监管(扮演警察)、过度宠爱(成为“仆人”)或过度顺从(成为“子民”),这些都会造成家庭关系失衡,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同时,趋利避害、追求舒适是人的天性,家长应适度打破家庭过度舒适的环境与学校相对严格的环境间的反差,减少孩子对家庭环境的过度依赖,鼓励他们适应学校生活。家庭应预先设定并执行恰当的规定,这些规定应兼具母亲的柔情与父亲的严厉。值得强调的是,要注意双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平衡作用,父亲应回归教育过程并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这对解决厌学问题至关重要。在引入和执行规定的过程中,家长还要做好迎接孩子反抗与冲突的准备,保证规则持续有效地实施,并适时寻求外界支持(如教师家访),帮助家庭顺利度过过渡期。

亲子拉锯:坚定目标,来回博弈。一是树立规则、角色归位。家长应坚守规则基础,直至孩子主动寻求建议。当孩子提问“你们说怎幺办?”或“你们到底要怎幺样?”时,家长应抓住时机进行有效对话,巩固规则和自身教育角色。二是设定并跟进目标。与孩子共同设定明确而具象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如改变日常生活习惯、重返校园等。这些目标要适度可行,确保孩子有缓冲空间。家长需密切关注目标执行过程但不可过度干涉,并根据完成情况提供适当支持。三是提升可控性。针对孩子的表现,家长应及时给予恰当支持。同时,灵活调整奖惩机制,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种奖励手段,以增强对孩子引导的可控性。四是应对习惯养成中的“高原反应”。在习惯养成阶段,遇到停滞不前的“高原反应”是常见现象,成功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家长和教师尤其要帮助学生度过第三周这个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学校回归:聚焦学业,激活价值。在此阶段,孩子逐渐回归校园,学习成为其主要任务。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助力他们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提升学业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引领他们明确长远的学习目标,避免学习的无意义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进行霍兰德职业测评,促使他们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思考未来的职业道路。鼓励他们寻找人生中的重要榜样人物,进一步激活其内在价值感和学习动力。又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进行自我比较而非过于关注他人表现。通过定期的试卷分析,帮助他们查明失分原因,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针对因粗心造成的失分,强化考试技巧训练;对于通过努力可提高的部分,增加练习强度,确保知识点扎实掌握;对于尚未掌握的知识点,则需巩固复习。此外,还可教授学生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考试策略,合理安排休闲时间。

系统自育:共建生态,涌动心流。家长应当注重自我提升和完善,始终保持积极的生活状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对孩子产生负面示范作用。家庭成员不应互相指责或拆台,而要努力构建积极的家庭互动模式,共同为孩子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营造浓厚的家庭归属感和温馨氛围。另外,爱的表达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即使是最小的生活细节,如为家人购买喜欢的食物,都能传递关爱之情。家庭成员应注重通过各类充满仪式感的活动来充分展现对彼此的关心和支持,这是很多家庭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容易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