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敏

“摆烂”并非都是坏事,但要利用其获得正向反馈

首先说说“摆烂”。这个词起源于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后逐渐被更多人使用,变成了网络热词,意思是“当看不到希望时,选择自暴自弃,或者直接甩手‘躺平的一种行为”,通俗的说,就是“破罐子破摔”。

摆烂往往是一个人缺乏自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表现。因为害怕失败,为了避免失败的发生,就会为自己寻找借口开脱,减少心理负担,或者下意识地设下心理障碍,让自己不去做这件事。

现在,面对与日俱增的社会生存压力,由于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不足,很多人就会产生自我放逐的“摆烂”心态,毕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与此同时,还会出现自我否定、人格矮化等问题。“摆烂”看似无欲无求,云淡风轻,但它与“丧文化”存在很强的相似性。社会阶层固化和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会挫伤我们的积极性,使我们产生挫败感和相对剥夺感。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我们对无法改变的现状的回避,和寻求自我安慰的妥协。

那幺,“摆烂”一定是坏事吗?倒也不能太过绝对。应该说,“摆烂”可以是习得性无助的另一种称呼,是一种沉浸于舒适圈的逃避行为,是一种减负。当学习、生活、人际等压力过大,适当的“摆烂”可以调解自我的情绪和状态;生活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摆烂”心理也可以缓解焦虑。简单来说,当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在眼前且确定它不会消失时,不如喘口气,给自己“满血复活”后再来面对他们。

那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合理“摆烂”,或者说应该如何反向利用“摆烂”而逐渐积极起来呢?笔者建议按照以下6个步骤来:第一,制定一个“够得着”的计划表;第二,不要盲目跟风;第三,从心里正视问题;第四,允许自己暂时做不到;第五,找到努力的深层目标;第六,逐步获得正向反馈。

“内卷”并非都是好事,合理跳出“内卷”进行有效竞争

“内卷”是一种过度的竞争和攀比,本质是一种从众心理。以职场为例,比如在办公室里,大家本来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推进手头的工作,但如果同事间存在比较、监督的关系,就会产生竞争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大量投入时间的假性工作、群体裹挟下的被动工作和内部消耗下的无效工作。职场人士工作“内卷”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竞争性压力、单一的评价规范、自主竞争能力较低等。

有人说,“内卷”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家努力、齐头并进,最后所有人都变得“非常优秀”。事实真的如此吗?应该说,“内卷”有时是无效的、没有意义的努力,有意义的精益求精才是进步。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和自卑感是并存的。”如果一个人渴望得到认同的愿望过于强烈,那幺得到认同的捷径就是优于别人,如此往往会产生嫉妒心理。比如,某中学正在开展一个小作文比赛,要求提交一篇2千字的小作文,但是有的同学为了赢得比赛选择写了2万字,结果被别的同学看到了,并认为“别人都写2万字,我就写2千字肯定拿不到奖了,所以,我也得写2万字甚至更多”,最后导致所有参赛者都写了超过2万字,每个人都超额完成了规定的目标,但最后,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学生比例却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内卷”也并非都是好事。那幺,我们又该如何合理地跳出“内卷”呢?笔者建议按照以下4个步骤来:第一,提高认知,学会区分“内卷”和“有效竞争”;第二,拒绝无意义的“内卷”;第三,寻找差异化,发展自身优势;第四,及时地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

“卷心菜”需要在“摆烂”和“内卷”间找到平衡

如果把社会人群分个类,那一定是两头尖尖中间胖胖。一小部分人在彻底“内卷”,一小部分人在彻底“摆烂”,还有更多的人,其实是处于两者之间的另一种状态——卷心菜:徒有一颗想“卷”的心,但本质依然很“菜”……于是,在理想和现实的冲击下,成了“卷心菜”——想卷卷不动,想躺躺不平,夹在中间反而更为焦虑,时间久了,失眠、抑郁等消极状态纷纷接踵而来。

“卷心菜”们大多都是这样的状态——我的大脑想“卷”(想变优秀),但是我的身体想“摆烂”(想活得舒服),这就导致自己做得不够优秀,玩得不够尽兴;做得不够认真专注,玩得不够心安理得。在这种矛盾状态下时间久了,就会开始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产生焦虑情绪。要摆脱这种矛盾状态,可能还是先得在“摆烂”和“内卷”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偶尔的“摆烂”其实无可厚非,盲目的“内卷”反倒更不可取。在生活中,“摆烂”的出现往往是针对“内卷”而来,身处“内卷”的旋涡中,诚实的努力好像变得没有意义,长久付出得不到回报,就会陷入“摆烂”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在集体生活中意识不到自己被“卷”了。可能是因为以前的我们觉得被敷衍,觉得自己的得失、喜悦、悲伤没有被真正承认过和重视过,长久的忽视使你不想表达自己,选择了从众。

作为“卷心菜”,我们先要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再去慢慢探索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哪怕有时“摆烂”一下也没有关系。再者,要学会觉察自己的身体和感受。如果学习/工作累了,那就休息一下玩会手机;肚子饿了,那就和朋友约上一顿美味饭局;心情不好,就和挚友、家人倾诉一番。换句话说,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的身心“做朋友”,懂得愉悦自己,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才能给自己更好的支撑。

如果想要摆脱长时间的“摆烂”状态,不如先发展一项自己的爱好,制定一份学习计划或工作目标,让自己充实起来;如果想要摆脱长时间的“内卷”状态,不如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听随内心的声音,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毕竟,人不会一直在“路上”永不停歇地行走,偶尔让自己停留一下放放松,抬头看看蓝天白云,低头看看花花草草,然后拍拍身上的土,才能再次轻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