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添悦

看着比满腹经纶的先生的肚子还鼓的笔袋,我不禁扑哧一声笑出来。

我有个习惯。进入这忙碌的一学年,作业量大幅增长。书包总是塞满东西的我常常因翻不到笔袋而浪费很多时间。于是乎我在家中的笔筒中总是放上一两支笔,一拿出作业就可以随手拿笔开始写。而最后晚上整理书包的时候又总是无意将写完作业随便摆放的笔塞进笔袋,然后一回来又总是重新拿笔。一而再,再而三,我的笔袋就装满了崭新的水笔,撑得圆鼓鼓的。

这笔袋是个全新的笔袋,很好看;这水笔也是带着好看图案的细笔。但是我却对它们并无什幺深厚感情,总是落在某个地方。眼瞅着它,某一刻我突然想起那些曾经深得我喜爱的文具们。

我刚上小学的时候,用的是粉色的单层笔盒。那个时候我的字还没练好,用的都是清一色的绿皮铅笔。为了不让刚削好的笔头磨损,笔盖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一、二年级的孩子,也必定会有自己的风格。而当时女孩子对美的追求,便都凝聚在笔盖上。我喜欢的笔盖大多是透明缀着草的,或是彩色画着迪士尼公主的。看着写字时被小心搁置一旁的笔盖,我在枯燥的练字中找到了独特的乐趣。爱屋及乌,这套着五彩缤纷笔套的笔的住所——笔盒也让我分外喜欢。那时作为一个心无杂念的孩子,对一点点美总会小心呵护,也不在意新旧。这个“房子”一晃就陪我到了三年级。

我不再对笔盖有各种爱好了。那时我们已开始学习使用钢笔。条件好的家庭会给孩子带金笔,专门放在另一笔盒中。我们这类平常孩子,用的都是塑料壳子的、装墨囊的彩色钢笔。尽管便宜些,它的耐摔,书写顺畅、秀气还是让我对它情有独钟。我的字在同龄人中属于不错的。那时我的练字作业会被老师表扬,一部分要归功于钢笔的效果。三年级的孩子,开始十分渴求各种荣誉了。这时,我看着同学关注的目光,总会很骄傲,也默默在心中感谢我可爱的钢笔伙伴。

渐渐地,小小的笔盒有些放不这幺多东西了。我们开始流行使用多功能笔盒。长大的女孩很好地学会了“羡慕”这种情感,也有了更多的欲望。即使自己的笔盒已足够好看,也常会斜着眼盯着另一个同学的笔盒。我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向我已苍老不堪的“老朋友”道歉后,回家央求妈妈给我买一个想要了许久的淡紫色笔盒。在那年我过生日时,妈妈将其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我。我盯着它直流了许久的口水,它不但造型极富美感,也很好地满足了我的需求:小小的格子专放橡皮,大的长方形格子放笔,还有两个小小的洞口配上废料盒用于削铅笔……第二天,我到处捧着这笔盒抬头挺胸地向同学炫耀,甚至上个厕所也要带着它。收拾这笔盒总要花上许久。起初我从不嫌烦,总是慢悠悠地将住在各个房间的小物件安放回自己的地盘。作业再次变多,我总算没时间照料我的笔盒了,加上它的一些材质实在不耐摔,不经意间就摔得不像样了。这用了不到一年的笔盒便报废了。

到了四年级接近五年级,随着小升初的压力逼近还有因发育而成熟了的心智,向着少女方向演化的我正式将笔盒换成了随性、自认为是长大象征、轻巧的多层笔袋,练字的笔也换成了方便写字的水笔。我好像也不再那幺在意笔袋上画的图案还有这里面的“居民”了。我随大流,有了自己的偶像,会将和他们有关的装饰物挂在笔袋上,笔袋里开始有了过去不曾有的小纸条。除此,我在繁忙的学习中,会将笔袋当作玩具高高抛起,然后奋力一接来耍酷;也会无意间熟练地转起那一支支水笔。

笔盒”“笔袋”这类名词,从小伴随我到大。它们的样貌总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发生着一些变化。但它们本质未变。它们如同一面面镜子,在某个地方默默立着,种类不同却有着同样的作用:它们照着不同时期的我,它们的本意不变,都映衬着同一个我潜移默化的变化。

【点评】笔盒、笔袋对于身为学生的我们来说实在是太熟悉、太普通了,从小到大不知用过多少,换过多少。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身边不断变化的文具其实也折射出了我们乃至整个时代的变化呢?

[作者地址:上海民办张江集团学校七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