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雷

1905年6月13日,澳门海港的一艘小渔船上传出一声响亮的哭声,一个普通的船工家庭的小渔船上迎来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半年前孩子父亲的意外去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深深的悲痛,这个孩子的平安降临无疑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一丝慰藉和快乐。当母亲用破旧的衣裳包起眼前这个瘦小的小生命时,她怎幺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日后能成为一个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高度评价的音乐家,他就是——“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

可惜,天妒英才!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年仅40岁。他一生共作歌曲数百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冼星海短促坎坷而又卓越壮丽的音乐人生。

生活所迫,颠簸流离,困境中展现音乐的天赋。

冼星海出生后,母亲带着他投奔外祖父,靠母亲做佣工勉强度日。6岁那年,外祖父去世,为了生存,冼星海的母亲决心带着幼子下南洋求生,于是他们来到新加坡。虽然颠破流离,但是母亲从未忽略对儿子的教育。历经波折,冼星海在母亲的努力下,获得了在新加坡接受教育的机会,在这里,他的音乐开始启蒙,且他的天赋被认可并得以进一步的发展。1918年回国,他被人推荐到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当校役。在这期间,星海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音乐。他不分寒暑,坚持不懈地弹奏钢琴,练习提琴和其它乐器,阅读了大量的音乐理论书籍,初步显示出了音乐才能,被师生们誉为“南国箫手”。

国内动荡,远渡重洋,求学中经历异国的艰辛。

因参加学潮,冼星海被迫退学后赴巴黎勤工俭学。冼星海流落在凄风苦雨的巴黎街头,几经周折才在一家小饭馆找到工作。在繁忙之余,他抓住每一个时间空隙练习小提琴,阅读音乐理论书籍。为此,店里的老板和伙计常常对他投以冷眼或者挖苦嘲讽。最终,冼星海因此而失去了这份工作。后来不得不走进餐厅,拉琴卖艺。功夫不负有心人,冼星海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按照惯例,学院向冼星海给予物质奖励,当主考老师问他想要什幺,冼星海只说出了两个字:“饭票!”

国家受辱,生死存亡,歌声中传递抗日的激昂。

1935年秋冼星海回到上海,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正把侵略的战火燃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关头。这一时期他创作了《我们要抵抗》《救国军歌、》《夜半歌声》、《热血》、《青年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20多首救亡歌曲。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杰出的代表作。他很早就有一个宏愿:用音乐表现中华民族的苦难、挣扎和奋斗,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最终取得胜利的信心。《黄河大合唱》雄壮而激奋,深刻地反映了抗战时期的时代、生活和群众的革命精神,成为时代的强音、民族的心声,震撼着神州大地,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抗敌,夺取抗战的胜利。1939年7月8日,周恩来听了《黄河大合唱》后也给予高度评价,并赞誉冼星海“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为完成延安电影团摄制的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后期制作和配乐工作,冼星海受中共中央委托,1940年5月与电影导演袁牧之等一起,前往苏联莫斯科。病魔无情,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于克里姆林宫医院,年仅40岁。同年11月14日,延安隆重举行了“冼星海追悼会”,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南国箫手早闻名,文化名都苦追寻。救国军歌感肺腑,黄河合唱荡激情。高亢战歌发怒吼,大众救亡谱呼声。”冼星海就是这样一位从苦难中出生,在苦难中长大,为国家和人民的苦难而发声的“人民的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