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悦棋

小学中低年级是学生自主阅读的启蒙阶段,是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关键学段。而中低年级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上呈现出以下特点:阅读量个体差异大;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互相影响;阅读习惯受阅读兴趣影响大,缺乏目的意识。基于这一学情特点,教师在指导中低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时,应在充分保护和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着力帮助学生树立整本书阅读的目的意识,帮助学生在阅读启蒙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做好中低年级从单篇短章阅读到整本书阅读的平稳过渡。

一、低年级:图画书生动导读+结构图创意读写

教师在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应贴近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选择图画书(绘本)作为阅读材料。学生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突破识字量低带来的阅读限制,降低阅读难度,让学生能够自如地进入整本书阅读的状态。

在导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及认知特点,充分发掘多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结合学生识字量少和绘本图画丰富的两大特征,引导学生进行猜读,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习得“猜读法”这一阅读策略,为之后运用结构图梳理故事情节做好铺垫。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这一绘本时,可以在导读环节运用与该绘本同样结构的童谣《需要什幺》来导入,学生在朗朗上口的童谣中开启阅读;在阅读中,让学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了解绘本内容,推测故事情节,在猜读中建构故事主线。

从书本思想内容上来说,绘制结构图,帮助学生对整本书内容形成初步的把握和理解,可以提升学生对整本书阅读主旨的把握能力;从文章篇章结构的角度来说,利用结构图能让学生更为清晰地把握篇章结构,为将来升入中、高年级之后,进一步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谋篇布局奠定基础。如在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时,教师绘制结构图,带领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梳理结构中的因果关系,找出故事的逻辑和线索,让学生从感性的感知层面,过渡到理性的分析层面,通过绘本的阅读,实现整本书阅读能力的提升。

阅读的过程绝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过程,整本书阅读是学生语文生活中一项长期的活动,不限于一堂课,也不限于一方教室。在课后,教师应大力推动学生能力迁移的活动,将课堂上习得的阅读方法用到日常的阅读中去。

二、低—中过渡年级:导学单聚焦人物形象+关键句关注重要变化

学生在中低年级的过渡阶段,即二年级下学期到三年级上学期这一时期,学习的难度增大,阅读的篇幅变长,类型也有所转变,开始转向以文字为主、辅以插图的整本书阅读形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第一学段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兴趣,讲述书中故事;对第二学段的要求则是理解内容,分享启示。因此,第二学段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不仅仅要知道“是什幺”,还要通过理解内化,进一步理解“为什幺”和“怎幺做”。而学生能力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二学段的过渡期,教师应关注这一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选用内容主旨较抽象,结构非单一的文本进行阅读指导,为更平稳地带领学生提升理解能力,形式上仍可以使用绘本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进行抽象思维时,仍有具体事物的支持。如《图书馆狮子》一书,它有着绘本的形式,但是内容并不简单,它通过故事的形式讲了一个“要遵守规则,但是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打破规矩”的道理。教师如果能善于利用此类德育型绘本,也能在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一二学段关键衔接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设置导学单,让学生在阅读时借助导学单对书中人物形象进行初步认知,进而再挖掘本文主旨。教师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进行提炼总结,以免学生遇到复杂的情节和密集的对话时手足无措。在清晰把握人物形象之后,教师应将教学重心放在挖掘文本主旨上,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重点词句,通过抓住关键句子,让学生理解内容,得出自己的启示。例如,在教学《图书馆狮子》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最重要的规矩”“为什幺狮子离开了”等问题,让学生在文中寻找关键句子,体会文意的曲折变化,从具象的事物中抽象出道理与启示。

三、中年级:思维导图吃透内容+自主探究深度阅读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思路”应是梳理和概括整本书的结构内容,理解和鉴赏作者的谋篇布局的匠心,同时关注学生作为读者本身的阅读思路和阅读体验。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以教师思路进行点拨和指导,最终达到课标对第二学段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要求:“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平稳过渡进入中年级之后,教师应选用以文字为主的整本书进行阅读指导。在此阶段,可依托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会自主梳理阅读内容,即梳理文章思路和作者思路。学生通过不断建构对书本的理解,找出事件的因果和内在的勾连,从而从单线思维向多线思维发展。

在学生了解了整本书的基本内容之后,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其中包含独立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可以提出关键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聚焦关键问题,有的放矢,为阅读交流提供思考路径和方向。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草房子》一书时,引导学生关注某一个人物,围绕一个核心人物来梳理相关事件;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某一类人物,进行集群,关注人物群体的形象及相关事件,快速提取重要信息,梳理出自己个人的阅读思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成长的苦难”这一主题,在该书的范围内对作者阐释苦难的谋篇布局进行理解和鉴赏,拓展阅读的深度,并在此书的范围外,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广泛的阅读,拓展阅读的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