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庆振?李云亭

生活即是语文,并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提出的。但新课标倡导真实有意义地学习,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组织策略,对于我们的教学从生活的语文走向语文的生活,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过去我们追求生活的语文,固然扩大了语文的内涵和外延,但大多时候是随机的、碎片化的,大部分的语文学习仍然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知识本位。而新课标倡导的“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可以帮助学生将语文学习的全过程生活化,帮助学生过上一种真实有意义的语文生活。

从现行的部编教材“活动·探究”单元出发

现行的部编教材,八、九年级每个学期都设置了一个“活动·探究”单元,这个单元以活动为主线,设计任务群,组织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探究。这四个单元涵盖了“新闻”“演讲”“诗歌”“戏剧”,这些既是语文的表现形式,更是语文这个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建设和丰富的生活形式,影响着学生的生活。

九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设计了三个任务:

任务一,自主欣赏。独立阅读教材提供的五首诗作,涵泳品味,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任务二,自由朗诵。学习朗诵技巧,举行朗诵比赛。朗诵时,注意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律。任务三,尝试创作。选择一个对象,写一首小诗,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意象、句式和节奏等。

这三个任务,不仅是对诗歌知识的学习,更是对生活的感悟与体验。我决定将开学初的九月定为诗歌主题月,让青春与诗同行,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

为何选择诗歌?在我看来,诗歌是离青春最近的文学形式,它充满热情与活力,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然而,在现实中,中学生对诗歌的了解与欣赏却往往不能深入。因此,如何通过这三个任务,让学生真正拥抱诗意的生活,成为教学的关键。

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诗歌是最精致的语言艺术,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小时候的儿歌、童谣,到学校里的诗歌学习,诗歌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在中国,诗歌更是构成了语言文学的主体,它的韵律之美、意象之丰富,都使得诗歌成为最具魅力的文学形式。因此,不懂诗,就无法真正进入中国文学的生活。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围绕着几部经典的诗歌,其中包括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以及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作品。由于这些作品的写作背景与现代学生的生活背景有一定的距离,诗歌的学习可能显得生疏甚至有些遥远。为了使诗歌学习更加贴近生活,首先可以通过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来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生活情境,增进学生的感情投入。其次,鉴于诗歌自身具有生动的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借助任何外部资料的情况下,反复阅读诗句,通过想象和联想来体验诗中的形象,从而在文学体验的情境中唤起情感的共鸣。

然而,诗歌教学的挑战并未因此而结束。当探讨为什幺要写诗这一话题时,学生们往往还是感到一种难以逾越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例如引入电影《死亡诗社》。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电影中基廷老师为什幺鼓励学生的读诗、写诗,以及学生们自认为的正确的读诗、写诗方法。学生在观看电影之前,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思考。

李长雪、李敏同学都在评论中提到,基廷老师的教学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不仅有无奈和困境,还有诗歌这样美丽的事物。当年华老去时,我们才不会感叹生命虚度。学生的反馈表明,电影与诗歌的结合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启迪。

李君同学创作了一首名为《自述》的小诗,诗中描述了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与梦想,以及对自由的向往。诗歌表达了青春的活力与希望,同时也显露了对当前生活的种种束缚的思考:

床头是明亮的星星与月亮

窗外是美好的蓝天与太阳

四季啊,时光,

你有良辰美景,我有窄窄的一方

从一个黎明走到另一个黎明

却也总是笔墨纸张

何时才能冲破这方囚笼

去那蓝天翱翔

去那绿色的田野嬉戏

去那庞大的树荫下乘凉

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让学生实践了诗歌创作,也使得他们能够通过文学形式表达自我,从而拥有一种诗意的生活。

从大单元教学的大情境出发

当下,许多老师在组织大单元教学时,创设真实有意义的情境成为一个重点和难点。以八下第三单元为例,该单元编排了一组古诗文,单元导语提示我们:

通过阅读这些诗文,能够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这样的单元,我们如何帮助学生拥抱“有思想、有情趣”的生活呢?我们可以借鉴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

学习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我们整合这两个单元的导语,可以梳理出这样的大概念: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以熏陶感染创造美,表现思想、情趣和智慧等丰富内涵。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GRASPS模型来设计情境:

处于飞速发展与信息爆炸时代,你作为一个对未来充满好奇与期待的当代少年,将要参与了一个特别的学习项目——“领略自然美景,追寻幸福生活”。作为单元学习成果的一部分,你需要以“带着______上路”为主题进行创作,借此机会将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娓娓道来。

刘欣同学在习作中写道:

总感觉要留下点什幺,不能让时间从手中白白流过,但空洞的眼神显示出我的迷茫。我好像并不知道我热爱些什幺。在我唉声叹气之间,我转头看向窗外,余光忽而飘进了角落里的画板。我记得我小时候很喜欢画画,但由于学业原因,这份热爱也渐渐埋藏于心底,后来逐渐被我淡忘。如今画板都已经落了灰,我拂去上面的灰尘,拿起颜料,带着这份重新燃起的热爱,踏上了心灵所向往的路途。抬头望向天空,有白云浮动着,有鸟儿叽叽喳喳地鸣叫着,蔚蓝的天似乎将它们拥入怀中,显得好像纯洁的心灵里有着无尽的欢乐,我将它们留于画板。身旁有澄清的湖水、飘拂的柳条,有在水中嬉戏的鸭子。我调好颜料,将它们一一描绘在画纸上。我似乎向往这种宁静而又优美的地方,但有时我又热爱热闹非凡的地方。

刘欣同学的文章很明显受到了《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译文的双重影响,如《桃花源记》中,“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再如《小石潭记》中,“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她巧妙地将《桃花源记》的理想世界与《小石潭记》的生动自然融为一体,通过重新发现画板与色彩,细腻描绘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内心热爱的唤醒。文中的云、鸟、清水和柳条,既是自然元素的再现,又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艺术情怀的焕发。她以重拾画笔为媒介,表达了对人生目标和美好愿景的追寻与明确,展现了个人成长与生活美学的完美结合。

通过这样的学习与实践,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语文素养,更拥有了一种有思想、有情趣、有审美的日常生活。

从情境化命题的情境出发

当前,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和总体特征可以从“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和“情境载体串联线”三条线索进行理解和把握。这里的“情境”可以是生活中的情境,也可以是虚拟的情境。因此,这里所说的“真实”也不一定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其重点是忠于现实生活中人们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方式 (面向实际),忠于学习者的经历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这可以给我们的考试命题提供一些启示。

以笔者设计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为例,要从哪里寻找真实情境的原型呢?笔者曾在朋友圈看到了学校师生和家长广泛转载的一则新闻报道。这则报道以《喜迎二十大 “艺”起向未来》为主标题,报道了我校举行的课后延时服务成果展暨“印象二实中”社团文化艺术节活动。

基于这一原型,如何设计真实情境的框架呢?刘徽博士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提出了真实情境的三要素,即情境、人物、任务。基于这三要素,笔者设计出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的情境框架,具体包括:

一、情境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2022年,东平县第二实验中学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养成教育持续推进,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百花争艳,艺体教育、社团活动大放异彩。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展现我校艺术教育和社团活动成果,2022年6月2日,我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喜迎二十大 ‘艺起向未来”的课后延时服务成果展暨“印象二实中”社团文化艺术节活动。

二、人物

小东和小萍作为活动主持人,和你一起参与了本次活动。现在,他们邀请你重温本次活动,再现精彩瞬间,在反思中共同成长。

三、任务

1.精彩同开启(18分,每小题3分)

围绕小东和小萍的主持词与解说词,设计了字音、字形、成语、标点、病句、文学常识六个方面的辨析题目。

2.社团展风采(42分,每小题3分)

结合贯中西创客社团、春蕾文学社、巧匠手工社团、乐善诵读播音社团、棋人弈事社团五个社团的学习内容和展示内容,选择了五篇课文设计阅读理解,侧重考查思维发展与审美鉴赏素养。

3.回声更嘹亮(8分)

本次艺术节,学校邀请了许多家长和嘉宾参与。他们有的作为志愿者,为同学们准备了饮用水等物资;有的作为评委,观摩社团展示,现场打分;有的作为嘉宾,参观学校餐厅和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发展建议。将名句默写嵌入建议,考查学生语言的积累与应用。

4.反思促成长(16分)

结合《泰山晚报·东平读本》的记者的采访,邀请学生谈谈本次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要求他们结合本学期大阅读书目中的人物和情节来谈收获,侧重考查学生对故事类名着形象、情节、情感、主旨的理解与迁移应用。

5.内涵再提升(16分)

结合李元兰老师为艺术节活动编辑《凌霄花正艳》的美篇,向同学们推荐了毕淑敏女士的散文,引导学生在名家散文中获得更多成长的启发,促进自己的内涵提升。借鉴张志铭博士“六顶思考帽阅读法”中的提问策略,从“找一找”“猜一猜”“想一想”“比一比”四个维度设计问题,用高阶思维驱动低阶思维,和课内习题的设计有一定的相似度,促进学生高通路迁移的发生。

6.一起向未来(50分)

以团委发起的关于本次活动宣传的倡议作为主情境,引导学生在艺术节等经历中获得成长,展开写作,将叙述与思考相结合,促进学生深入反思,多方位总结,实现文化自觉、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和审美创造四项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

这种学科认知情境的设计,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迁移,让学生经历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可以促进他们从无意识迁移向有意识迁移,从单点结构迁移向关联结构迁移转变。如果明年再举办学校艺术节,学生就可以尝试整个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总的来说,走向“语文的生活”不仅是一个教学方向的转变,更是一种深刻的教育理念变革,不仅要涵盖知识的获取,更扩展到情感的培养、思维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锻炼。教育者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更加真实、更有意义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从生活的语文到语文的生活的转变,成为有理想、有本领和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山东省演讲学会2023年度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培育项目“初中生博物阅读与演讲的跨学科研究”研究成果,2023年度山东省少先队研究课题“双减背景下少先队实践活动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东平县第二实验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