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光

【摘要】随着新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全新的必修课程摆在我们面前,这是新世纪的数学教育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启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从教学情感、教学过程、课外辅导三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开探讨。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数学 兴趣 学生 培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其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目的能真正理解,但往往在其它因素及社会环境影响下,仍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以致影响学生学习热情。在历年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应从教学情感、教学过程、课外辅导三方面养成。

一、教学情感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基础,是师生沟通、打通教育之门的良好途径。从上课的第一节课起,教师就要注意对学生情感的投入,关爱学生、了解学生、鼓励学生,看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首先,教学活动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遇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表扬肯定。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针对不同个性或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学习、谈兴趣,使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接近。从而让学生探索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其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根据数学与生活的实际问题、实际事例,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求知欲,避免对数学的那些枯燥、乏味的观念。如在数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我出题为:“一宾馆楼梯要铺如图所示的地毡,问需要裁剪多长的地毡?”学生知道这是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发挥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发现地毡的长度刚好是两条直角边长的和。利用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

二、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水平、掌握的情况,但课堂教学效果又来源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课堂教学设计。要把握良好教学方法,我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备课。首先是要求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对一节课的内容精心概括。其次是对课堂的策划。一是开好头,二是结合相关资料,三是巧设思考题。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每节课的开场认真推敲。课外资料可以拓宽知识的广度,启迪学生的思维。课后的思考题,既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能对学生灵活思维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2.上课。教师上课时的“启发”应具有艺术和技巧,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教师的主导,方式上基本上是灌输式的讲授法,学生学数学枯燥无味,形成“鸭听雷”的形式。久而久之,产生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因此而缺乏兴趣,甚至放弃。针对这种情况,我体会到教师应置身于学生之中,附感情于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创设一个互动的良好平台,主动了解,积极思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给予指引和帮助,有效地形成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导学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让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

3.作业。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作业情况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改进教学的一个信息来源。因此,作业的设计要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实际,作业分成A组、B组,基础较差及中等生完成A组,而优等生完成A组、B组和思考题。如我在讲解一次函数解析式时,设计下面作业:

A组:①已知一次函数y=kx+2,当x=5时值为4,求k值。②已知一次函数y=kx+b,经过点(-4,9),(6,3)两点,求此函数解析式。

B组:已知y+b与x+a成正比,且当x=2时,y=1,当x=3时,y=5,求y与x函数关系式。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有收获。

三、课外辅导

教师在课外正确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复习,能对教学效果起很大的辅助作用,尤其使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更大提高。课外辅导主要是在三方面:一是学习时间的指导,二是方法指导,三是相关运用资料的指导。时间是学习的保障,要求学生每天课后应具备一段时间用于复习巩固,并在学习时间使用适当的复习方法。比如,先回顾当天的新知识,课程的重点、难点,例题的解题方法后反思,反思自己对当天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点的相互牵连关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课外资料的选择应有针对性。学生应根据自身实际而挑选相关资料。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创新,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合作与交流中创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