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

夏日炎炎,除了凉风习习,大概没什幺比吃一支冰淇淋更消暑了。若是在没有冷冻设备的热带海岛上,怎幺才能吃到冰淇淋呢?

二战时,身处南太平洋海岛上的美国军人特别想吃冰淇淋,有人提出来用飞机制造冰淇淋的方法:地勤专门为F4U战斗机的翼下挂架设计了两个冰淇淋制作筒,甚至制作筒的头部还安装了冲压螺旋桨,可以在冰淇淋原料凝固的过程中进行充分搅拌,利用高空中的低温将其冻上,最终成功制作了冰淇淋。那时很多机组人员都参与过这样高度机密的“冰冻行动”。

其实冰淇淋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属,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人们就已经开始享用冰淇淋了,只不过,那时候它的名字叫作“酥山”。

在陕西咸阳章怀太子墓的《仕女图》壁画中,6位人物里有2位都手捧着酥山。根据文献记载,酥山的最底层是冰,上面覆盖着酥油,还要插上花朵、彩树等进行装饰。在古代,酥山是专供贵族享受的奢侈品。所谓“酥”,是一种从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的奶制品,与现在的奶油、黄油大致接近,滋味美妙,营养价值极高。

到了元代,“酥山”改名为“冰酪”,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将冰酪列为宫廷消暑食品。据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时,忽必烈盛宴款待,筵席上就有冰酪这种美食。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中,记载了他把在北京最爱吃的冰酪配方带回威尼斯,并在意大利北部流传开来的故事。

“冰淇淋”的叫法是清朝末年从广东地区传入的,是英语ice cream的翻译,前一半是意译后一半是音译。后来还有把冰淇淋这个词文艺化的翻译方式——冰结涟,但因为出现得稍晚,不如“冰淇淋”的叫法传播广泛。

在民国时期,上海海宁洋行生产的“美女牌”是影响力最大的冰淇淋品牌,一度占到70%的全国市场份额。然而,这样的冰淇淋盛世背后还有很多被忽略的关键事件:19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自来水公司和电力公司,为冰淇淋生产和冷藏解决了重大的工业前提;而1890年到1900年中国的乳制品加工开始工业化,则确保了牛奶作为冰淇淋重要原料之一能够按时供应。毫不夸张地说,一根微不足道的“美女牌”冰淇淋代表的是近代中国工业的艰难起步。

上海解放后,生产“美女牌”冰淇淋的工厂领导、驻军代表和该厂原地下党员倡议新的时代需要有新的品牌形象。新品牌取名为“光明”,商标的中间是一把燃烧的火炬。“光明牌”不但打开了中国冷饮民族品牌的新局面,还由此缔造了一个“光明”食品工业的辉煌时代。

(龙俊雄荐自《问天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