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力

大树飘零,枯死的树叶象征逝去的荣光,干枯的枝条里藏着灿烂的夏日,目下的困厄来自往昔的繁盛。

你会在初次约会的时候去看僵尸片吗?你会在看完僵尸片之后开怀大笑吗?人和人的趣味不同,心灵的投契来得就是这幺莫名其妙。两人彼此吸引,互相靠近,接踵而至的却是现实的打击:男人酗酒,拒绝劝说,女人愤而收养一只小狗——同样是聚焦工人阶级生活的影片,芬兰电影《枯叶》要比《完美的日子》现实很多。

在《枯叶》里,女主人公每日辛苦打零工,依然难逃失业的命运;男主人公有酗酒的毛病,隔三差五被开除。当沉重的负担压得人喘不过气,人就容易变得机械麻木。《枯叶》中的人物,从普通的酒吧客人到医院的当班护工,从上台的专业歌手到点歌的大爷,在娱乐的,在工作的,乃至在违法乱纪的,都罕有表情,人人呆着一张脸。将男女主人公的经历合起来看,生活的困顿就像是无解的结,影片主要用黑色幽默来呈现这种困顿:

“你抽烟会把自己抽死的。”“不会的。在这之前我会先死于尘肺病。”

“你为什幺喝酒?”“因为我抑郁。”“你为什幺抑郁?”“酒喝太多了。”

《枯叶》尽管冷静寂寞,但是基调并不颓丧。没有钱也要吃口饭,也要住间房,惨淡的笑是最后的反抗。

男女主人公相遇,各自心里燃起一点希望,影片也在冰冷阴凉里加入了一抹暖色,像女主人公的红衬衫,像她等待他到来时雨中的红窗格。从表面上看起来,两人之间的最大障碍是酗酒。然而我更喜欢那些无人犯错的小细节:弄丢了电话号码,不知道彼此的名字,阴差阳错地几度错过。爱情戏里的男女是注定要相遇的,舍此无他;《枯叶》的讲述则让人时刻觉得,他们可能就是要这幺错过,然后也就完了。没有什幺惊天动地,就像现实生活中平平淡淡枯萎的姻缘。那样仿佛更自然,就像男人的酗酒,恶习与贫困水到渠成地互相造就。两个人的冲突直接由酗酒引发,女人是父兄酗酒的受害者,自然反感,男人则觉得女人在干涉自己的生活。一次旨在深入关系的晚餐,结果不欢而散。女人关了一直播报新闻的收音机,喃喃骂了一句:“去他的战争。”

总还是不好办啊,他们人太多了——这是女主人公看完僵尸片之后的评价,也可以看作对现实生活的阐述。个人的力量何其微末,靠这一点力量是不是足以自救呢。男人后续的戒酒自然是一种抗争,想从艰难的生活手中夺回自己。浪漫地说是为了她,同时也是对生活保持的一线希望。再往后是意外,再次将他们隔开。然而同样也没有什幺大的曲折,她等他,他不来,她养了一只小狗作伴……

《枯叶》的叙事就像《儒林外史》,河一样缓缓流淌,很难截取中间的某一部分来展现全部风光。现实主义比较吃亏的地方就在这里,总是先需要观众或者读者有心相追随,不至于被表面的波澜不惊劝退。作为喜爱《儒林外史》的人,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来自女主人公在接近结尾时说的:“太好了,我接上狗就看他去。”不温不火,不卑不亢,圆转整个故事,同时依然带着贯穿全片的淡淡幽默。

北欧神话相信,是一棵巨树的枝干构成了整个世界。大树飘零,枯死的树叶象征逝去的荣光,干枯的枝条里藏着灿烂的夏日,目下的困厄来自往昔的繁盛。《枯叶》的最终观感,就像四格漫画里的史努比花了三格看着一片树叶缓缓飘落,最后心满意足地对落叶说:“谢谢你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