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的问题,二十年前我就问过自己了:千辛万苦找来的资料、历时几十个小时抄出来的书,应不应该与朋友们共享呢?

现在的你,可能从来不觉得找书是困难的,有当当,有图书馆,有百科……但在二十年前,很多很多书都是找不到的。

我认认真真找每一本书。每周逛各种旧书店;拜托有机会出国的朋友从海外给我带书;甚至写信给作家本人,陈说“读书人一片痴心,望予成全”……

收获宝贝,我绝不藏私。我把有些资料一字一句地抄下来复印成册,送给朋友。

然后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我有一位朋友A。有一天,熟人B因工作去A家登门拜访。回来之后,B就对我抱怨说,A好小气,不舍得送自己购买的书给她,送了她一堆复印件。我一看,这是我出尽百宝费力才搞到的书,是我下班时间还在办公室一坐好几个小时完成的资料。被A就这幺随便地,借花献佛给了别人。

那时我年轻,不知道A为什幺这幺做。我羞怯,没问A为什幺这幺做。直到我与A不再是朋友之后,我才终于想通了:

我会这幺做,是因为这些资料对我来说是珍贵的、有意义的。

而如果这些资料对A也有同样的重要性,她何不自己找?我无非是自恃有能力,觉得我能一个一个打电话,一个一个写信求到书,为此沾沾自喜。其实这些事儿,如果A愿意,自己也全做得到,不需要什幺特殊才能。

总之,那之后,我再不做这种一厢情愿的事儿了。

无论是物还是人,对每个人的优先级与重要度都不一样,此人心中的无价之宝,在彼人眼里可能一钱不值。

你可能要说,不一样的,你的同学很重视笔记的。

——如果真重视,他们为什幺不自己整理?

不整理,说明他们自己觉得,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事儿。有了,锦上添花;没了,也绝不是釜底抽薪。

而且客观上,你给了他们偷懒的可能性。这种自己不费脑子整理的笔记,学习效果也不会好。一次两次成绩好,只是临时抱佛脚暂时有些效果罢了。

中考、高考才是真正的检验,到那时候,如果你的同学成绩不好,你会内疚吗?

你的笔记,是你珍视的,却因为廉价的好心与慷慨,被人当作耍小聪明的工具,你不觉得是侮辱了自己的付出与心力吗?

要如何物有所值?让物尽其用。

让值得的物,在值得的人手里,被好好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