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人

席 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奇葩说》辩手

今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的作文题再次让人们眼前一亮:“对已有知识的综合,是创新吗?”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AI世界里,无论是面对当下,还是看向未来,这都是一个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

1你觉得应用学到的新知识去解决问题是创新吗?为什幺?

刘佳敏:对我自身而言,是一种创新。小时候我在给芋头刨皮时,手经常发痒,用清水洗洗便算解决。现在我知道了,这是因为芋头中含有大量碱性物质,所以我会选择在皮肤表面涂些食醋。虽然这些知识早就存在,但学习后会带给我新的想法和体验。

黄子灿:是创新。这说明我们从原来的旧知识跳到了一种新思维中,从而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新方法。比如,我们原本用图形的性质来解的题目,学了方程以后就可以用方程思维来解决,我们的思维从原来的运用图形性质跳到了构造方程。

梁正航:不是创新。比如算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我们学过的方法是两条直角边乘积的一半。如果我们用微积分去计算,不但算式复杂,而且计算烦琐,完全称不上创新。更何况,新的方法是他人发明创造的,你只是将其学会、运用,学习和创新是两回事。

杨清越:是创新。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时,我们不仅提高了对知识的熟悉度,还积累了经验。这样熟能生巧,我们就能轻车熟路地解决问题,也许会总结出不同的方法,这是一种间接的创新。

2你觉得对已有知识的综合是创新吗?为什幺?请举例谈谈。

黄嘉敏:是创新。《史记》就是对已有历史的综合。综合是将海量、杂乱的信息筛选、重组,否则这些知识就像散沙一样,风一吹就散了。

刘雨昕:对已有知识的综合只能算是积累,不是创新。像胡克发现细胞,这是前人没有发现的,就算创新。

陌上风尘: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曾将玛丽莲·梦露的形象重复印制在一个画面上,“综合”出了波普艺术的代表作。对形式的简单堆叠,的确会被推上“创新与否”的风口浪尖,但这也将解释权交由观众,并引发新的思考。因此,“形式综合”有时不仅是一种创新,更如一块投入思想之湖的石子,激起创新的层层涟漪。

王沈伟:要看综合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如果在综合的过程中涉及新事物,运用了新方法,那是创新。比如医生遇到一种全新的病症,他就要综合分析已有知识,这当中难免会使用一些以前没用过的方法旁敲侧击。

王一凡:是创新。对已有知识的综合,必然会关注到知识的新方面,进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及应用这种知识的新场景。例如现代政治中的否决权源于古罗马的护民官特权。

李雨潞:是创新。正如施莱登与施旺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细胞学说”,《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整理者择取了前人的精华。创新就像拼乐高,每个知识点都是一块积木,每次排列组合都是创新。

席 瑞:多数同学认为应用学到的新知识去解决问题是创新,这能促成思维方式的创新,或者积累经验与知识储备,从而得到更多启发。也有同学认为,我们学到的新知识、新方法都是别人业已发现、教给我们的,不能把学习等同于创新。我个人也觉得运用新知识不属于创新,一来学会知识必然要落实到实践层面,听懂了不会用,这并不叫学会;二来创新的门槛不应该如此之低,如果运用新知识就算创新,那几乎任何学习过程都是创新,创新就失去了价值与意义。

席 瑞:几乎所有同学都认为对已有知识的综合是创新,只有一位同学认为这属于积累,必须发现新的东西才算创新。认为是创新的同学们,有些是循环论证,认为在综合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知识,找到了新方法,或者提炼出了新内容,就属于创新,可对综合这一过程的揭示或分析,几乎是空白的。思考这类问题,切忌空谈,要结合具体的例子。比如有同学分析安迪·沃霍尔用形式综合带来艺术上的创新,还有同学以《古文观止》等来说明文学经典的撷选与编纂也属于创新。这一问,我发现大家主要关注综合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如果有,就是创新,如果没有,态度就比较犹豫,这个问题我们在总结时再谈。

3“只有发明、创造出全新的知识才叫创新”,你觉得这种对创新的理解,对创新更有利还是更不利,为什幺?

李子雯:我觉得有利。适当提高创新的门槛,才能真正激发人们挑战的热情,促进更好的创新。

赵昱洁:我觉得是有利的。很多人认为“发明、创造出全新的知识才叫创新”会让创新的定义变窄,让人们知难而退。但从大视角来看,只有颠覆性的新知识,才能起到滚轮向前的作用,比如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对牛顿力学有了更高维度上的推翻,才有了现在对宇宙探索的进展。仅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综合,看似做了很多工作,实则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徘徊不前。

张雨欣:创造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创新并不囿于此,它可以是从好到更好的升华。比如为了更好的生活质量,人们不断创新。如果只有发明创造才是创新,那幺人们的进一步探索就是“无用功”,这对个人、社会都是不利的。

十一了安:对创新不利。正如牛顿说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第一定律虽然冠上了牛顿的名字,可前人的探索同样值得肯定。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先贤铸就大厦的地基,后浪们接棒建成大厦。完善也是创新,正是完善才让学术探究精深下去,人们在有限的生命里通过传承不断推动学术前进,这不是很令人感动吗?智慧的接续就是创新,也是时代前行的动力。

赵怡可:对创新不利。人类的发展应该有赖于集体智慧的聚合,而不能依赖于某些天才的灵光乍现。我们应该鼓励每一个小小的创意与创造,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冯紫妍:不利。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的知识体系会越来越完善,想要发明创造出全新的知识会特别困难。

徐歆然:不利。人们会不愿学习旧知识而只追求新知识,从而导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盲目追求新知识,也会形成急功近利、华而不实的研究风气。

席 瑞: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只有发明、创造出全新的知识才叫创新”的观念对创新不利,这使得创新的门槛变得极高,人们的小探索都会被忽视。有位同学说得很好,创新不仅仅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也可以是从好到更好的过程。有两位同学觉得这样的观念对创新更有利,因为人类历史上关键性的突破往往来自颠覆性的观念,提高创新的门槛,能激发人们挑战的热情与动力。创新的平衡木到底该如何把握?过低的门槛会让创新变得廉价,失去意义;过高的门槛又会让人们望而却步,觉得创新都是天才的事情,与普通人无关。我们在总结部分继续讨论。

主持人总结陈词

“对已有知识的综合,是创新吗”,其核心无非是邀请同学们立足当下,放眼未来,辨析创新的内涵,探究创新的本质。

思考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出发。从事实层面出发,就是从当下的科技生活出发来回答,这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分析,而是要结合具体的例子。从价值层面出发,则是我们是否应该认同或倡导这样的创新观,它是否更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在事实层面,一些同学不自觉地陷入了循环论证的陷阱,比如对已有知识的综合,如果涉及新知识、新方法、新发现,就是创新,如果只是重复照搬就不是创新。这是因为我们的思考模式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具体的例子出发,更能让我们总结出一般规律,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讨论中,同学们无论是理解不清还是出现分歧,核心就在对综合的理解上。这里,我想请大家思考,何谓“发现”。有位同学举了一个发现细胞的例子,这毫无疑问是创新,但“发现”“创新”的对象只能是实体吗?其实,与实体相对应的还有结构。对已有知识的综合,很多时候不见得是创造了新东西,而是一种结构的调整。

书籍,大家对它的理解是用来阅读,但很多人家里装修,会有一面大书柜,上边摆满了名着经典。很明显这些书从没有被翻开过,就这幺安静地躺在那里,为什幺?因为此时,书籍已不再是知识的载体,供人学习,而是成了房间的装饰物,书籍的价值从使用价值变成了展示价值。这种结构上的变化,使得书籍被开发成了装饰资源,构成了一种新的发现。同学们太过于将综合理解成简单的加法或汇总,其实不同要素之间组合的变动,也可以被视作创新。

在价值层面,大多数同学都明白,门槛过高容易将创新天才化,不利于看见普通人的努力,容易忽视量变的过程。我很喜欢一句话:“从0到1是创新,从1到1.1也是创新。”三次科技革命几乎已经奠定了我们现代文明的基础,现在的创新,很多时候都是在被开拓的领域的旁支与细节上进一步深挖,但付出的力气并不一定小于开拓新领域。胡适说,“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想必如是。科学史也屡屡印证,下一个颠覆性的浪潮,或许就藏在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探索里。

从事实与价值两个层面展开思考,从具体的例子与经验出发,我们才能在抽象的概念里不断拨开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