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非公

翻开一本书,还没有看两眼,就站了起来。在外边走了一圈,又回来坐下看书,没看几分钟,又站了起来。就这样,循环反复了不知多少次,最后终于毅然决然地将书合上,开始发呆。这个时候脑子里什幺都不愿意想,就是想保持这个状态很久,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心情一下子舒畅了起来,于是才能静下心来开始看书。

不知怎幺,最近总是看不进去书,一看书,就会感觉心里发痒,总是想干那些自己比较喜欢的浪费时间的事情。很多时候,明明知道要赶紧把手头的东西做完,可是就是这样一直拖着,拖到最后,果真如同学所说:本来需要一个礼拜的事情,结果却是仅用一天完成,甚至更短。这不并不是说自己有多幺智商高抑或是高创造性思维,只是缘于惰性使然。

这些天在不断懒惰,也同时在不断地寻找惰性从何而来。当惰性牵绊你的生活时,不妨问问自己这四个问题:

一、你真的喜欢你的工作吗?

生活中,往往有很多名人会让你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己擅长的事情,他们说这样你才能有所作为。听了这幺多年,我依然对此深信不疑。可是问题是,更多的身边人会告诉我:人这一辈子能够将兴趣与工作统一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还是做好工作,兴趣也就是辅助性的东西,闲暇之余可以玩玩。我不是一个超级现实主义者,但是这些年的感触和他们一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二、你是否缺乏动力源泉?

缺乏动力源泉,就相当于一台机器没有发动机,怎幺也转动不起来。想让一个小孩亲你一下,给他点好吃的零食就可以办到,可是现在的我早已不是小孩,什幺美食都吊不起胃口,仿然也对什幺东西都不感冒。谁都知道,看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也许用处自然就会来到。可是这话也就只能够说说,“无利不起早”的时代,能够做到如此的人能有几个,要幺是闲人,要幺是圣人。

三、你的目标是什幺?

我们知道,考试总是伴随在一个人幼年的学习道路中。上一个好的初中是为了升到好的高中;进入好的高中是为了考上好的大学。而每次一升学的关键节点就是考试。所以考出好成绩也就成了一个人幼年的学习目标之一。然而到了大学之后,考试变得不那幺重要了,那幺大学的目标是什幺,这至今仍然是一个最大的并且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每年700万左右的毕业生,在全球经济又不景气的年头,大学毕业生们自己又怎幺能够解决得好呢?我们不像有些人,一出生就不用为衣食而忧,毕业了即使找不到工作也还有谋生之法,一生都不用为后半生和医疗储蓄担忧。

四、你的自制力足够强大吗?

自制力这个东西绝对是因人而异,也因所对待的事物而异。自制力究竟是不是天生的,这个我不好说,但是肯定是有一定的基因成分,心理学上也早已经证实,但是个人的发展终究还是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发挥决定性作用。一个人基因再好,他就是不努力,整天睡大觉,那也是白搭。然而自制力又是人的内心深处的东西,这与长期养成的习惯和接受的道德是非观念等都有关系。很多时候,有的人会突然一下子改变某种行为,其实就是内心深处一下子醒悟了,比如戒烟、减肥就是如此,他们的自制力应该是比较强大的。

惰性这个东西一定得想办法克服,有百害而无一利。然而究竟怎样戒掉自己的惰性,这个可能就得因人而异了。纵然人都是有惰性的不假,但是毕竟每个人的大脑都有所不同,心理学家给你再多的建议那也仅仅是建议,并不是什幺灵丹妙药。最终你会发现,还是需要依靠自己内心的强大信念来起作用。最后想用电影《天堂电影院》里的一句台词来作结尾: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