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平

-1-

二孩政策正式放开了,我家首当其冲的鼓吹和响应者是孩儿爸,而我虽然喜欢孩子,却始终怀着种种畏难心理。

实话说,我是个有些“私心”的妈妈,从未想过因为“妈妈”的头衔而放弃自己,我无法忍受一切围着孩子而完全失去自我的生活。我并非一个态度决绝的女权主义者,但是我始终认为在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之外,女人还必须是自己,且往往要“首先是自己”。在琐碎的日子里要保留属于自己的小时光、小空间和小情怀,这些或可泛泛而通俗地称其为“小确幸”。它可以很“小”,却不可以“无”。小确幸作为一个任意小的正值,其实是充满神奇魔力的,它可以让人感到富足而圆融,让人学会自我审视和欣赏,面对生活懂得敬重和珍惜。有了它的滋养,女人才会更笃定、感恩,才会有更饱满的心力去接纳和爱周围的一切。

生儿育女是一个人实现自我成长的必修课,也是人伦之乐的一大来源,没有这个过程的人生是不圆满的,所以,十年前,在考虑要大儿子时,我是毫不犹豫的。而养孩子的确是需要精力、体力的,所以,时隔七年,三十又五的我在面对“要不要老二”这个问题时,真没有足够的底气,因为不确定在维持好工作、家庭现状的前提下,自己还有多少“力”可倾注在另一个新生命上,还有多少“力”能勉强用以善待自己。

-2-

为了说服我要老二,不善言辞的孩儿爸可真算用尽了洪荒之脑力,试尽了各种论辨,其中最具说服力也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的“对比论证法”。他先是不显山露水地跟我聊我和老姐的事儿,他知道,老姐是我“谈其千遍也不厌倦”的“长青话题”:

我姐大我七岁,记忆中最激烈的争吵应该发生在我语言能力尚不发达的时期,自是因为我的到来使她失宠,小孩子不免吃醋和生气;上学前,我最开心的记忆是像小屁虫一样跟着她和她的小伙伴们各种玩,跳皮筋时给她们当撑皮筋的那是求之不得,捉迷藏时被她们忘在大衣柜里还以为没被发现偷着乐;上小学时,我经常美滋滋地被我姐像个小宠物似的带在小蝴蝶牌自行车后接送上学、像个洋娃娃似的被她各种爱心装扮;初中的好朋友都记得我姐,多年后还说起她为我在家里筹备的生日聚会,多幺开心又多幺令人羡慕;上高中后爸妈经常出差外地,老姐成了半个妈,是我衣食住行的大总管;后来老姐工作了,每次出差她都会给我带各种喜爱的好玩意儿……

有姐姐的我当然知道有兄弟姊妹的好,这是切身体会;一个总让人操心却也比较体己的妹妹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这是老姐曾经说过的。

-3-

接着孩儿爸开始自己的现身说法。

孩儿爸在人们眼里是个整天笑呵呵、话不多的人,而这个经常面带“招牌笑”的好好先生其实也有自己的困惑和“软肋”:在家里,这个话不多的人却经常口不择言、出口伤人,“好好先生”却像个任性的孩子,不时引爆家庭炸药包(文章里说这些纯属“剧情需要”,公正地说,“瑕不掩瑜”,孩儿爸本质上还是家里公认的“好孩子”)。一次闲聊,我曾开玩笑地说,幸亏他是独生子,如果有情商高的兄弟姐妹,而他还这幺“不识抬举”,一定会不受爹妈待见。彼时他满不在乎且有些洋洋自得地说,好赖就这幺个儿子,爹妈也只好认啦!不过在对我进行说服工作时,孩儿爸的态度却一本正经起来,他反思说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说的确和自己是独生子女有关,潜意识里有点有恃无恐的因素。如果有兄弟姐妹,他的性情或许会得到“改良”。

公公婆婆年轻时都是很上进的人,孩儿爸小时候,公公是一边在企业上班一边在电大深造的高材生,婆婆是一边教学一边在夜大进修的高校老师,所以陪伴孩子的时间和精力上都有限。那些爹妈都不在的日子里,孩儿爸要幺被送到姥姥家,要幺被反锁在家里,他说小时候最喜欢和姥姥打扑克,还说他被锁在家里无聊时经常自己和自己下棋……可以肯定地说,孩儿爸的童年一定不如我欢乐和丰盛,“那时候听说同学里谁有哥哥姐姐可羡慕了,有哥哥的可以被罩着不受欺负,有姐姐的可以好吃好喝被照顾也很幸福。”呵呵,这定是孩儿爸年幼时的心声。

再说成年以后,虽然公公婆婆都是身体健康、思想独立新潮、善于把精神生活经营得绚丽多姿的人,而孩儿爸也不会像一般女儿一样对爹妈嘘寒问暖,但那些求学在外的日子、老人不在身边的时候,他心里一定是放心不下的。如果能有兄弟姐妹在父母身边,游子的心便不会太牵肠挂肚。相比之下,我却幸运幸福得多,老姐自从大学毕业工作后几乎就成了家里的主心骨和顶梁柱,现在又和爸妈同住一个小区,她对爸妈的照顾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她做不到的。老姐和爸妈总是告诉我,照顾好自己和小家庭便最是让他们心安。

独生子的孩儿爸也能想象有兄弟姊妹的好,这也是切身体会。

于是,孩儿爸得出结论:不管有老姐的我,还是独生子的他都觉得有兄弟姐妹好,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给儿子一个弟弟妹妹都是不二的选择。财力、人力、精力、体力等,有的是多与少的问题;对儿子来说,手足却是有与无的区别。等哪天我所谓的“条件”都符合了,或者说看朋友们都有了二孩儿自己也心动的时候,可能就为时已晚,想要也要不了了……一通说服,让我一时间无言以对。

-4-

二孩要与不要,真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我们家里,经由孩儿爸的再三说服,自己的冷静思考+大儿子的热切期盼+双方老人的给力支持最终促成了宝贝妞N的到来。

有了儿子以后,经常有种点滴时间都是“借来”的感觉,所以不经意间自己成了一个在别人眼里做事利落高效的人,而属于自己的时间也的确并不觉得比之前少太多:在工作和陪伴孩子之余仍能见缝插针地创建和维护自己的公号、一度为图新鲜而尝试着做过代购、力争每天半小时的阅读时间、不时带着孩子们小小旅行……年岁不由人地增长,和之前的自己相比,我却活出了自己更喜欢也更舒展的模样。

养育两个孩子一定也有身心疲惫、焦躁抓狂的时候,但每每看到小兄妹俩“卿卿我我”的热乎劲儿,我都会暗自庆幸,当初没有被自己的畏难情绪困住而贻误良机。

你也在考虑二孩儿或者正在为此前思后想举棋不定吗?我提供自己真实的经历和感受供你参考。想起乐观开朗的老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做事关键看想不想,如果真想做一件事,办法总比困难多。祝我们都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