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琳,霍凯杰

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北京 102200

我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涵盖多种门类,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一直致力于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2019 年在唐山曹妃甸建成首个外埠实训基地。实训基地设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玉雕、花丝镶嵌、景泰蓝、雕漆、数字研发、金漆镶嵌、金属工艺、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等专业性高、示范性强、代表性突出的实训教室,是一所“高水平、高效率、有特色、现代化”的综合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如图1)。

图1 花丝镶嵌专业设备间(王荣琳摄)Fig.1 Silk Mosaic professional equipment room(Photograph by Wang Ronglin)

近年来,国家尤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从政策制定到实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也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工艺美术专业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工作。依托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教育教学职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校本职业素养特色课程研发、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开发、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国礼及衍生产品研发等项目,全面促进教育教学的高水平发展。曹妃甸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项目实践,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的进行反思与总结,更好的探索创新发展的方向。

1 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训基地虽然拥有完备的实训设施和优良的学习环境,且在实训基地工艺美术专业实习实训的学生,已经达到中级工的技能要求,但就现实的实训教学现状而言,也存在着学生理论知识不足,缺乏创新思维、缺乏学习目标、自我定位缺失;教师教学理念不同,教学模式各异等问题和现象。现总结具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1 学生理论素养较低,缺乏创新思维

学生在来到实训基地之前已经在校本部进行了三年的学习和实训,有了较系统的理论和实操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但从学生的综合素质来看,普遍存在文化课成绩较低,专业理论学习不佳,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缺乏设计能力的现象。主观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存在较大的个性化差异,存在一些固有的片面思维和认识偏差。如有的学生认为理论知识不重要,只需学好实操就可以;有的不喜欢学习,认为只要把学上完,顺利毕业就可以;极个别学生甚至态度消极,存在厌学现象,认为学校只能为自己服务,不遵守学校的管理等等。学生的思想较为自我,认识不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导致理论基础不扎实,更缺乏创新思维。客观原因在于,技工学校工艺美术类专业生源结构较为复杂多样,来自全国各地,受教育基础不尽相同,美术基础也较差,学生群体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思维、自我规划意识存在不足,导致专业理论和技能掌握程度不统一,知行不能合一,自然缺乏创新思维。

1.2 学生自我定位缺失,缺乏学习动力

学生在实训基地完成两年的专业技能实习实训之后,将面临岗位实习,学校会为学生推荐实习单位,学生也可自行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从学生实习前的准备和实习后的状态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不够清晰,对专业技能的提升缺乏坚持,更多的注重自己的现实问题。如实习前不做任何准备,被动等待学校推荐的岗位,更关注实习岗位工资报酬是否较高,居住条件是否优渥,工作过程是否轻松等,仍然处于较为低级的自我满足阶段。这本无可厚非,但没有清晰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推动,没有坚定地理想信念支撑,学生很难在专业技能方面自我突破和提高。

1.3 教师教学理念不同,缺乏教学合力

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值得肯定,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存在差异。实训基地的专业技能教师有行业中的老技师,具备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也有年轻的技能人才,具备优秀的创新思维。这就会产生一个现实的问题,年轻教师思维较灵活,有创新意识,善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年老教师技艺扎实,经验丰富,更习惯传统技法的运用,能够及时解决复杂的工艺问题。且由于年轻教师与年老教师认知方式的差异,选择教学案例时也会产生一定分歧,老教师可能更倾向于传统案例,年轻教师更喜欢寻找具有现代设计意义的案例或更满足自我审美认知的案例。在教学方法和要求上也会存在差异,年老教师更注重学生传统技能的掌握,对学生要求更为严厉;年轻教师更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和思路的培养,对学生要求更为多样。由于不同教师对同一学生的教学存在不同要求,且教学理念和方法不同,也会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产生影响。

2 实训基地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2.1 一体化教学,项目任务规范

实训基地工艺美术专业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根据现阶段学生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以一个个实际工作任务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图纸绘制,到制作步骤,再到完成成品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和技巧。区别于传统的教学,一体化模式更能客观完整的考察学生学习任务的每个阶段的完成情况,帮助学生准确处理和解决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有利于因材施教。

同时,由于实训基地的班级是以专业划分,多是各专业两个年级合班,学生对各自专业的技艺掌握有着较大的差异,在教学上还会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教师根据教学现状综合衡量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制定项目案例,在学生们完成一定阶段的实训任务之后,会给学生适合的项目案例,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项目任务(如图2)。学生确定自己的项目任务后,可以清晰的了解到自己完成该任务所要掌握的技能,并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实训。在此过程中专业教师从真实的产品制作角度把关,从项目说明、需求说明、图纸绘制、制作要求及完成时间方面进行严格规定和要求。学生完成任务作品后,专业教师进行作品验收和质量把控,再邀请其他部门教师进行点评,综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度进行严格要求[1]。

图2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任务(王荣琳摄)Fig.2 Students discuss study tasks in group(Photograph by Wang Rongline)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充分借鉴人本主义、发展性教学理论的的教育原则,以培养革新能力和开放个性为主旨的“自我指导的学习”为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去主动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以职业为本位,以实践为主体,以评价为手段教学形式。

2.2 亦师亦友,现代师徒制保障

实训基地因为其特殊的区位条件和管理要求,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现代师徒制模式。基地位于曹妃甸,很多教师都在实训基地和学生共同生活、工作,学生与教师相处的时间更长,潜移默化的接触下,拉近了师生距离,建立了深厚感情。教师在教学上给予学生指导,在生活中给予学生关怀,既是学生的教师又是学生的朋友,对学生既授业也传道,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建议。这对学生的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与校本部相比,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转变,实训基地的校园规模更大、实训设施更完备、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丰富、住宿环境更舒适,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利于促使学生调节自身状态,以更好的面貌参与实训学习。且实训基地更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每学期都会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涵盖设计类、技法类、兴趣类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课,利用每周的晚自习时间参与学习(如图3)。由于是自主选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充,对专业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同时实训基地还设置了很多丰富的学生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在此过程中也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团结友爱、做事认真的价值观。

图3 学生在第二课堂学习(王荣琳摄)Fig.3 Students study in the second class(Photograph by Wang Rongline)

2.3 以赛促教,创新创业激励

在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提高专业综合能力的同时,实训基地也经常鼓励和组织师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比赛,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优势(如图4)。在比赛中不仅锻炼和提升了师生的专业技能与素养,更能潜移默化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能明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的指导学生,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近年来,实训基地师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去,在多项高水平赛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国家级、市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6 项、二等奖9 项、三等奖13 项、优秀指导教师10 项、专利2 项。两人取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两人取得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比赛的过程是对师生专业成果的考察,比赛获得的荣誉则是对师生专业技能的肯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识,培养教师的教学动力和能力。

图4 指导学生备赛(王荣琳摄)Fig.4 Instruct students to prepare for the competition(Photograph by Wang Ronglin)

同时,实训基地也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模式,鼓励即将进入岗位实习的学生留在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场地、设备、师资、兄弟院校、校企合作单位等优势资源的力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激励热爱自身专业,对工艺美术行业充满热情的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投入到创新创业实践之中,通过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等方式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帮助学生形成较健全的自我规划意识,能够不断自我突破,树立目标,坚定的走工艺美术技艺传承之路。

3 实训基地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反思

实训基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实训课程的开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学习工艺美术专业的方法和技术,但在教学模式的运行中,仍然有一些现象值得注意和反思。

(1)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综合素养存在差异

工艺美术专业指导教师有的是从事工艺美术工作多年的老师傅。有的是来自大师工作室,是由工艺美术大师培养出的专业技能人才。他们的从业经历、学业经历、人生经历都不相同,教师本身具有较强个性,且没有受到过师范专业的系统学习,不能很好的适应教师这一角色。受工艺美术技艺传承,“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固有观念影响,专业教师有时在课程讲解、技能演示、语言表达上会让学生产生疑惑,甚至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2]。职业教育与带徒授艺不同,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应当更加注意教学方法的学习,教学能力的培养。

(2)部分学生观念自我,难以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参加比赛等活动以学校组织要求为主,有的学生自身对参与比赛的热情并不十分高涨,应付了事,很难制作出有内容的作品。有的学生面对技能等级认定、毕业论文撰写等关键性学习任务时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各项要求不认真执行,表格填写不规范、论文写作语病繁多等问题较普遍。从这些现象中不难看出,学生自身缺乏内在驱动力,学习较为低效。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当思考如何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认真的学习态度。

(3)对创新创业学生的要求缺乏系统的奖惩机制

从实训基地整体角度来看,创新创业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缺少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管理,对创新创业学生的要求缺乏系统的奖惩机制。实训任务工作主要是学生自己计划与教师安排相结合,学生最后完成到何种程度,达到何种标准较为模糊,不能很好的规范和管理学生创新创业。尽管个别学生形成了独立的信念目标,有自主创新创业的意识,但毕竟是少数。目前在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的各个专业学生人员也较少,且这些学生留在实训基地创新创业的理由也很直接,还没有从学生身份中走出来,仍然眷恋学校的生活状态。虽然这部分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喜爱学校的教师,但其对自己未来是否能够坚持工艺美术专业,孵化期间要做些什么,自己要达到怎样的目标依然较为模糊。大部分学生是被动的完成实训基地安排的一些创新创业实践任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相对缺失的。没有制度先行,加上学生自身目标不明确,难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创业意识。

4 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策略与建议

结合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实训基地专业教学模式的分析与反思,综合教师与学生特点,进一步尝试提出以下策略和建议:

(1)开发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类学科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在实训基地以专业实训,提升技能为主,但应当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开发具有工艺美术专业特色的设计类课程,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造型能力,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技工类学校的的学生相对缺乏设计理论课程的学习,因此,开发出便于该阶段学生学习的设计类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2)优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论文写作相关课程

前文谈到,学生在面临岗位实习和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时,缺乏目标推动,应当优化职业规划类课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其面对自己所学专业能够有清晰的规划。不能仅仅在学生一年级时以理论课的形式机械的开展课程,应当注意到学生的发展阶段,可根据培养层次,在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三个阶段逐级递进的开设职业规划课程,让学生连续的接受职业规划引导。同时要注意到学生普遍文化课水平不高,在毕业论文写作,技能等级认定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当以专门课程的方式给予预防和纠正。在此过程中也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树立正确认真的处事态度,不论是专业学习还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学生都应具备认真的做事风格,这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具体体现。

(3)加强专业技能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的培训

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能力,技术水平毋庸置疑,但没有经历过专业的教师职业能力培训。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出发,应当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开展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工作[3]。

(4)发挥教师个人特色,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

每个专业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应当让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各专业班级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轮流选择不同的专业教师,进行不同课题任务的训练,求同存异,有利于形成教学合力。

(5)注重课程思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一方面,专业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家国情怀等,学生需要具备严谨认真的态度进行学习,需要具备一种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本身的惰性心理、消极态度,也需要思政元素在课程中加入,让学生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找到自我,激发内在动力,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6)不断健全创新创业相关制度

制定创新创业学生的基本职责、管理制度、奖惩机制等。在明确的行为规范下引导学生,明确的奖惩机制下要求学生,明确的制度前提下鼓励学生,逐步促进学生形成创新创业的意识。

5 结论

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的努力。学校要从整体角度出发,不断优化改善教学模式;教师要从教学能力角度出发,提高综合教学素质;学生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专业学习、职业规划目标。通过不断探索与尝试,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