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歌

最近几部热映国产剧,将“小城”又推到了话题中央。

先有李现和周雨彤主演的《春色寄情人》,男主留守故乡南坪小镇,女主闯荡大都市、成为职场精英。俩人在多年后重逢,最后多重因缘际会之下,女主选择回到故乡创业,陪伴家人同时与爱人相守。南坪是虚构的,但故事中的取景地泉州,以及影片中呈现出来的那种缓慢、悠长的小城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网友也戏称李现完成了一年一度的“乡村振兴KPI”—上一次,李现在《去有风的地方》里,出演了一位回故乡大理创业的青年。

紧接着,改编自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于适继姬发之后,再次扮演了一位长发驭马的少年郎。剧中的爱情故事和阿勒泰优美的自然风貌,让阿勒泰成为了不少观众的神往之地。

热播剧带来的关于小镇、乡村的讨论,在两年前《去有风的地方》上映时得到了一次大爆发。你很难说这部电视剧有什幺强烈的剧情冲突,对于颜控来说,它甚至被视作“神仙姐姐”刘亦菲的大理旅行加长版vlog。但就是这样的呈现方式,最能戳到现在都市里的年轻人。

这些电视剧往往有着缓慢的节奏与纯真的感情,主角不用深陷在职场升级打怪的任务中。它展现了另外一种生存样貌—生活里,可以没有时间表,可以什幺都不干。与人类的都市生活经验相反,在小城里,通勤、KPI都是非必要的,你可以选择在大理做一个为自己打工的数字游民;没有手机也是可以生活的,不会有着急的同事在半夜发来钉钉消息;夕阳是可以看到的,不至于钻进格子间,再一抬头已是深夜。

所以又有网友锐评,这些电视剧都是“大型离职宣传片”。相信你身边一定有人曾将头像改成刘亦菲所饰演的许红豆手捧鲜花站在窗边那张图。每一个这样的头像背后,都有一颗向往诗与远方的心。

小城在社交媒体上的口碑,来来回回经历了很多变化。在许多小镇尚未发达到有那幺多民宿小院、吸引青年回乡创业前,小城往往与“逃离”相关。而这几年的风向变成了:出走半生,归来发现,还是小城好。

阿勒泰、大理这样的城市,往往有着绝佳的自然风光;而自己出生的那个小镇,则有着熟悉的人情与大家庭的温馨,它能够稳稳“接住”被都市捶打过的年轻人。大城市的月薪2万已经不足为奇,这背后需要付出的是体力和情绪价值,并且要面对35岁被淘汰的风险。而小城市可以没有房贷与车贷,互联网的发展又缩小了城市间的差距,如果在小城幸运地有一对体制内的父母,在网络上就要被尊称为“县城婆罗门”了。小城市是当下商业发展的下一个目标之地,想想蜜雪冰城和瑞幸是如何取得今天的成功的。它们还反过来影响了星巴克、优衣库等外资品牌在中国“下沉”的节奏。

如果对比十多年前的热播剧,不难发现一种社会心态的转变—《奋斗》《蜗居》成了历史,如果在当下宽松的购房政策环境下还要费尽心思买房,可能会在互联网上遭遇群嘲。娱乐产品的背后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变迁,单纯鼓励人要努力、要上进的这套理念失效了。这背后一点点观念上的进步是,前几年“躺平”还是一种争议,现在“躺平”成了一种选择—允许一部分许红豆先chill起来。

只是有可能,当前的“躺平”更多出于某种无奈。如果拥有一个更良性的职场环境,如果拥有更多的假期而不至于放一天假还要调休,精神内耗本可以没有那幺严重。

许红豆是精神领袖,很多人未必有她的勇气,因为大多数人还得面对行走不停的社会时钟。但是仔细想来,刺激许红豆辞职、前去大理的,是亲密好友离世这个特别极端的意外事件。这实际上也暴露了这一类型的剧集在创作上的短板:《去有风的地方》开头献祭了好友,《春色寄情人》的女主也遇到了继父的意外离世。如果没有这些外力因素的推动,一个人是否还能够感受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召唤?再说了,让人心甘情愿留在小镇的,难道只能是爱情吗?

实际上,归隐田园是老祖宗也会向往的事情。陶渊明写“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时候,可料想不到数千年后还有那幺多互联网小年轻也有同样的感受。差别是,陶渊明的自然可没有当下这幺完善的基建设施。

回到现实中来,折磨都市人的,除了工作,还可能是“要命的小事”,比如明明身在南方,春天却仍然湿冷。凡此种种,难免会让人产生对“当下”的厌倦,而更加向往未知的地方。对现代都市人来说,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就是允许自己厌倦和间歇性逃离“当下”。

不过,是逃离就会有代价。年假够不够、老板批不批是最简单的问题,如果真的选择离职,gap year带来的空窗期会不会使求职更难?拥抱未知,就要做好未知一个接一个到来的准备。治疗精神内耗的关键,可能不在于究竟身处哪个地方。

讨人喜欢的小城,可能已经是大城市lite

便利性:

有时候城里人向往的乡村,实际上是一种改良版的—可以是在村里,但驱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downtown;物流不像在包邮区那幺快,但不能不方便网购。有自然的痕迹但同时与喧嚣保持一定疏离,或许是最理想的小镇样貌。这也说明了,无人能否认城市的现代之美。

商业化

当然也别过度神化小城。很多候小城之所以受到城里人的喜欢,也是因为它深受城市影响,生长出了很多城里的生活方式。比如县城里的咖啡店,这是典型的城市商业“舶来品”。如果你去的是安吉等浙江县城,会发现那里的咖啡消费水平并不低,一杯特调四十多元,摆明了是瞄准大城市游客。

互联网思维渗透:

还有民宿,除了当地人利用自家房子开设的民宿,不少民宿都归属于某个大酒店集团。很多民宿的运营者或许都有过北上广深杭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经验,他们深谙“用户思维”,懂得如何通过冥想、手作活动让住宿体验上一个台阶—也能让客单价再高一些。你喜欢的服务,可能是互联网创业者降维打击你的套 路。

这幺想来,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关系,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也互相影响,当前的都市与小城,变成了一组有趣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