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俭/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宁小学教师,共产党员,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综合实践、家庭教育;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连云港市教学先进个人,连云港市综合评价改革创新校长,连云港市新“333工程”教学标兵,连云港市小学综合实践会员,连云港市家庭教育指导高级讲师,海州区优秀教育园丁;海州区学科融合先进个人,海州区信息化先进个人,海州区教科研先进个人,海州区优秀共产党员。

距离离开师范学校课堂,第一次走进乡村小学教室,已经过去20余年。20多年来,从农村小学到城市小学,从语文学科到综合实践,从课堂教学到家庭教育,我这些交付给时间的变化,起初只因“一心为学生着想,把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的想法。

后来,在经年累月的教育实践中,我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对于语文教学,我极力构建简约、自由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追寻着自然、自主的教学态度,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不过,自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基础,是他能够触类旁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近几年将语文教学融入小学综合实践、家庭教育的尝试,我逐渐探索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秘密,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家庭、学校、家校结合的有效配方,并不断完善。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可见读书对一个人立志成材具有重要作用。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道: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来说明读书学习、成材立志的关系。随着教育的普及,社会整体知识水平已逐渐提高,父母、教师都有指导孩子自主阅读学习的基础,所以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和提升上,不仅需要孩子自行摸索,也需要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帮助与指引。

阅读养成家庭行

通过近几年家庭教育研究发现,在阅读时,父母的有效参与,不仅可以促进亲子交流,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创造空间,亲子共读。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父母的共同陪伴,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双方都喜欢阅读,并且可以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则在这种阅读氛围的围绕下,孩子必然喜爱阅读。在亲子共读的时光里,通过阅读进行互动,不仅可以增添阅读的乐趣,还有助于形成积极的阅读氛围,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通过研究分析,我将亲子共读的形式梳理为以下两点:第一,通过父母与孩子的共同阅读,帮助孩子理解课外书中的内容,然后孩子再将从书中所学到的知识或者故事讲述给其父母听,从而形成有效的反馈;第二,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让父母来讲解课外书的内容,孩子在听讲的过程中了解故事,同时学习到阅读方法。例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板块、二年级的“我爱阅读”及各个年级每单元的“快乐读书吧”,都营造了一个亲子共读的空间。但是无论在实际中运用的是哪一种方法,学会阅读的过程往往都是非常慢且需要不断循环进行的。父母应该学会慢下来,花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让孩子可以享受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感受阅读时内心的宁静。

情感共鸣,科学阅读。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了“寓言故事”之后,将所学的故事与家长分享,孩子在分享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情感上获得满足,从而激发自身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孩子遇到难题时,父母应积极提供帮助,协助他们克服困难,让孩子快乐阅读,享受阅读。亲子共读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家长在注重陪伴孩子阅读学习的同时,还应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在阅读中拓宽思维,在阅读的海洋中无拘无束地畅游,发挥想象、求取真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发展自身,规范终身阅读的行为习惯。

自主积累,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的阅读规范是阅读的最佳状态,阅读习惯在孩子的小学时期显得尤为重要。但孩子并不具备独立的、成年人的行为能力,并且明显缺乏解决难题和辨别正误的能力,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行为往往表现为循环往复、易错易变。针对这类问题,第一,父母必须为孩子提供非常惬意舒适的读书氛围,让孩子们合理安排自己的课外阅读;第二,父母必须锻炼孩子的正规阅读能力,既能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又能调节他们的阅读模式,以便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在亲子共读的时光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喜悦,让学生的知识面迅速扩展,提升综合素质。

阅读规范校园引

教师对阅读的积极引导主要有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定制不同的书目、在日常阅读中多加鼓励支持学生、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等方式。而学生通常会在有老师的鼓励时变得自信、主动、更加有兴趣。

真情互动,摆脱瓶颈。教师需要敏锐察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流露,并根据积极或者消极的情绪给予他们正确的情感反馈,其中主要是鼓励学生并给予其信心,与学生在阅读中建立师生情谊。我在阅读时,鼓励全班统一阅读一本书,在每天的“阳光大课间”后,让学生将每天的阅读成果进行小组分享,我再进行指导。

认知引导,主动阅读。为了使家长最大限度地参与孩子课外阅读,我积极参与区、校内的一些阅读活动,如区里举行的“我是小小石曼卿”少儿朗诵大赛,我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作品创作,共同完成作品朗诵。

科学引路,形成模式。在引领孩子阅读时,老师应当做一个领路人,在学生看什么书、看多长时间课外书等方面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我鼓励学生参加“七彩语文‘讲读演’”等大赛,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故事阅读。通过一系列的相关活动,促进学生家庭阅读。

阅读桥梁家校合

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道路上,家庭与学校的结合尤为重要,学生在家时需要家长为其营造阅读氛围,在学校时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二者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因为它需要家长与教师在学生身处不同的阅读环境中、不同阅读阶段时做到有效的信息交互。所以,构建家校结合的阅读模式,家长教师通过线上交流、线下沟通,实际上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点睛之笔。

小学时期是学生阅读能力养成非常重要的时期,父母、教师和学校都应该格外注重孩子在这一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家长应当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包括给予孩子一定的阅读空间、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规范孩子阅读行为习惯、培养孩子自主阅读;教师应当在此过程中起到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的作用,包括给予学生情感支持、认知支持、自主支持;通过“家校结合”的方式在线上线下为学生打造一个全方位的阅读氛围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