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国 贺增鹏

莘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44年秋,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鲜明特色的“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全国绿色学校”。学校占地27000平方米,现有78个教学班,4085名学生,238名教职员工。多年来,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不忘初心,潜心育人,打造了教育品牌,走出了一条教育教学改革的光明之路。

一、 加强团队建设

大海是由无数的水滴组成的,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水滴。个人的成功是暂时的,而团队的成功才是永久的。因此,莘县实验小学始终把打造一支无往而不利的优秀团队作为首要目标。

1. 打造德才兼备的干部团队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的灵魂,班子成员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思路、学校的管理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师生的价值取向。多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一个凝聚力高、责任心强的领导集体。

在成绩面前,从校长到副校长,谁都不把成绩揽在自己身上;当学校面临重大活动或工作中遇到突出矛盾、棘手问题时,学校领导班子都会挺身而出、迎难而上。

在学校的管理队伍中,中层干部既是组织者又是执行者,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校努力让每一位教育干部树立六种意识——团结协作的意识、学习交流的意识、活动发展的意识、开拓创新的意识、服务大局的意识、优质高效的意识;帮助他们具备五项专业要素——理念更超前、品行更端正、知识更丰富、能力更全面、行为更规范;明确教育干部六项专业职责——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

以“德”为基础,以“才”为本位,以“情”为纽带,学校在中层干部的管理上做到了竞聘上岗、科学分工、打磨历练、严格考核,提高了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将中层领导干部打造成为一支战斗力强的团队。

2. 锻造“四有”教师队伍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以人为本,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师管理,打造了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利用各种会议、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我,使教师能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风学识上以身作则。

(2)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校把抓好师德师风创建活动作为推进依法从教、从严治教,维护教育形象,创建文明单位,改善和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来抓。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领导为组员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每个教职工读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了《莘县实验小学师德师风制度》,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按“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实行师德师风建设责任制。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大讨论”等活动,让老师们畅谈职业幸福,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建设一支胸怀理想、充满激情的教师队伍;一支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尊重同事,善于调动各方面因素的教师队伍;一支充满爱心,受学生尊重,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关注家庭、社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队伍。学校每学期都展开校级评选工作,评出校先进教育工作者、校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师等,让每位教师都能感受到尊重。

(4) 教师读书,遇见更优秀的自己。教师是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品质影响着受教育者。

在莘县实验小学,老师们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教师读书的厚度决定了自己在讲台上的高度!为此,学校鼓励教师多读书,每学期都开展教师美文诵读大赛、教师读书交流活动。通过读书,教师们开阔了视野,丰厚了自己的专业素养,更新了自我知识体系,提升了自身的专业品质,这种素养、品质与能力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厚度。

二、 扎根课堂教学,抓成效、创特色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多年来,学校积极抢占课程改革的制高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贯彻“以人为本(自立目标、自主实践、自我发展)”的思想为核心,以凸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基本特征,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为出发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建立晨会、暮课制度,实现备课常态化

采用晨会和暮课的方式,实现备课常态化。数学、英语每天上午,语文每天下午,利用20分钟时间,在首席教师带领下,确定一个主备人,共同研讨一天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措施、展示内容的形式及对追问点做到充分预设。这种备课,进一步缩短了备课和课堂的距离,打造了更加“接地气”的课堂,课堂更加高效。

2. 将推门听课与指名听课、指导听课相结合

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听课、评课制度,规定每位教师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4节,反思不少于4次。在检查中发现,90%以上的老师,每学期听课要多于40节。听课记录本统一发放,各听课教师认真填写听课记录的各项要求。听课人员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记录和评价。评课环节要求该校教师、教研组长和分管领导必须组织评课,各教师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并认真作好评课记录。

3. 大力加强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学校工作的一大特色,学校建立了书法、足球、刺绣等30多个社团,每周三下午的一个小时同时开课,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他们在这里体会到了别样的快乐,找到了另一方施展才能的舞台。

4. 开发教研“套餐”,努力提升教师素养

(1) 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活动。学校每学期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大赛”,规定35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集体听课、评课,集体修改备课、集体反思,大大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

(2) 跨校研磨,互相提升。每学期学校教师都会联合兄弟学校进行跨校研修、教材解读,经过反复的研磨,每位教师对课标和教材都熟记于心,在上课时都能做到胸有成竹。

最让老师们有收获感的,是跨校的“同课异构”活动,相同的课题,不同的教学思路,不同的课堂设计,打造出不同风格的课堂。所有教师听课、评课,找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在相互打磨中提高自身的素质。

2018—2019学年,学校有11位老师获得聊城市“课堂教学十佳教师”,13位老师荣获县教学能手,有29位老师执教县级以上观摩课50余节,送课下乡120多节。他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踏实严谨的教风,科学高效的课堂设计,受到各级领导、老师们的广泛好评。

三、 用传统文化为孩子正心、塑形

为了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们的心灵,为孩子正心塑形,学校主要采取了诵读经典古诗文和加强传统益智文化建设的措施。

1. 用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

古诗文素养实验是该校的市级重点课题。这项实验,学校已经坚持了22年的时间。22年来,学校共走出5位齐鲁小名士,8位水城小名士,学生人均背诵古诗200多首。“诵经典美文,做谦谦君子”成为每一位实小学子的终生追求。近年来,该校通过实践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积淀。

(1) 要求学生过传统节日有“仪式感”。如春节时,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写对联,了解春节习俗,给家人和朋友拜年;清明时,学校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给烈士扫墓;端午时,组织学生背诵屈原的《离骚》;中秋节时,举办诗歌朗诵会,“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 开设传统文化大课堂,加强基本人文知识训练。学校定期邀请社会名家举办传统文学讲座,内容包括诗词曲赋鉴赏、传统文化经典赏析,中国古曲、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民风民俗、中国书画研究等。同时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如古筝、书法、国画、古诗文诵读、文学鉴赏等,将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培养结合起来,将人格培养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2. 用益智文化培养孩子思考力

2015年以来,在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该校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领导、专家的帮助下,引进了100多套益智器具。

益智器具及其所衍生的益智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比如鲁班锁,是中国古代民族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也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智力玩具,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一下就能立起来,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对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大有裨益。

2015年以来,学校多次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对所有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思维潜能开发的培训活动。学校还派车雪景、王力坤等20多位老师到北京、江苏、黑龙江等益智教育开展得比较充分的地方去学习取经。这些老师带回来了先进学校的经验,并组织全体数学老师进行培训。

现在,益智课堂已经成为该校的亮丽名片。走进校园,你会对这些“天才”的名字和他们的“天才表现”印象深刻:7岁的李一博,不到10分钟能还原不同阶次的7种魔方;7岁的邹梦琪,不到5秒就能把“神龙摆尾”进行复原;9岁的于子航,不到3分50秒就把“九连环”成功搞定,10岁的刘佳明,1分32秒神速移动汉诺塔;10岁的李梓萌、陈一昂任意布阵快速破解华容道……

本学年,该校开展了益智课堂教学大赛和益智器具进社区活动,扩大了该校益智器具教学的影响,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益智器具的魅力,树立了强烈的文化自信!2019年10月,在全国益智课程研讨会上,该校师生又获得鲁班锁、九连环等多项全国第一名。

星光不问赶路人,行走在素质教育的大道上,莘县实验小学探寻的步伐笃实且勇敢,坚定而有力。因为他们相信,教育之路,只要有心,就不遥远,他们,终将抵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