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旅游用语是一种专门的跨文化交际形式。译者的目标不是展示其对某一译本的知识,而是表明其协调传递这一译本的能力,从而使不同类型、地区的读者都能接受理解。

关键词:旅游用语;协调;传递

Abstract:Tourism discourse is a special form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 aim of the translator is not to show his knowledge of a certain text,but to show hi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and mediate the knowledge which readers of different types and regions can accept and understand.

Key words:Tourism discourse;mediate;communicate

旅游用语翻译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对语言研究提供了素材及研究方法、如文化研究、话语分析和专有词语研究及网络热门语分析等,都和旅游用语翻译研究的发展紧密相关。尽管目前有多种语言及文化翻译方法,但对于旅游用语翻译这个处在特定情境下的文本翻译来讲,无论是对译者还是语言学家都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旅游现象形成于一个庞大的实践共同体,其中既有旅游业的专业人员,也有普通的游客。然而,正是这个共同体的异质性造生了这一领域的翻译复杂性。旅游用语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次上,由于旅游涉及到极其广泛的学科领域,与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学科交叉性强。任何基于词汇的狭义的语言或术语定义都不准确,只有在其语言的语篇和语用角度上加以定义及阐释才不会丢失原有语言的内涵。因此,旅游用语的翻译要基于交际层面:在话语和文本策略中,译者和读者能成功互动并交流成功。

旅游文本翻译要求翻译者在保留原文本语义下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翻译语言的受者或游客的身份概念应界定为独特的社会环境和交际情境。游客通过其独特的交际策略或语言(这跟他们的经验、知识储备或对某事的熟悉程度紧密相关)来展示自己的身份。

然而,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不仅需要展示其对翻译文本的理解能力,而重要的是在于如何将文本中所涉及的内容忠实地传递给读者,这意味着译者通过选择相应译出语或通过一个涉及所有语言和语篇层面的决策过程来调整文本以适应新的交际环境。

不同的译者对翻译文本的“干预”程度有所不同。解构主义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两种主要的翻译方法,分别是“归化”(通过翻译往往以减少或甚至删除文化差异的特定性,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和“异化”(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旅游文本的翻译在“归化”和“异化”两极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有的张力。一方面,强调源文化的特征有可能导致沟通不畅,因为游客可能无法破译那些他们不熟悉的内容。另一方面,将文本阐述得过于本土化,将使游客对失去对新事物的兴趣,进而放弃体验。因此,译者应在提供信息的必要性和吸引力之间找到平衡,这意味着必须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以便根据具体情况战略性地增强或减少文化差异。

旅游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中介”,它通过强化某一特定地理区域的文化身份来“翻译”文化价值。旅游文本的翻译是一个特殊的跨文化交际现象,因为它是建立在任何语言和文化交流区的交叉地带,而且还包含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社会和文化方面,是译出语地区的文化标志。翻译者的工作必须在文本和跨文化层面上同时展开。例如,在翻译某一地区的旅游宣传册时,假设外国游客需获得比当地游客更全面的信息,译者必须在文本翻译策略上进行选择,例如在文字中添加说明或在脚注中提供更详细信息等。这些策略的选择应是在全面衡量外国游客的年龄经验、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下进行的。

国际着名SSCI和A&HCI期刊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主编凯莉(Dorothy Kelly)曾详细讨论了文化特定元素的翻译策略问题。她指出,翻译人员一方面应该通过添加一些特殊说明来帮助读者文本中隐含的文化信息,尤其是在旅游宣传中对地理或历史等问题的翻译。另一方面,翻译工作者应避免提供过多信息,造成游客理解困难。若文本隐含的文化内容过多,在某些情况下,略去不译或许更为恰当。

就翻译而言,译者不仅应该全面了解读者已经掌握的背景知识的多少,而且应该意识到让读者与翻译文本产生共鸣与互动更为利于旅游景区的推广。因此,译者要将读者身份、文本的内涵外延意义都考虑在内,进而选择最适合的翻译策略,成功完成翻译及文化传递任务。

在旅游文本的翻译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到景区的自然、人文及文化特征。旅游文本翻译的主要关注点应该是其作品对读者的语用效果。译者可根据游客(读者)的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翻译的策略:包括从详尽的描述、加注到适当篇幅的省略。此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时刻确保读者的直接或间接参与,通过选择合适的语言、语态等以提高读者的兴趣,进而起到推广旅游景区、传播区域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Kelly,Dorothy.1997 “The Translation of Texts From the Tourist Sector:Textual Conventions,Cultural Distance,and Other Constraints”,Trans,2,33-42.

[2]Venuti Lawrence.1995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New York:Routledge.

[3]孙中明.旅游英语的特点及翻译的路径选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0):173-174.

[4]石国游.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别及翻译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9(01):48-49.

项目:本文为2018河北省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藏族格言诗英译研究对河北民俗文化英译的启示》资助(项目编号:201803050209)

作者简介:李圣轩(1985-),女,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任教于河北地质大学,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典籍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