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翠清等

中华稻蝗在国内所有稻区均有发生,南方比北方稻区发生尤重。中华稻蝗除为害水稻、陆稻外,还可为害麦类、杂谷、豆类、亚麻、马铃薯以及芦苇、蒿草等杂草。

1被害状识别

以成虫和若虫为害叶片,轻者蚕食叶缘,将叶片吃成缺刻,为害重时,将叶片全部吃光;抽穗以后,可将稻茎咬断;为害穗颈可造成白穗;乳熟的稻粒可咬食成残破状。

2为害虫态鉴定

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Thunb),属直翅目,蝗科。又名稻蝗、蚂蚱,不完全变态昆虫,以成虫、若虫为害。

2.1若虫:多为6龄,老熟若虫体长约32毫米,全体呈绿色,触角26~29节,前胸背板后伸,较头部为长。两翅芽已达腹部第三节中间,后足胫节有刺10对。

2.2成虫:前翅长,后足发达,善跳跃。雌成虫体长36~44毫米,雄成虫体长30~33毫米。全体呈黄绿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头部两侧在复眼后方各有黑褐色纵带l条,延伸直至前胸背板后缘为止。触角丝状,褐色。前翅前缘绿色,其余淡褐色,后翅褐色。翅长超过末端后足腿节中部。卵中央略弯曲,一端稍大,深黄色,卵囊为茄形。若虫6龄,各龄蝗蝻可依据体长、触角节数及翅芽发育情况加以区分。老龄蝗蝻体呈绿色,体长约32毫米,触角26--29节,前胸背板后伸,较头部为长,两翅芽已伸达腹部第3节中间,后足胫节有刺10对,末端具有2对叶状粗刺,产卵管背腹瓣明显。

3发生规律

在北方,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田埂或田边荒草地土壤中越冬。南方1年发生2代。以卵在土表层越冬。沿湖、沿渠、低洼地区发生重于高坂稻田,早稻田重于晚稻,晚稻秧田重于本田,田埂边重于田中间。单双季稻混栽区,随着早稻收获,单季稻和双晚秧田常集中受害。在黑龙江省,越冬卵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陆续孵化为若虫。若虫多集中在田埂、路边或沟堤等处取食杂草,3龄后转向稻田为害,5龄后羽化为成虫。8月中旬为羽化盛期,8月中、下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下旬以后成虫陆续死亡。

成虫飞翔力强,以上午8~10时和下午4~7时活动最盛,对白光和紫光有明显趋性。羽化的成虫10天后即可交尾,一生可交尾多次。产卵环境以湿度适中、土壤松软的田埂两侧最适宜。成虫喜吃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低龄若虫有群集性,多群集在田埂、沟边的禾本科杂草上活动、取食。3龄以后开始分散并迁入稻田为害,4、5龄若虫可扩散到全田,一般稻田边缘比中间虫量多。一般河滩、湖边、塘边的稻田,往往因为周围芦苇等杂草丛生,湿度大,虫量多,为害重;沟边、路边杂草丛生,其附近的稻田虫量多,为害重。中华稻蝗天敌很多,捕食性天敌有步甲、芫菁、蜻蜓、螳螂、蜘蛛、青蛙等,寄生性天敌主要为菌类。

4防治方法

4.1充分利用稻田附近荒地,绿化造林,以消灭稻蝗滋生基地。

4.2清除稻田田埂、路边杂草,以减少越冬场所虫源。

4.3利用网捕、拍打捕捉等人工方法消灭害虫,减少为害,

4.4药剂防治:当田间蝗虫发生为害时,可定期(每5天)网捕,当稻田边行3米内捕到蝗虫30头以上,大多为2~3龄若虫,少数是4龄,即应药剂防治。一般可在稻田四周取10点,每点查3~5丛水稻,当每丛水稻有虫l~1.2头以上时,即应防治。(也有的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有虫8~10头)。

在防治中华稻蝗时应注意在若虫3龄前进行。每667平方米用20%杀灭菊酯30毫升,40%氧化乐果50毫升,或25%杀虫双200毫升,用弥雾机加水30升喷雾。稻蝗3龄前,每667平方米用蝗虫微孢子虫以15亿个孢子浓度进行防治,如果已到3龄,可采用5%氟虫脲(又称卡死克)可分散液剂与蝗虫微孢子虫协调喷施,每667平方米用量为6.5~10毫升,加水200毫升。每667平方米还可采用5%锐劲特悬浮剂10毫升,喷雾防治,之后再喷施蝗虫微孢子虫15亿个,可保稻蝗治理的持续性。插秧后对稻蝗危害较重的田块,每667平方米用20%灭扫利180毫升加水600升进行防治。

可选用的药剂还有:

4.4.190%晶体敌百虫,每公顷1500~2250克,加水喷雾;

4.4.280%敌敌畏乳油,每公顷1500--2250毫升,加水喷雾;

4.4.350%杀螟硫磷乳油,每公顷1125~1500毫升,加水喷雾;

4.4.45%锐劲特(氟虫腈)悬浮剂,每公顷150~225毫升,加水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