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赵焕祥

5月19日,山东省沂水县通过电视直播,公开群众诉求的落实情况:自今年1月16日,全县万名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转变作风”活动正式启动,经过全县万名干部走村入户、上门“攀亲”、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在2月6日和3月24日两番由群众开门考评之后,共向全县百万群众征集需求诉求35489项,到目前,四个月内已解决90%,其余10%左右的难点问题,分类分项由十六个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承诺:除个别工程需跨年度外,在今年年底之前全部解决!

作为该项活动监督体系代表之一的沂水县原人大主任吉秀章认为:全县干部人人直接上门联系群众、征集诉求、排忧解难,真正摆正了公仆和主人的位置,短时期内就见到了实际成效,我们感到很欣慰!

作为该项活动受益主体的村民代表、沂蒙山区老支书王升吉说:“通过这项活动,百姓们感受到当年的老八路又回来了!”

沂水县委书记刘贤军说:“县级是基层的主战场、稳定的主阵地、民生的主渠道,县里干部是联系群众的主力军,全县干部主动联系群众、征集诉求,分层落实,分类解决,干部的确很辛苦,工作很繁重。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用干部的辛苦换来百姓的幸福,正是我们人民公仆的神圣职责!”

观看现场直播的一位中年人万般感慨地说:“如果当官的年年都能这样下访百姓,解决疑难,声张正义,那我们老百姓就用不着上访了……”

党的十八大之后,山东省沂水县扎实贯彻会议精神,全面开展全县万名干部“联系群众、转变作风”活动,让全县33.7万户群众都有一个说得上话、办得了事的干部“亲戚”,让全县每个干部都有30 户左右、约100名访忧问难、征求民意的“草鞋亲戚”和服务对象,把百姓上访转变为干部“下访”,把“幸福民享”落实在“责任官当”,让百姓当考官,干部当考生,变干部强势为群众强势,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平促和谐,用干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幸福指数。

大背景新思路:创新群众工作刻不容缓

这里所说的大背景,就是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

沂水县是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红色革命老区,辖18个乡镇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1个沂蒙风情旅游景区,1040个行政村,113.2万人口,面积2434.8平方公里,在山东省县级行政区划面积中位列第二,是早年中共山东分局诞生地、《大众日报》创刊地、沂蒙精神发祥地之一。近年来,该县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激情沂水、创新沂水、友善沂水、品牌沂水,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国家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千年古县、全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全省金融创新工作试点县和省级生态县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沂水县激情创业、争先创优,干部谈起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头头是道,但县委、县政府在总结工作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了,但干部跟群众的距离、感情却渐行渐远;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提升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却下降了;党委政府的思路符合上级要求、切合沂水实际,但群众知情率低、参与度低,有个别环节甚至出现与群众诉求不符的现象。

在结合实际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过程中,沂水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美丽中国、幸福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使命,深入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的谆谆教导,结合沂水特点和实际作出决定:在2012年开展三信教育、双学双比和“包百企进千村帮万户”等活动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开启全县干部“联系群众、转变作风”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发扬沂蒙老区党群鱼水关系的优良传统,创新新时代干部联系群众的工作模式,四个月来,全县万名干部联系百万群众,三万诉求数月高效解决,形成了“面对面交流、实打实办事、手拉手解困、心贴心结亲”的群众工作新模式。

解析沂水模式:干部下访 百姓上位

活动要求明确化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年沂蒙山区老百姓之所以拥护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正是因为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为民谋福,得了民心。如今也只有为民造福、为民排忧,真正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赢得民心,取得老百姓的拥护。干部下访多了,群众上访少了;干部电话多了,群众诉求少了;干部麻烦多了,群众难题少了。

总体思路简约化

沂水县委把本次活动的总体思路简化、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便于理解、把握和实施。即:

突出一个主题:联系群众,转变作风。

落实两项要求:带着使命联系群众、增强责任意识,带着感情服务群众、增强宗旨意识;

开展三项活动:万名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活动,党员干部集体学习、集中讨论活动,干部行为规范提升活动;

强化四个保障:制度建设、群众评议、宣传引导、考核奖惩;

实施五大工程:为民致富工程、为民解困工程、为民行为规范工程、为民服务网格化工程、幸福家园建设工程。

活动范围普及化

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干部除一线教师和医生共10180人,全县农村群众共33.7万户,约100万人,每名干部负责联系30户左右的群众,万名干部联系百万群众,实现干部联系群众全覆盖、无遗漏、无缝隙对接。

活动保障制度化

任务量化标准化。总体工作要求做到“五个一”:一张承诺卡,为民服务公开化;一条联系线,沟通交流经常化;一份民情表,群众冷暖明细化;一门好“亲戚”,解困释疑亲情化;一张为民网,联系群众网格化。

每名干部工作具体量化“五个一”: 拉一次家常呱,吃一顿农家饭,住一宿农家房,听一条群众意见,提一条工作建议。采取集中走访和定期联系,及时反馈相结合的方式,每户每年至少入户去访两次,每月至少电话、短信等方式沟通联系一次,做到不断线,常联系。

分工问责网格化。对干部联系群众、为民排忧解困实行条块式网格化管理、分层化问责、组团式服务。全县为一个总网格,由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总体调度;每个乡镇为一个大网格,由联系该乡镇的县领导和该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大网格负责人;每个工作片为一个中网格,由乡镇网格负责人指定县直部门的联系干部或乡镇干部担任中网格组长,一般是部门负责人和乡镇班子成员;每村一个村级网格,由联系干部对应每一户群众的固定网格组成,一名副科级或以上干部担任村级网格组长。目前,全县共设置干部联系网格10180个、村级网格1040个、工作片网格135个,形成了一张横到边、纵到底、定人定责、直观清晰的群众工作“鱼鳞图”。

由此建立了系统完整、环环相扣的群众诉求表达、搜集、研判、解决的动态长效机制。联系干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的群众需求诉求,能解决的要及时办结并做好反馈;联系干部不能解决的,按照网格责任体系逐级上报至网格负责人,由各级网格负责人每月定期组织召开分析研判会,制定解决措施和方案,明确解决时限和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员。在每个村公开栏设立“回音壁”,公开干部对群众诉求解决答复情况,除涉及个人隐私问题向本人反馈外,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活动纪律严格化。该制度明确规定联系群众的干部“六个一律”: 一律不准在乡镇、联系村就餐;一律不准多辆公车同时进村;一律不准层层陪同、迎来送往;一律不准收受土特产、礼品;一律不准指手划脚瞎指挥、乱表态;一律不准弄虚作假。同时制定了违纪处罚、责任追究办法,对违反群众工作纪律和相关规定的进行严肃查处问责,把联系群众工作成败得失纳入干部的考核奖惩范围,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

活动步骤循序化

干部上门直接联系群众,分四个步骤循序渐进:第一步,干部入户走访见面,联系对接群众,建立起联系线;第二步,搜集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第三步,加强感情交流,建立与群众的互信共赢关系;第四步,逐步规范、形成制度,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干部在沂水工作岗位可以变动,但联系户不变。如此让群众放心大胆提诉求、献计策,让干部兢兢业业抓进度、办实事,逐渐变干部强势为群众强势,最终让公仆归位。

活动时效常态化

联系群众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既要经常化,又要长期化。把干部联系群众为民排忧作为永恒的主题,让干部把丢掉官气、沾上土气、承接地气、化解怨气、凝聚人气作为永久的课题;使干部把问需于民、问难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作为永远的任务。

开门考评:百姓当考官 干部当考生

沂水县于2月6日和3月24日已先后召开了两次大规模的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成效现场直播调查大会,全县万名干部当场接受群众考评。万名干部被逐一编号,现场随机抽取号码,选中的干部必须当面或在电话中接受大会的调查考评,调查的重点是干部是否征求群众的意见诉求、是否正确解答或解决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并系统公开向群众求证。

刘贤军书记到群众家走访询问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坐在台上的,是沂水县不担任领导职务的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部分老干部以及部分驻沂水单位代表,还有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纪检监察报》、《商场现代化》杂志社等十几家国家级和省、市级主流媒体记者;坐在台下的,是包括县几套班子在内的全县一千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县委书记刘贤军坐在台前直接与干部群众对话。会议设置了分会场及电视直播,当天观看直播的群众达几十万人。会议的主要设施是一部“电话”和一套自行设计的选号系统。县长等几位县领导也被这套自动系统公平抽中,当众调查,由民考评。

这样,请百姓当考官,让干部当考生,发现任务没完成的,当即提出整改措施,限时承诺完成。发现干群说法有出入的,当即派出纪检监察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等组成调查组调查核实。发现弄虚作假的,依规作出处罚。

在2月6日举行的“联系群众、转变作风”工作实效现场直播调查大会上,当场发现一名干部联系群众打折扣,调查问卷还造假,分工负责联系31户群众,实际走访只有13户,还随意填写调查问卷,找他人代为签字。经查实后,这名敷衍塞责的干部被劝其退党。

此事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夏蔚镇人大主席王明艳的第一反应是:“县里是下了大决心,动了真格了!”黄山铺镇岳庄村村民王文国的直接感受是:这件事发生后,干部比原先好打交道了。还没过完年,县里就来了好几拨干部走访,还帮他解决了大棚黄瓜苗白粉病难题。

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教师义务为脑瘫儿童杨浩文授课

沂水县果茶中心干部张艳欣给村民们现场示范修剪果枝

在3月24日举行的“联系群众、转变作风”工作实效现场直播调查大会上,泉庄镇党委书记孙兆龙被首先抽中,他介绍,其联系的磨石沟村32户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困难的未能办上低保户待遇,而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反而办上了;二是村卫生室常用药物不齐全;三是外出育龄妇女需要返乡查体很麻烦。孙兆龙讲完后,电话随即被拨打到磨石沟村村民家中核实。核实的结果:问题得到解决,群众非常满意。会场爆发一片掌声。在大会现场的县民政局局长刘长生被点名回答农村低保问题。他明确表态:县民政局当前正对所有享受低保的人员严格复核,并将低保人员主要社会关系张榜公示。“高压”之下,3000余户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已主动要求退出。

无论会上会下、场内场外,凡发现在“联系群众、转变作风”活动中弄虚作假,必予查处;凡有人为违规违纪过错,必予处罚;凡有群众投诉举报,必予调查回应;凡有质询质疑,必予秉公答复。

如今,沂水县已经走出“下级述职,上级考评”传统考核的老路,创造“干部述职、百姓考评”的新路,把干部联系群众的考核权、评判权交给群众,组织联系干部进行公开述职,由联系户对干部联系群众工作进行综合评议,由群众写出评语,其考评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使用、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沂水新“官”念:幸福民享 责任官当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亲如兄弟的朋友关系的义气与义务的美好描述;“幸福民享,责任官当”,是沂水县委县政府对亲如鱼水的党群关系和公仆主人的官民关系的宗旨与义务的现代描述。

率先使用网格化管理办法,分层落实、分类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

落实群众需求诉求大会电视电话分会场

在“幸福民享,责任官当”的理念导引下,在联系群众、为民解困的活动运行中,在征集百姓诉求分类解困排忧责任制的制度驱动里,沂水全县万名干部共向全县百万民众征集需求诉求35489个。前期,通过联系干部的深入调研,出谋划策,分类解决,分层研判,通过层层召开村级网格研判会、工作片网格研判会、乡镇网格研判会和县级研判会,到目前四个多月已解决90%左右。其中,联系干部层面解决的16414个,村网格解决的7704个,工作片网格解决的5884个,乡镇网格解决的2664个,提交县解决的78个。对涉及全局的共性问题,县委、县政府按照“先急后缓、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统筹分配使用有效资源,确保公共资源惠及最多群众: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的同时,县财政投入一部分,老百姓不用拿一分线,村村硬化一条主街道;加大低保申请力度,各级财政投资近3000万元,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2个百分点,增加低保人数约3万人;在农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积极解决农民常用药品紧缺问题,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查体,开展卫生下乡和医护人员联系病人活动,办人民满意的医疗;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在外出育龄妇女集中的地市设立计生服务点,解决返乡查体难问题;投资3500万元,建成县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工程;投资124万元,救助社会散居孤儿和流浪人员;投资220万元,资助农村低保人员、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进一步调整教育布局,采取教师联系学生、学校教干上讲台等措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缩短农房整修、翻盖审批时限,妥善解决农村大龄青年住房问题;为有线电视无法覆盖区域的群众免费发放“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对60岁以上老人免收数字电视初装费,确保全县电视收看“无盲点”;为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赠送话机,免初装费、工料费和月租费,确保农村通讯畅通; 拿出200万元资金,开展科技、农业、文化下乡,送服务上门、技术上门、娱乐上门,让群众切实得到实惠。

其余10%左右的难点焦点问题,沂水县委县政府也同样要求有求必应,全面解决,不留尾巴。凡是县委、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一律由县级网格研判会分类分项,落实到职能部门,并承诺随时解决,部门一把手为项目解决第一责任人;凡是需要上级解决处理的,也由县级网格研判会分类分项,建议以县委县政府等县级机构名义转呈上级有关机构尽力解决或答复,并提出相关建议供上级参考。

5月19日召开的群众需求诉求落实大会上,县人大、县政协、县纪委、县政法委、民政局、人口计生局、卫生局、水利局、住建局、环保局、交通运输局、教体局等16个县党政机构主要负责人,通过大会和直播电视向全县百万民众及各级主流媒体庄严承诺:在2013年年底之前,将本单位承办的群众诉求分期分批全部落实、圆满答复,递交一份群众满意的答案!用县领导的话说:这叫在媒体面前自我曝光,自断后路,为民服务义无反顾!

沂水模式的启示:正确处理五大关系

沂水县在这次活动中科学设置载体,明确宗旨定位,细化制度设计,强化开门考评,快速达成实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群众工作新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其中具有共性的主要问题是:在联系群众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科学发展。

一是处理好服务发展与服务群众的关系。发展需要群众支持,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没法去推动发展。但近年来很多地方往往只是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却忽视了做好群众工作、保证发展基础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有的干部认为联系群众会耽误工作、耽误发展。事实证明:群众是最大的力量源泉,联系群众不但不会耽误工作、耽误发展,反而是工作的促进、发展的动力。沂水县以联系群众创新了社会管理模式,以服务群众促进了服务发展,实现了群众工作与其它工作的相互促进。

二是处理好干部主导与群众主导的关系。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鱼水关系、血肉关系,离开了人民群众,党就失去了根基;群众与干部的关系是主仆关系、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因此,沂水县此项活动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第一标准,实行双向承诺制,每名干部对上承诺工作,对下承诺服务。对上承诺工作是指联系干部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向所在单位公开承诺年内业务工作和联系群众工作,以及违反承诺应承担的责任;对下承诺服务是指联系干部根据联系户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诉求,承诺服务联系户内容,并自愿接受社会监督,如有违反,自愿接受组织处理。同时,走出对考核评议主体认识的误区,把群众作为评议主体,群众当考官,干部当考生,公仆到位,主人归位,让老百姓掌握发言权、评判权,将群众评议的结果作为干部年终评先树优和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实现了“被动联系”向“主动联系”的转变。

三是处理好一般干部与领导干部、一般单位与有资源单位资源不均衡的关系。两种资源的不均衡,容易造成联系群众、为民解困成效的不平衡。沂水县层层建立网格,一般干部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报上级网格处理,对所有行政资源,全县在研判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方案通盘协调、统筹使用,从而解决了干部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同时也破除了一般干部和一般单位畏难发愁的心理,达到了全员自觉参与、群众普遍受益的效果。

四是处理好中心工作与基础工作的关系。对中心工作,很多人认为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这些工作比较形象直观,见效快,容易出“政绩”。而抓干部作风转变、提高干部能力、联系基层群众、为民排忧解难、夯实农村基层组织这些基础性工作,是长期任务,费时费力,难以立竿见影。沂水县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在抓好中心工作的同时,注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各级派驻294个村“第一书记”的基础上,明确746个村网格组长任职“第一书记”承担发展党员和加强村班子建设的任务,实现了全县农村联系群众1040个村级网格“第一书记”工作全覆盖。并把干部放到群众和基层的大熔炉里锻炼,提高素质,积蓄干部后备力量,让联系群众活动成为发展党员,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载体。

五是处理好党政抓稳定与群众保稳定的关系。维护基层稳定,群众是最大的主体。沂水县坚持以干部作风的转变带动群众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的提高,激发群众和基层自觉加强社会管理的内生动力。在联系过程中,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做好“四大员”,即政策法规“宣传员”、民生工程“监督员”、困难问题“解决员”、群众致富“引领员”,根据经济条件、家庭状况等进行分类联系,对联系的先进村,注重调动村“两委”永葆先进的积极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中间村,注重破除不思进取、甘居中游的小农意识;对后进村,注重加强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对联系的富裕户,重点开展政策解答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对困难户,重点开展解困解难、信息技术扶持;对不稳定群体和上访群众,重点开展思想沟通、感情交流、诉求解决与风险化解。坚持干部“联系群众、转变作风”活动与基层矛盾排查化解工作联动,实行群众初访联系干部陪同制度,着力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家门口。通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举措,使党的惠农政策在农村的落实得以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办妥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排解了一些群众的怨气和难题,形成了风清气正、思进向上、和谐文明的农村新风尚。

处理好五个关系,就能让联系群众工作成为干部工作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感情的一部分,群众成为干部亲人的一部分。

目前,沂水县全县干部“联系群众、转变作风”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引向深入,“征集群众诉求、为民排困解忧”责任机制不断完善,“干部下访替代百姓上访、幸福民享,责任官当”的群众工作新模式不断优化。“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平求和谐、以正义促稳定、以党性暖民心”的一股浩然正气,正在沂蒙老区大山内外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