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新峰 王建新 马爱民

摘 要:为了了解中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的关系,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中学生运动动机和锻炼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中学男生体育锻炼量优于女生,初中生体育锻炼量和锻炼周数明显高于高中生,进行中、高锻炼量的中学生运动动机水平和锻炼周数高于低锻炼量学生;中学生从事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对运动动机总分、体育锻炼量的影响显着;(2)回归分析表明中学生锻炼强度、锻炼时间、锻炼频率、锻炼周数对运动动机预测作用明显。

关键词:中学生 运动动机 锻炼行为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7(b)-0231-02

动机是引发个体行为并使行为指向固定目标的内在动力[1]。运动动机是激起个体从事体育运动的原因和动力。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运动动机与参与体育行为的原因、体育锻炼的量、体育锻炼的密度和体育锻炼的效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2-4]。适当的运动动机可以使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得更加努力,注意力更加集中,坚持运动的时间也会相对较长。相反,运动动机的减弱,会让运动者更早的感觉到身体疲惫,可能会对运动失去兴趣从而放弃参加体育运动。因此,正面的、合适的、一定强度的运动动机对个体的体育学习、体育行为表现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5]。中学阶段是中学生青春期的活跃期,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中学生应当是从事体育锻炼的活跃群体。然而,近十多年间我国青少年体质水平不容乐观,近视率、肥胖检出率高居不下,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持续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体育活动严重不足是公认的主要原因[6]。因此,通过对中学生运动动机的了解,探讨运动动机与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为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南通市部分中学的在校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由体育老师和心理辅导员共同负责发放并当场回收。剔除不符合统计学要求的问卷,最终合格样本824人,其中男生417人,女生407人;初中499人,高中325人;年龄12~19岁。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体育锻炼等级量表》由日本学者桥本公雄编制,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将其修订成中文版。该量表从锻炼强度、一次锻炼时间、锻炼频率和锻炼参与历史四个方面来考察体育锻炼,其中体育锻炼量是用来衡量体育锻炼参与水平的,锻炼强度得分×(每次锻炼时间得分-1)×锻炼频率得分=体育锻炼量的得分,各个因素分为5个等级,得分为1~5分,体育锻炼量得分为0~100分,小锻炼量≤19分,中等锻炼量为20~42分,大锻炼量≥43分[7]。

《运动动机量表》由张力为编制[8],共6个条目,分为参与倾向和回避倾向两个维度,每个维度由三个条目组成,将两个维度得分相加则为运动动机总分。其中,参与倾向指能够从体育锻炼中体验到乐趣,回避倾向指希望退出或不再参加体育锻炼。该量表为5级李科特量表,要求被试在“不同意(0)”到“同意(4)”之间的5个选项中作答。经检验,量表的信效度较好,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1.2.2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类、统计,数据结果用()表示,采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显着性为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学生运动动机和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分析

本研究发现:性别对中学生运动动机参与倾向、回避倾向、动机总分以及锻炼周数的影响不显着(P>0.05),但对中学生体育锻炼量的影响达到非常显着性水平(P<0.01),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原因在于男生和女生生理上存在差异,男生的生理特点是他们更愿意选择对抗强、运动量大的项目,而女生总体上相比于男生运动能力要差于男生;此外,性格方面男生大多好动随性,女生相对而言更加文静。童建明等人认为大学男生对竞争意识的培养和竞争欲望的满足程度都显着的高于大学女生,女生对这些关注的程度远远低于男生[9]。

本研究发现:学段对中学生动机参与倾向、回避倾向和动机总分的影响不显着(P>0.05),但对体育锻炼量影响达到显着性水平(P<0.05)、对锻炼周数影响达到非常显着性水平(P<0.01),初中生体育锻炼量和锻炼周数明显高于高中生。原因可能是:初中学生迫于中考体育的压力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体育中考项目的练习中,相反的是高中生面临着高考文化科目的考试,他们可能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体育锻炼。

本研究发现:不同体育锻炼等级的中学生在运动动机总分和体育锻炼周数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中,中学生体育锻炼等级由低到高提升时,其锻炼持续周数呈逐级递增趋势,同时,运动动机总分也呈逐级升高的趋势。原因可能是从事中等、高等体育锻炼爱好者的锻炼习惯是源自于个人爱好和兴趣等内在动力,他们能自发地参加体育锻炼,体验运动乐趣,并能持之以恒,小锻炼量者运动参与动因可能来自于外部,因为要应付体育考试而参加体育锻炼,在运动中无法体验到运动的乐趣,甚至感到痛苦,当外部目标实现或结束时,体育锻炼便变得难以坚持。

本研究发现:中学生从事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对运动动机总分、体育锻炼量的影响达到显着性水平(P<0.05),对参与倾向、回避倾向、锻炼周数的影响不显着(P>0.05)。其中,中学生从事隔网对抗型项目乒乓球、羽毛球等的运动动机总分最高,其次是同场对抗型项目篮球、足球等,而个人表现型项目健美操、啦啦操和瑜伽等的运动动机得分最低。原因可能在于隔网对抗性运动相比于同场对抗性更加的安全,表现性运动最低是因为这些项目的学习难度较大且大部分是女生选修的课程。在体育锻炼量方面,从事同场对抗型项目的中学生体育锻炼量明显高于从事隔网对抗型项目和个人表现型项目的中学生。原因可能是同场对抗性运动参与的人数相对较多,运动持续的时间更长,表现型项目和隔网对抗型项目的参与的人数不是很多,学生的兴趣不高甚至过早感觉到乏累。

2.2 中学生运动动机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分析

由表1可知,中学生运动动机的参与倾向维度得分与体育锻炼行为存在显着性正相关(P<0.01);而回避倾向维度得分与体育锻炼行为存在显着性负相关(P<0.01);运动动机总分与体育锻炼行为存在显着性正相关(P<0.01)。以中学生运动动机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性分析为基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TEP法)建立体育锻炼行为对运动动机影响的回归模型。由于中学生运动动机存在参与倾向和回避倾向两个维度,因此,回归方程有两个。其中,中学生运动动机参与倾向的回归方程t=8.732,P=0.003<0.01,回避倾向的回归方程t=-5.488,P=0.009<0.01,表明上述两个运动动机的预测模型均成立,且体育锻炼行为中的锻炼强度、锻炼时间、锻炼频率和锻炼周数均进入回归方程。模型一的t值分别为3.243、4.173、3.024、4.630,P值均<0.01;模型二的t值分别为-5.726、-3.806、-4.541、-2.895,P值均<0.01。可见,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强度越大、锻炼时间越长、锻炼频率越高、锻炼周数越长,其运动动机的参与倾向越好,体育活动越积极;相反,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强度越小、锻炼时间越短、锻炼频率越少和锻炼周数越短,则运动回避倾向越高,体育活动越消极。因此,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安排中学生从事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适当增加学生之间的对抗性,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同时,对中学生运动动机的引导需注意循序渐进,综合考量锻炼强度、锻炼频率、锻炼时间等因素,体育活动量应当采取由小到大、逐级递增的方式进行。最终达到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其体质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项明强.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和健康幸福的路径: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模型构建[J].体育科学,2013,33(8):21-28.

[2] 刘微娜,周成林,孙君.青少年户外运动动机对运动坚持性的影响:运动氛围的中介作用[J].体育科学,2011,31(10):41-47.

[3] 薛锋.大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的关系——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6):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