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 杨然

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合肥工业大学 杨然

作为消费的主体,居民年龄结构的改变必然会对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产生影响。本文利用1995年~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含有人口年龄结构的计量模型,对安徽居民消费水平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微弱,但在间接引入人口老龄化指标的消费函数中,人口老龄化会减少边际消费倾向。

人口老龄化 消费函数 时间序列

人作为消费的主体,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消费需求的变化。由于近几十年来,我国生育率水平的降低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研究人口结构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可以将帮助我们进一步认清人口老龄化究竟对经济发展带来多少变化。早在1998年,安徽省65岁以上的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7%,根据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安徽省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因此,研究安徽省人口老龄化进程对消费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对两者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理论认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民消费需求改变所带来的挑战。

国内学者在1990年以来对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关系进行了许多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于学军(1995)、李建民(2001)等从定性角度分析探讨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王金营、付秀彬(2006)通过标准消费人假定成功地将人口年龄结构引入消费函数中。王森(2010)在其基础上,采用中国的数据进一步解决了消费函数可能存在的伪回归问题,使得模型对现实的解释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靠性。于萧、孙猛(2012)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探讨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老年产业的发展方向。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问题的研究吸引到众多学者的目光,但是没有专门提及到安徽老龄化与消费的关系研究。为了更加完善人口和经济关系在不同省份的研究,本文采用了安徽省城乡居民1995年~2014年消费经济和人口结构等相关时间序列数据直接构造计量模型。接着采用王金营(2006)的标准消费人模型,间接引入含有人口年龄结构的消费函数,深入探究安徽省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水平和消费倾向的影响,最后依据实证检验结果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基本假设和模型

1.1基本假设

假设一:假设收入程度保持不变,那幺年龄构成是影响总体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因子,及总体消费需求会部分受限于年龄的构成。假设二:我们假设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1.2构建模型

因为少儿和老龄人口在不同的研究均呈现低于正常劳动人口的需求,即不同年龄组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同的消费需求,所以我们可以按照不同年龄组的不同水平的消费需求分配给各组相应的权数,即消费系数来反映这种不同。可能由于主观差异性带来不同的消费系数的选择。但是这表明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消费水平存在差异,间接反映了年龄构成对消费以至于对储蓄都有影响。

有两种方法描述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影响:一是在消费函数中直接引入为代表老龄化程度的变量;二是把一个包含人口结构的综合指标间接引入消费函数。如果在给定人均消费水平的条件下,最终消费函数变为:

这表明在给定的人均消费水平的条件下,人口规模决定最终消费规模。但人均消费水平不是保持不变的,该指标会受到如人均GDP或人均收入、人口结构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直接引入人口年龄结构变量的绝对收入理论的消费函数模型有:

该式表明,最终消费是和国内生产总值、总人口、老年人口和少年人口的线性函数。把人口年龄结构的综合变量(标准消费人)引入得到的消费函数模型如下:假设一个15~64岁的成年人为标准消费人,假设0~14岁少年儿童人口的平均消费水平相当于15~64岁劳动人口的倍称为儿童消费系数。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平均消费水平相当于15~64岁劳动人口平均消费水平的倍称为老年消费系数。这个地区的总标准消费人口可以写为其中为儿童人口总数为劳动人口总数,为老年人口总数。当等式两端同时除以总人口P,我们可以计算得到现在安徽省人口中每100人相当的标准消费人数量的方程:

凯恩斯(J.M.Keynes)的消费理论认为,在短期内,影响个人消费的因素可以认定是不变的,收入是决定消费的关键因素,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也会上升但不及收入增加的多,这种消费和收入的关系又被称为“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标准消费人的消费函数模型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公式:

或者为:

2 实证检验与分析

2.1数据来源

1995年~2014年间安徽省关于人口、GDP、消费以及价格指数的数据来源于我国历年人口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并按照1995年为基期整理计算得到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水平,从而剔除通胀因素对数据的影响。本文中2000年和2010年中的数据是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直接得到分年龄组人口比重,而其他年份数据均来自与对人口年鉴中抽样调查数据的计算。根据第2部分的标准消费人模型假设和国内外学者对不同年龄段消费系数的研究,本文在计算标准消费人口的过程中将儿童消费系数设为0.6,老年消费系数设为 0.8。根据标准消费人计算过程得到如下数据(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老年人消费规模扩展迅速,老年消费所占比重也在增加,老年人对消费的贡献比重在逐步增长。

2.2实证检验

对直接引入年龄结构变量的消费函数模型的检验:据上面阐述的有关人口老龄化与消费的理论,利用1995~2014年间安徽省的人居GDP,老年人口比重,少年人口比重的数据对人口老龄化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模型式(2)进行回归检验,得到下列模型:

检验结果显示:

在回归模型中,人均GDP与人均消费水平的关系非常显着,人口老龄化对人均消费水平起正向促进作用,但人口老龄化指标并未通过检验。而少年儿童比重与人均消费水平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这显示人均GDP的提高可以有效解释在1995年~2014年安徽省人均消费水平的变化,而人口老龄化并不能显着影响消费水平。因为式(10)老龄化的估计结果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均消费水平关系不能用该模型表示。

采用含有标准消费人指标的消费函数模型的检验,不考虑消费习惯即前期消费水平影响(绝对收入假设)的模型式(5)的检验估计:

表1 标准消费人及消费水平(消费系数:少年、成年、老年分别为0.6,1,0.8)

其中,模型整体检验为:

通过回归结果可见,模型拟合效果好,人均GDP解释了99%的标准人均消费的变动情况,但DW统计量表明模型存在严重的序列正相关的现象,于是运用广义差分法可得到修正后的模型:

其中模型的总体检验为:

矫正后模型的参数检验结果均通过检验,依然具有较高的显着水平,方程总体通过了F检验,拟合优度高,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的现象。因此,我们接受该模型,认为其高度拟合了安徽省标准消费人消费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于分析和预测。

该标准消费人的消费函数模型表明人均GDP每增加1元,会促使人均消费增加0.336元。再将模型式(13)估计得到的参数代入式(7),得到引入人口年龄结构指标的消费函数:

由此式子可以看出人均消费水平受到人均GDP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随着人均GDP或人均收入的提高,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将变大。在人均GDP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上升和少年比重增长会减少人均消费水平。

我们再把所确定的最终模型式(13)带入前面的式(11)推导出的安徽省居民总体边际消费倾向的计算公式,将模型回归结果确定的外生变量带入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式(14)表明由于年龄结构变动的影响,收入提高所带来的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会减小。儿童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是影响居民总体边际消费倾向的两个主要变量,随着儿童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会逐渐下降,这也进一步体现了不同年龄段人口之间消费倾向的差异。最终体现在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会因为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而放缓。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利用安徽省最近20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对直接引入人口年龄指标的消费函数进行估计检验,发现模型不能通过显着性检验,安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人均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在当前不能够或不适用于用该模型进行表述。

(2)本文计算安徽省1995年~2014年标准人消费模型中的相关数据,通过间接引入人口年龄结构,描述消费与人口关系的思路实证得出一个能反映人口结构与消费关系的消费函数模型。发现当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也会逐渐加强。

(3)本文推导出安徽省老年人口消费系数为0.8,少年儿童消费系数为0.6时的人口边际消费倾向,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路径主要是通过改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来实现的。因为老年人的消费系数不同于正常劳动人,他们的消费水平普遍低于正常劳动人,如果可以采取相应措施的提高老年人的消费系数,则老龄化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将减少。

3.2建议

一是老年消费系数的增长可以提高当前居民消费倾向,政府可以加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如增加社会养老金支出,因为养老保险金的提高会增加老人的消费动力。二是可以通过加快开发并完善建设与老龄人口相关的产业,增加老年人生活中消费品的种类、数量,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消费的方式,通过有效刺激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而带动总需求的扩大。

[1] 于学军.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5(06).

[2] 李建民.老年人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及我国老年人消费需求增长预测[J].人口与经济,2001(5).

[3] 王金营,付秀彬.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中国消费函数计量分析——兼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6(1).

[4] 于潇,孙猛.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1).

[5]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 Robert L.Clark,Joseph J.Spengler,The Economics of Individual and PopulationAg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7] Stolnitz G L.Demographic cause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aging:Europe and North America[J].New York New York U,1992.

F243

A

2096-0298(2016)08(c)-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