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俊

(西南交通大学 峨眉校区,四川 峨眉山614202)

1 礼貌的相对性

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无论是哪个民族和国度,礼貌都是成功交际的重要因素。 礼貌的实现靠的是语言,但是礼貌语言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都是绝对礼貌的。 礼貌的本质特征是相对性,礼貌的相对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而礼貌的绝对性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礼貌的相对性要求言语行为在特定的场合中具有切适性。 因此,运用礼貌准则时一定要依据语境的要求运用礼貌级别。 当然,影响礼貌相对性的因素是很多的。 下面,本文从社会因素角度探讨礼貌的相对性。

1.1 根据交际内容的不同选用恰当的礼貌方式

如果说话人希望听话人满足自己的一个较正式的要求,说话人往往选用较高级礼貌级别的语言手段。 例如,说话人用间接方式请求听话人帮助找住处:1)Is there any chance you can help me to find a place to stay?(您有可能帮助我找个临时住处吗? )

如果说话人只请听话人为他做一点小事,说话人往往会选用较随便的语言。这种情况一般都用简单的祈使句,如:2)Let’s sit down.这种祈使句并不表示命令,而是说话人为了强调自己与听话人处于平等地位而使用的。

1.2 根据交际对象的不同选用恰当的礼貌方式

这要求在交际过程中注意听话人的身份、 亲疏关系。 例如:3)Mind if I smoke? 4)Excuse me, sir, would it be all right if I smoke? 3)适合于上级对下级的关系或交际双方平等关系,而4)则适合于下级对上级的关系或交际双方不平等关系。

1.3 根据交际场合的不同选用恰当的礼貌方式

这主要是在交际过程中要注意区分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对某一场合来说是礼貌的言语,换一种场合却未必如此,可能还会显得过分礼貌或过分不礼貌。比如,女儿是父亲的学生,当女儿有问题想请教父亲时,在家里她尽可以说:“爸爸,这个问题我还没弄明白,再给我讲一讲嘛!”但在课堂上女儿也这样说的话,那就太不得体了。所以,我们在交际中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用得体、恰当的语言,这也说明了礼貌的相对性。

1.4 恰当的称呼语也体现了礼貌的相对性

称呼语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称呼语的改变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 就拿学生称呼老师一例来说,在汉语里“老师”一词可作称呼语,如“老师,早上好”,但在英语里,teacher 是职业名称, 不用作称呼语。 外国学生向他们老师打招呼一般说“Good morning, Mr +老师的姓”,而并非用“Teacher, good morning” 的中国式的英语(Chinglish)。

2 社交指示的相对性

社会指示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也要随着不同的交际对象、交际场合等社会因素而有所变化。

2.1 依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用恰当的社会指示

在英语中,有很多种表达请求的言语手段,可是,我们也不能滥用它。 比如在动物园门口买票时, 我们对售票人员说:5)Excuse me,would you mind selling me a ticket to the zoo? 很明显, 这里用“Would you mind…”是不恰当的,它只会使售票员难堪,而绝不会使他(她)感到你彬彬有礼。只有当你想买票,而他(她)故意不理睬你时,你才会对他(她)说这样的话。

2.2 恰当的称谓也体现了社交指示的相对性

称谓是表示社会指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使用不同的称谓反映了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不同的场合要使用不同的称谓。 比如前面在讲礼貌的相对性时说到女儿是父亲的学生一例, 在家里,女儿可称爸爸,但在课堂中女儿必须称父亲为老师才显得得体、礼貌。还有一些只限于某种特殊身份或地位的人的正式称呼,如英语中对法官的 称 呼 为Your honour, 对 总 统 称Mr. President, 对 大 使 称Your Excellency 或His(Her) Excellency。汉语中也有一些反映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特殊词语,如贵姓,令尊,大作,玉照,赐教等,还有类似拙作、讨教等词语。

3 两者的关系

指示语是语用学最早的研究对象之一。 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正式靠了指示语,得以在语言结构上反映出来。 而社交指示则是指示语中的一项重要类型。 本文认为礼貌和社会指示的关系是相互补益,水乳交融的,两者都具有相对性,都需要视具体场合、对象、语境而变,都牵涉到怎样礼貌、得体地运用语言。

[1]Leech, Geoffrey.Politeness: Is There an East-West Divide?[J].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

[2]Levinson, S, 2006, Pragmatics[M].Cambridge, CUP.

[3]Peceei, Jean Stilwell, 2004, Pragmatics[M].Routledge.

[4]Yule, G, 1996, Pragmatic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戈玲玲.教学语用学[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6]庞好农.“社交指示语的文化渗透”[M].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0.

[7]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周利娟,郭涛.再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关联原则[J].外语学刊,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