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启超 张永海

(甘肃省兰州石化公司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60)

为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对现代大型企业设备管理的新要求,近年来EAM、ERP等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及管理系统也不断引入炼油化工企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因此,如何以设备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发挥企业的信息化优势,借鉴现代设备管理思想,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实现设备寿命周期内的全过程掌控,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已成为当前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设备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设备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经营方针和目标,从设备的调查研究入手,对有关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大修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相应地进行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管理活动的总称。企业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通信和络等现代化技术对企业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管理,利用科学的方法优化配置和管理企业资源。经济全球化使国际间资本流、信息流急剧增长,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影响未来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 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

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前,设备在其寿命周期内的不同阶段以及同一设备的不同方面运行指标分别由企业内部不同部门负责,并且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便,很难形成统一管理。如计划部门只控制设备的设置费用而不管运行维护费用,维修部门管完成维修任务而不关心设备故障后果。这种各管一面、各管一段的状况下,造成设备管理的脱节、责任的推脱,导致了炼油化工企业资金投资的巨大浪费。检修策略上,主要采用20世纪50年代由原苏联引进的定期检修方式。这种检修方式以时间为依据,预先设定检修工作内容与周期。根据设备的大修与小修计划,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到期必修,修必修好”。当设备到达维修的时间周期时,不论设备是否有缺陷和问题,都要停下来进行维修。定期维修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两大缺点:维修过剩与维修不足。

维修过剩会导致浪费,降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维修不足则不能及时发现、处理设备存在的缺陷、隐患以至引发设备事故造成更大损失。

随着电力系统的扩大、设备的增多,维修过于频繁,成本不断攀升。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开始实行设备全寿命管理,即从设备的规划工作直至设备报废的整个过程管理,同时采用以状态检修为主的检修策略。

3 设备管理信息化在炼化企业的应用

设备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和检修策略分析确定项目投资、运行、检修和资源使用的决策。加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管理,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抓好设备的选择管理很重要,但能否充分发挥设备的效果,以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取决于人们对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修。再好的设备,如果得不到正确合理的使用和维修,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其涉及到了炼油化工企业的检修、运行、财务等各个部门,需要用到的数据及资料较多,因此要想真正实现设备的现代化管理,那幺必然是离不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应用。目前,设备管理系统(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作为企业信息化的一部分,已在大多数炼油化工企业实现了生产系统的全覆盖。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即对设备从开始酝酿、设计、安装到运行、使用、退役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耗费的生产费用、使用和维修费用的总和。它表明一台设备全部所需要花费的费用,是设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参数量值,是现代设备管理理念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4 设备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企业信息化将为企业提供全面控制和设备运行状况的数据信息处理功能,使设备资产管理的数据信息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保设备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国外,信息化建设基本上是和设备管理现代化同步发展起来的。而在国内,炼油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要落后于设备的管理。因此,企业的信息化作用就不止限于其本身的应用还要通过实施信息化的应用,建立和完善具有先进管理思想与方法的设备资产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信息化的深化应用,将帮助用户从合理使用操作设备资产中,获得管理效益、通过重组企业资产管理流程减少管理生产的费用和增强综合竞争力、以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改良企业资产、通过高透明度的工作组织最大程度地降低运行与维护费用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设备管理提供了多种便利条件,也使得设备的现代化管理理念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因此只有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各项优势,并在信息化深化应用过程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设备资产管理体系,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