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中元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连云港市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技术、意识、经济和市场五个方面总结了影响连云港市绿色建筑推广的障碍因素,以期找出解决对策,为连云港市绿色建筑更好更快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连云港;绿色建筑;现状;问题;障碍因素

Analysis of barrier factors affecting green building promotion in Lianyungang

ZHENG Zhong-yuan

(Lianyungang Technical Colleg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Jiangsu Lianyungang, 222006,China)

【Abstract】The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n Lianyungang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n this basis,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policy, technology, economy and market awareness, summari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motion of green building in Lianyungang city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obstacl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Lianyungang city green building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to make modest.

【Key words】Lianyungang; Green building;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 Obstacle factor

1 连云港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省市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影响下,连云港市绿色建筑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截至2017年6月,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累计总数已有34项,建筑面积共计392.87万m2;(2)绿色建筑示范,2012年获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2016年和2017年相继入选“江苏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和“江苏省海绵城市试点城市”, 成为全省设区市中仅有的两家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双试点城市之一,目前,绿色建筑示范区已实现市区全覆盖。(3)绿色建筑产业发展较快,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电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发电行业蓬勃发展。(4)政策体系初步形成,连云港市政府在国家和省市的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连云港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方案》、《连云港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推行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工程实施意见》、《连云港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连云港市加快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与此同时,连云港绿色建筑发展中还存在些许问题,如无论绿色标识的数量、面积还是二星以上绿色建筑数量,和省内其他地级市相比,发展速度偏慢,规模较小;绿色建筑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表现为,所获绿色标识项目一星级占比偏大,且均为设计标识,运行标识项目为零,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均为新建建筑,既有建筑为零;绿色建筑主要分布在市区等。

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快绿色建筑的推广,有必要对影响连云港市绿色建筑推广的因素加以分析。

2 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因素很多,为了便于分析,可归纳为政策类、技术类、意识类、经济类和市场类等五个因素[1]。

2.1 政策类因素

由于绿色建筑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性,绿色建筑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并不能享有其全部社会效益,却承担了相应的社会成本[2],因而使得依靠市场来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成为不可能,政府关于绿色建筑方面的政策和法规是影响企业建设绿色建筑的最初动力,也是推广绿色建筑的重要影响因素。

2.1.1 法律法规强制性不足、可操作性差

目前,连云港市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省、市级建筑节能相关政策文件等,虽然涵盖面比较广泛,但是没有针对绿色建筑的专门立法,国家法律法规虽然涉及到建筑节能,但缺乏强制性规定、缺乏明确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而具有操作性的部门规章、省市级法规则层次较低、在具体运用中难以产生法律效力,缺乏对行为主体的法律制约。

2.1.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待完善

目前,适用于我市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有2006国家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以及江苏省根据本省实际制定的《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暂行)》等,这些标准的问世,使绿色建筑由理论示范步入实践阶段,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定性评判多、定量评判少,从而使得评判主观性大,评估质量以及评估的科学性较低,建筑商在政策指导不明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展开绿色建筑的推广;另一方面,评价标准更多考虑的是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而对建筑本身的舒适性和经济性考虑不周,因而不利于减少开发商和住户的相应成本,影响绿色建筑的推广;最后,我市尚未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考虑我市经济水平、人文环境等的基础上,制定符合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地方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实施细则。

2.1.3 绿色建筑政府管理缺位

一方面,缺乏统一的绿色建筑管理机构,连云港市的绿色建筑主要由连云港市城乡建设局负责,但由于绿色建筑渉及的面比较广,除了建设部门以外,绿色建筑工作还会涉及到财政、税收、国±、环保等十多个不同的部门,有大量工作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在绿色建筑管理过程中一旦涉及各部门的利益,协调起来往往比较困难,不利于形成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合力;另一方面,缺乏关于推广绿色建筑的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使得相关部门缺乏工作动力。

2.1.4 绿色建筑市场激励政策不足

目前,连云港市己经形成了一些经济激励措施和机制,例如省级、市级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的设立、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奖励、信贷激励的政策等等, 但目前还存在评审成本高、补助范围小、补助资金少等问题,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财政税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相关主体发展绿色建筑的内生动力不足。虽有一些与建筑节能、节水、环保等相关的财税激励政策,但还没有专门针对绿色建筑的税收、金融优惠政策。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在土地获取、项目审批、融资等方面还没有激励措施;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尚缺乏鼓励措施,市场需求拉动不足;现行的绿色建筑设计取费标准偏低,影响设计者积极性。[3]

2.2 技术类因素

绿色建筑的技术研发可降低绿色建筑増量成本,提高绿色建筑使用效果,因此绿色建筑技术对绿色建筑推广有着极大帮助。

在规划设计方面,呈然我市有建筑设计院、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设计院、水利规划设计院、矿山设计院等资质较高的设计院,但在绿色建筑的设计研究方面,还没有开展相应的研究。绿色建筑的设计仅以达到评价标准一星要求为目的,多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雨水收集系统等方法,没有结合本市情况进行分析,设计雷同,节能效率不高。

在建材产业方面,连云港市还没有形成绿色建材产业链,绿色建材的认证和检测体系不完善,建材市场鱼龙混杂,影响了绿色建材的使用效果。

在施工技术方面,施工技术不成熟 ,施工难度大,和传统建筑相比,更易产生一些工程问题,对施工技术、专业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业作为传统产业,一线作业工人80%为农民工,整体素质较低,缺乏绿色建筑方面的知识与经验。

在科研投入方面,绿色建筑产业化涉及绿色、节能、环保、减排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和产品,由于我市经济基础薄弱,与其他地区相比,在绿色建筑及其产业化领域的科技投入仍相对不足。

2.3 意识类因素

区别于传统建筑,绿色建筑的产生与发展涉及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法律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全面革新,因此绿色建筑的推广,其困难不仅在于技术层面,更在于既有的思维理念与价值观。

2.3.1 消费者意识

首先,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模糊不清。由于政府及相关机构在绿色建筑方面的教育宣传力度与内容都不强,导致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仅限于节能的、高成本的、有植被绿化的建筑,加之现实中绿色建筑的供应不畅,消费者无法亲身体会绿色建筑的益处。

其次,消费者对绿色建筑无明显需求意识。随着近年来连云港房价的不断上涨,消费者在进行购房决策时,主要考虑建筑物的区位、交通状况、基础设施、周围环境等因素,至于建筑物本身是否绿色建筑不是一个重要参考依据,这直接影响了绿色建筑的推广。

2.3.2 行业意识

大多数开发商简单片面地理解绿色建筑的含义,对绿色建筑缺乏真正的认识和了解。如个别开发商片面地认为,绿色建筑需要大幅度增加绿化面积、需要堆积很多新技术和新产品、需要大幅度增加投资等, 多数建筑师、规划师对绿色建筑的内涵不够熟悉,这些不系统的理解阻碍了绿色建筑的推广。

2.4 经济类因素

经济类因素主要表现为由于生态、节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绿色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企业的增量成本过高,虽然绿色建筑的长期经济效益回报大,但开发商更加注重的是短期利益的回收,并不注重长期的环境效益,因此有没有足够的市场认可度的情形下,开发企业不会有主动意愿去建设绿色建筑。我国绿色建筑増量成本如下表所示[4]。

2.5 市场类因素

具体问题包括:绿色建筑市场信息不对称、缺乏绿色技术相关激励政策及建材市场、绿色成本拉升房价、绿色施工实施不力等。

表1 我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对于开发商而言,由于现阶段绿色建筑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成本相对较高,再加上民众对于绿色建筑仍持观望态度,使得利润空间有限,因此开发商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特别是大部分房产开发商更多将目光锁定在短期收益上,因此推行绿色建筑的动力不足。

对于购房者来说,由于没有完善的优惠政策来分担绿色建筑的较高成本,因此这部分成本只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消费者对于“高档”的绿色建筑望而却步,绿色建筑的整体竞争力不强。此外,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尚未健全,在房地产市场,购房者属于信息弱势群体,开发商则处于信息强势地位,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开发商通常以绿化率、景观等代替绿色建筑的真实内涵,造成“绿色”建筑泛滥,加之绿色建筑相关的指标并没有公开化,购房者对建筑“绿色”的真实性无从考究,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严重阻滞了购房者对绿色建筑的支持。

3 结语

虽然连云港市绿色建筑相比以往有了较大发展,但仍然存在些许问题,相信随着制约绿色建筑推广的障碍因素得到不断解决,绿色建筑能够更好地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梦夏.绿色建筑推广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30.

[2]徐菲.基于外部经济性的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266-268.

[3]张建国,谷立静.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挑战及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2(12):19-24.

[4]刘淼.蚌埠市绿色建筑推广对策的SWOT分析[D].合肥:安徽大学,2015:13.

[责任编辑: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