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楠楠 徐涵 曹莹 潘乐

【摘 要】按照国家教育部对“新工科”建设的新要求,以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为例,对新环境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化学人才培养中实验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工科;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TB-4;G6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8-006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8.026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new requiremen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taking the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huangsh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chemistry talents in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

【Key words】The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al reform; Talent training

0 前言

2017年教育部启动新工科建设,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发展新工科专业,主动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人才培养,推动学科交叉,探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模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直言:“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整体质量,也直接影响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该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与掌握化学实验的主要内容,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成为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化学实验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1 强化教师教学主体责任,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

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在科研与教学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建设高素质水平的教学创新团队,以满足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师资队伍的要求。教学团队形成了药物中间体合成、药物分子设计、天然药物提取、分子库构建及设计,分子探针、精细有机合成、无机配位化学,纳米功能材料学研究方向,近3年来,我院教师共发表SCI论文29篇。

1.1 产学研相结合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过硬的工程实践能力。我国工科教师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背景和企业经验,无法承担工程人才培养的重任[1]。为了更好地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进一步强化“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工作,化学院众多教师已经参与到 “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中。通过工作站,着重加强对教师在实践教学、研究等方面应用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深入相关行业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带着研究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改善我校应用型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的结构调整,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满足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需要。化学化工学院目前已有双能型教师28名,今年一名教师与黄山九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入合作,联合申报了2018年安徽省重点研究开发计划项目并获批,参加了《路用低氯融雪剂》标准的制定,这是我院教师进一步深入行业,深化校地合作,服务地方,服务企业行业的一个典范。

1.2 进修和访学

我院高度重视教师进修访学工作,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外出进修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希望教师把外出访学期间学习到的先进教学、科研方法和理念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勇挑重担,敢为人先,做好示范引领作用,为早日实现“双一流”建设发展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进修访学,我院已有4名教师取得博士学位,3名教师访学归来,科研教学能力显着提高。

1.3 教师考核

秉承“忠诚不倦、业务精湛、挚爱学生、率先垂范”师德规范,开展“师德大讨论”“师说”“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活动,选树教书育人先进典型,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职称评聘、奖惩激励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教学能力考察作为重要环节,通过开展本科基础课程“教学试讲”及“高校教师职业素质测评”评判申请人教学潜质。

2 新工科背景下,采用多种多样灵活有效的形式提高学生实验应用能力

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没有一流本科,何谈一流人才,何谈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化学基本知识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为支撑,积极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的实验应用和操作能力。

2.1 因材施教,学生申请,教师选拔科研助理

新疆大学教授、研究生院院长于炯说:“一名好教师,不仅要做到自己优秀,还要让学生优秀,带动整个团队走向优秀,这样才能使更多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以学生自愿选择的原则,成为教师的科研助理参加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申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鼓励科技创新

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我院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申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且指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我院近3年来,申报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0余项, 省级60余项,已发表论文50余篇。

2.3 以各类学科竞赛为平台,锻炼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学科竞赛,竞赛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化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推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双创”型人才。2018年9月7到9日,我化学化工学院选派了5名同学参加了第二届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化学竞赛决赛,参赛的5名同学全部获奖,其中3名同学获得一等奖,2名同学获得二等奖,比赛成绩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2.4 开展企业见习

由于黄山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开展的业务与化学化工学院的相关专业联系密切,黄山市产品质量检验所是化学化工学院相关专业学生理想的见习场所。“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相关教师共指导制药工程专业和材料专业五批次二十七名学生教育见习活动,充分调动实习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生活上给予关怀,业务给予精心指导,耐心引导见习学生关注实践工作的各个环节,帮助其分析问题、解决困惑。此外,将学生教育见习活动与毕业论文撰写相结合,指导见习学生利用“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的各种优势,通过各种检测和实验活动,边见习边写论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独立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其成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

3.1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开设的初衷是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以二三人为一小组通过充分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能使全体学生均参与其中。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这样不仅能确保最终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2]。

3.2 开设《专业基础综合实训》课程

《专业基础综合实训》课程为开放性、集成式实训平台,已经在化学院各专业展开,该实训内容突出“综合性、创新性”,将无机、有机、分析、物化四大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融为一体,使各学科知识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实训内容更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将原来所学内容由碎片化变为一个完整流程。旨在打破专业界限,将四大化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实现从基础化学到专业课、从学校教学到工厂应用的无缝对接,实训项目为目前工厂实际应用的产品,实训目的更加具体化、实用化,实训内容实现从原料到产品的综合性、完整性,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引导和激励学生将所学知识直接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培养综合型专业技能人才。

3.3 重视学生的教学反馈意见,为实验教学过程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撑

每学期实验结束后开展学生的教学反馈座谈会,收集学生对化学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来检验我校化学教学质量,以此促进化学课程改革。

3.4 改革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

考试方式注重创新,综合考核,重视学生综合实验素质的评价,综合评定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操作技能、过程、数据处理等。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综合设计型)30%,综合设计型实验评价时侧重资料查阅、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对实验结果的思考和讨论[5]。平时成绩=课前提问或测验占10%+实验操作占40%+实验报告(数据的记录和结果准确程度)占50%。

4 结语

在新经济、新产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新工科教育顺势兴起,需要我们高校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将新工科理念融入工程教育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致力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瑜,郭红铄,吴意玲,熊科峰.“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教育现代化杂志[J],2018,(33)27-28

[2]孙向丽,王春杰,王海峰.设计性实验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2018(04):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