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放春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第二中学,甘肃 陇南742100)

0 引言

面对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生存窘态,如何引导信息技术教师成长,是信息技术教师成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叶谰教授在《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一文中指出要建设一支能胜任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重任的新型教师队伍,必须加快教师职业素养,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意识与水平,应是未来教师培养的核心任务。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的生存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旨在指导和引领陇南市西和县第二中学和甘肃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

1 信息技术教师的生存现状分析

1.1 角色转换过渡期

目前,信息技术教师大都身兼数职,既是信息技术教师,又是机房管理员,还要承担学校基础信息化设备的维护和利用,帮助其他教师做课件等等。忙于繁杂的日常事务,使得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缓慢,交流不畅,缺少学习机会、缺乏提高平台,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呈现个人主义和无目的化。新课改提出,信息技术教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直接实践者,肩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从服务者的角色向引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角色转变,通过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向专业化发展。

1.2 边缘学科,评优选先困难

信息技术是非高考科目,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在各项评优选先中的综合得分一般低于高考科目的教师,其工作量超负荷,但却因为信息技术学科是边缘化学科得不到广大教师和学校领导的认可。信息技术科教师普遍认为其在学校的地位比语文、数学等主流学科的地位低。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也就甘于现状,忙于琐碎的学校日常工作中,不思进取,没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标新立异,有所突破,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

1.3 学习压力巨大,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认同感较低,职业倦怠感严重

信息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科技的发明,新软件的应用,新教学理念的提出,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使用,等等。信息技术学科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教师面对新知识的压力更大,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不像语数外等基础性学科,从小就耳濡目染。信息技术的专业课程是上大学才开始学习的,需要从入门到精通的完整性的学习过程,这是一个全新的课程的学习,学习压力大。毕业之后更要不断更新知识,如果不关注科技的创新就会出现观念落伍,不学习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就教法陈旧,尤其是“互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变革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使得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所以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啊,这就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压力,产生自我认同感较低,职业倦怠感严重的现象。

2 如何改变信息技术教师的这一生存窘态?本人就多年的从教经验,谈谈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心得体会

2.1 信息技术教师要有高度的自我认同感,自觉自主地发展

信息技术教师是其专业发展的主体,其自身的意识和自我认同对其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所以,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有积极的态度,高涨的情绪,主动接纳学科,接纳自我,不会因为信息技术学科是边缘学科而失去教学的激情,作为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专研教材,备教材,备学生,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是信息技术教师必备的教学态度。打造自己的精品课堂,教学目的明确,方法独特,关爱学生,让学生学有所成,而不是散养式的教学,放养式的上机。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自信会提升自己在学生心中的高度,持之以恒,课堂就变得井然有序,当你踏入教室时,看到的是孩子们渴求知识的,跃跃欲试的眼神,他们已经翻开课本恭候你。此时真有“我是这条街最靓的崽”的成就感和自信。其次,要能hold的住课堂,信息技术课作为非高考科目,就有一些调皮的学生想借机玩耍,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想上好这一节课,就要保证课堂纪律,比如,上课铃声响了,还有一些学生叽叽喳喳在说话,这时千万不要在他们的嘈杂声中走上讲台使劲喊,你要做的就是站在教室门口,用严厉的眼神看着他们,哄闹的教室顷刻就会鸦雀无声。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于课堂学生的获得,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己取得的专业成就和学生发自内心的接纳爱戴自己。

2.2 发挥信息技术学科的带动作用,提升认同感和价值感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着特征,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信息技术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都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便利,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资源平台,要提高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学校教学服务,就要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物联网、大数据、云教育、人工智能、机器人、创客、STEM教育、教育信息化,等等,这些新名词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但是,很多其他学科教师不理解,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就要在平时的互动交流中发挥学科引领作用,帮助他们普及相关知识,将知识生活化。还有,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比如,网络教室、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智慧黑板、资源库、手机无线投屏、智慧展台的使用,物理、化学、生物中NB虚拟实验的操作等。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先于其他学科教师熟练地运用,让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引领其他学科教师熟练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以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及路径。

2.3 认真对待每一次学科竞赛,提升专业成就感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能激励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能激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信息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而竞赛是提升教师和学生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最好的途径之一。所以,只要有学生能参与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都要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争取拿到好成绩。如近年来举办的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这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鼓励他们在教师和家人的指导下,上传好的作品,在历届的大赛中,该校学生的参赛热情还是很高的,并在县市省都取得了一定的好成绩,这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的信心,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交流、合作精神,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看着自己辅导的学生获得荣誉,自己的成就感和作为教师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当然,教师自己也要多参加本专业的相关竞赛,在参赛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见证自己的成长。参赛的初衷是为了获奖,坚持到最后的原因是师生对兴趣爱好的满足,对进步欲、创新欲及成就感的追求。

2.4 活到老,学到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针对信息技术教学资料变化大、经验少、学生基础差别大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师面对新教材,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新方案,解读《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做到对新教材的精准掌握,做到教材、教法心中有数,探究切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面对新的教学设备要先于其他教师学会使用,再引领、指导他们学习使用。还要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以前常说的“要给学生一勺水,自身先要有一桶水”的教育观念已经过时了,现在的教育理念是“要给学生一勺鲜活水,自身需要长流水”。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还要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专业化的教师。还要做好课题研究,将实践提升到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总的来说,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认识,全方位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2.5 学会管理自己的教学资源、课件等,建设自己的网络空间

信息技术教师的教案,课件的设计和储存要有自己的亮点。教学是一件重复又创新的工作,随着对教材越来越熟练,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因为每年都教同一本课本里的知识,熟练感、掌控感、思维的成熟感就会越来越强烈,所以这种自我的发展,是教师独特意义感的来源。信息技术教师的教案,也不是每年都写,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旧教案进行增补,添加心得体会,补充完善。同一节课,一周要讲几遍,但每一个班讲完,效果是不同的,讲课时的灵感要在当时简要的记下来,每一节课下来,教师要及时总结完善教学设计,力争一周下来后把自己的这一堂课打造成为一堂精品课。从教学设计到课件再到作业设计,资源成熟之后就要把它保存好,比如,学校的资源库,或者百度网盘,或者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供自己以后教学使用和本学科教师借鉴,不能用完就扔掉,每年忙于做课件搞教学设计。这样,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3 结语

以上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生存现状的分析和专业成长的探究,最大的感想就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很像春蚕蜕变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上下而求索,当信息技术教师具备提高自己的专业意识与水平的能力时,就能站稳讲台,自觉地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努力完善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才能在专业化的成长道路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