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光 曲萌 张孟真 梁静杰

摘 要: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交通、车路协同已成为人们的研究的主要方向,无人驾驶、共享汽车慢慢进入人们的生活。如何综合应用现有的新技术、新模式,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本文中,我们通过研究传统出租车存在的问题,改进现有共享汽车的不足,结合现有的无人驾驶技术提出了基于无人驾驶的共享汽车出行新模式。基于无人驾驶的共享汽车出行新模式可以通过GPS定位和GIS规划线路使车辆合理分配,提供线上约车,并通过改进车内空间与设施设备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实现更高效便捷、更安全环保的交通出行。

关键词:无人驾驶;共享汽车;合理分布;高质量服务;新模式

1.引言

传统出租车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已经受到了强烈冲击,收费高、接单效率低、司机与乘客发生冲突、不符合绿色交通理念等缺点日益暴露;同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下的“网约车”因为其接单速度快、多人拼车费用低等优点而深受人们信赖,但最近“空姐顺风车遇害”一案,也暴露出了“网约车”的安全隐患。近两年,无人驾驶、共享汽车等字眼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但由于共享汽车是静态的,很容易受到人们出行、地理位置的影响,导致共享汽车过度集中或者因偏远而无人使用等问题。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实现快速、安全、绿色、共享的交通出行,一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2.运营模式

基于无人驾驶的共享汽车出行新模式是利用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运营模式、借助无人驾驶技术、结合共享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打破传统共享汽车的静止等人取车的模式,使共享汽车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动”起来,以提高共享汽车的使用率、行驶安全和服务水平为目的的共享汽车出行新模式。

2.1 根据需求量合理分布车辆

受自然条件和后续发展的影响,存在出行需求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为了提高共享汽车的合理分布、有序运营我们采用为GPS与GIS相结合的技术。一方面采用GPS技术,精确得到每一辆汽车的位置;另一方面,通过后台获取各地区的需求状况。综合车辆分布和出行需求情况利用GIS技术合理规划共享汽车的行驶线路,使空载的共享汽车合理分布开来,降低空载率,使共享汽车服务量达到最优。

2.2线上、线下约车相结合

为方便各种类型的乘客出行,乘客打车可分为线上、线下约车两种形式。习惯使用手机的乘客,可根据自己的出行时间、地点在手机APP上进行约车,当乘客发出约车信息后,后台处理器将会判断乘客乘车位置及时间,合理安排就近车辆去接乘客;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者忘记带手机的特殊乘客,当身边有共享汽车驶过,乘车人可向汽车招手示意,共享汽车通过高度精确地判断其手势,识别乘客乘车意愿。同样,乘车后,乘客可选择第三方在线支付或者现金支付,更好满足人们的需求。

2.3 高质量的服务

一方面,改变传统汽车的内部构造,提升汽车内部空间、提供网络与电源等,为忙于工作的上班族的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车上办公;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共享汽车内部安装大屏幕(蓝牙可连接)、按摩座椅等设备,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同时,租车时人们可选择长时租车或短时租车,长时租车的乘客可以在租车时期内拥有车辆的使用权和暂时的拥有权,受乘车人自由支配。

3.运营新优势

首先,通过调查研究,汽车共享市场所拥有的巨大潜力,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共享行业传统的经营管理办法,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所有的共享汽车,外加注册押金较高导致了共享汽车利用率低。而基于无人驾驶的巡游式共享汽车不局限于使用地区使用而且无押金,将会提高共享汽车的利用率,提高公司收入,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此外,实现无人驾驶,可以减少传统出租车公司人力的投入,减少运营成本,同时也避免了部分出租车司机为了赚取更多利益,疲劳驾驶带来的行车安全问题。

4.存在的问题

4.1技术方面

1.受恶劣天气的影响较大。目前关于无人驾驶的所有试运行都是在有限的条件和环境下完成的,而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车顶的传感器可能会被打坏。如果接收不到数字交通信号,无人驾驶汽车便无法识别出交通警察或道路工人所发出的交通信号。

2.网络中断。道路上正在行驶中的无人驾驶共享汽车,如果网络突然发生中断,其运行方式和运行轨迹便是完全不可控的了。

4.2.资金问题

首先,无人驾驶技术中的技术开发、传感器和软件开发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其次,一辆车的成本造价本就比较高,而基于无人驾驶的巡游式共享汽车需要大规模的市场投放,所需要的资金也就大大增加。最后,车辆的后期维护也需要资金投入。

5.结论

基于无人驾驶的共享汽车从“智能、绿色、安全、共享”的理念出发,借助无人驾驶和互联网技术,在出租车与共享汽车的基础上打造新型运行模式,以提高汽车共享利用率、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实现无人调度为核心竞争力。现在交通行业的大主流正在朝着无人驾驶的共享方向发展,出租车、共享汽车、无人驾驶三大方面的整合,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实现“人、车、路、环境”更好的结合。

参考文献:

[1]田国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应用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

[2]李冬新,栾洁,滴滴打车的营销策略与发展对策研究[N].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3]深圳无人公交为何不被看好? 链接http://www.sohu.com/a/208902847_173793

作者简介:

张跃光:(1996—),男,山东济南人,本科,研究方向交通规划与管理

梁静杰:(1995—),女,山东烟台人,本科,研究方向交通工程

张孟真:(1997—),女,山东临沂人,本科,研究方向交通工程

曲萌:(1996—),女,山东烟台人,本科,研究方向工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