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雪梅 陈桐

【摘 要】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于个人与家国之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以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为例,探析她虽幼年丧父,刚过而立,接连遭受丧偶、失母之痛,而能保持身心健康、独育六子、年近不惑开始创作最终成为美国经典作家的主要原因,说明恪守孝道、阅读与写作对增强现代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意义。

【关键词】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凯特·肖邦;孝道;阅读;写作

古德云:“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而女子之身,乃是贤才诞生之所,故其身心之健康尤为重要。而青年女大学生和所有其他的青年一样,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肩负着孕育下一代的重任,她们推动摇篮的双手,也将肩负着“推动整个世界”的重任,可见,她们的身心健康于个人与家国之意义不言而喻。

当前,已有不少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促进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策略问题,如加强体育运动、促进人际交流等措施,效果都比较好,而本文将以历经痛失亲人之磨难的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为例,探究促使她保持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以期对现代女大学生增强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1 恪守“孝道”

回溯历史,东西方文化虽有差异,但“孝”可以说都为人伦之首,都从倡导爱而出发。如东方有孔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还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而西方,似乎没有形成类似中国这样完备的孝的体系,但也有孝的要求。如《圣经》中《旧约·出埃及记》部分《摩西十诫》里紧接着关于“人与神”的训诫后的第一条就是:“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教导道德伦理的《旧约·箴言》里也有“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指教。”可见“孝”在西方道德伦理中的地位与东方有相通之处。

凯特·肖邦,生于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托马斯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肖邦自幼受到了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礼仪训练和严格的天主教教育,不难发现,终其一生,她都恪守“孝道”。肖邦四岁多的时候,她的父亲在火车事故中去世(1855),这使得本来因他的风趣和幽默而充满欢乐的家,一下子成了伤心之所,不得不由全是寡妇的、同样也是虔诚的天主教徒的曾外祖母、外祖母和母亲来支撑着,但是对母亲的爱,以及对外祖母和曾外祖母的孝敬却在幼小的肖邦的心灵里深深扎下了根。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肖邦是家中的“独女”。虽然肖邦的父亲有5个孩子,其中第一个为前妻所生(前妻死于难产)。肖邦的生母是她父亲的第二个妻子,他们共生有4个孩子,可是除肖邦外,都没能活到结婚生子。她同父异母的哥哥病逝于22岁,她的两个妹妹都只活到3岁;她的亲哥哥在25岁时在一次机动车事故中淹死。因此,多年以后,当她的母亲老了的时候,加上她的丈夫不幸早逝,她毅然带着6个孩子从夫君种植园所在地路易斯安那州搬回圣路易斯娘家,陪护自己的母亲和外祖母,给她们养老送终。

2 博览群书

当引领肖邦走进艺术之门、完成了她学龄前启蒙教育和智慧开启的曾外祖母、和她比较喜欢的同父异母的哥哥相继离开人世时(相隔只一个月),这种打击对12岁的肖邦而言是巨大的。不管是她同样悲伤的母亲的爱还是她家里家佣对她的悉心照顾都无法排遣她心中的哀痛。接下来大约有四年时间她不怎幺出来,也不去上学,只把自己关在阁楼上,在那,她愿意熟读贮存在那儿的成堆的诗歌和小说。

如果说肖邦父亲的早亡,是曾外祖母成了她心灵和精神的庇护之所;而当时曾外祖母的离去,文学成了她的精神家园。她不顾一切地阅读各种各样的小说、诗歌、还有百科全书、宗教书籍等,并专心研究它们,以忘记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悲痛。4年后,她终于从伤痛中挺了过来,从1866到她1868年毕业这两年的时间内,她返回学校,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最后,因为具有“绝妙的讲故事的天才”而闻名。

她勤奋苦读,从各国的名着中摄取思想精神的精华,继而溶化为自己的思想。她注重语言的学习和思想的采撷,不满足于掌握英语,法语,还学了德语。她注重心灵的力量、内心的强大,非常善于从成堆的书中发现并抽取那些能够提高她心智、给予她心灵力量的书籍与话语。她欣赏玛格丽特·富勒(Sarah Margaret Fuller, 1810-1850)的作品:“这些思想和领悟使得这些书非常有益,能够给人的大脑以健康和活力”,她采撷与她心合的拜伦的诗:“她安静了/内心宁静而安详/……但她的精神恰似端身为王/远离喧嚣尘世,强大/内在的强大……”

3 精心创作

1885年6月,肖邦的丈夫去世还不到3年时,她的母亲又突然病逝,这对她身心健康的打击又是巨大的。那段时间,如果不是肖邦娘家长期的家庭医生与朋友弗雷德里克·科本霍依埃尔(Frederick Kolbenheyer)鼓励肖邦创作的话,很难设想肖邦能否挺过这人生再一次的巨大磨难。当年,在肖邦还没有回到圣路易斯时,科本霍依埃尔就从她写给母亲的信件中看出她文笔很好,开始鼓励她写作。而此刻,科本霍依埃尔又增添了作为一名有思想的医生的神圣的使命感,他力劝肖邦开始创作,希望写作能给她减轻丧母、丧夫之痛,能够让她从一次次失去亲人的空荡、绝望中走出来。

凯特·肖邦的整个生涯都处于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叔本华认为艺术有一种安抚人的力量,而科本霍依埃尔也是极力鼓励肖邦阅读哲学着作,除使她转向艺术寻求安慰外,还使她从唯意志主义哲学中寻求安慰。不难设想,在一次次痛失亲人后,肖邦很可能想到过“自杀”。在她悼念亡夫的一首诗中,她写到:

如果可能你需要我的生命,

那幺瞬间我将结束希望和恐惧之间的抗争;

最终欢欣我只遭遇奇迹,

发现死亡是如此甜美。

但很可能,就因为在科本霍依埃尔的帮助下,她从叔本华的哲学中获得了启迪,因此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叔本华的哲学认为痛苦是人生必须的部分。但是怎样才能减轻和避免人生的痛苦、成为自由和有道德的人呢?“叔本华提出的根本办法是抑制人的欲望,否定人的生命意志。他提出的主要途径是研究哲学、进行艺术直觉以致达到佛教所说的涅槃。”于是,肖邦遵循科本霍依埃尔的明确建议,尝试文学艺术创作,并将自己对哲学的思考艺术化地呈现于自己作品之中。

1888年,当凯特·肖邦已经38岁的时候,她首次公开发表的是音乐作品钢琴曲《莉莉娅波尔卡》(“Lilia Polka”),次年开始发表诗作和短篇小说,在她为时不长的文学创作生涯里(主要从1889到1899这十年间),“除了被毁坏的、或无法找到的一个长篇《年轻的戈斯医生和西奥》(Young Dr. Gosse and Théo, 1890)和6个短篇外,凯特·肖邦还写出了2部长篇小说《过错》(At Fault)(1890)和《觉醒》,100多部短篇小说,以及一些散文、诗歌、剧本、儿童文学和文学评论等。”在她生前,她就被公认为跨入了“杰出的地方色彩作家”的行列,1899年她的《觉醒》的出版,在美国当年的大事年表上(文化读本),为6件大事当中的一件;时过半个多世纪后,《觉醒》得到进一步挖掘,以至于逐渐被认可为美国女性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和经典,凯特·肖邦也因此进入了美国经典作家的行列。

综上所述,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短暂一生虽历经亲人之痛失,而能挺过悲伤,保持身心健康和谐,成为美国的经典作家,与她终其一生都恪守“孝道”、博览群书和精心创作密不可分。首先,她养好自己的身体,做到孝之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当生的痛苦与悲伤多于欢乐时,自杀可谓是一种解脱,但是她没有这幺做,而是极力通过阅读与写作、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等活动为自己疗伤。其次,她勇敢地担当生之责任,通过博览群书和精心创作达到孝之终。她除了独立抚养6个子女、帮丈夫归还经营农场失败所欠巨额债务、赡养母亲和外祖母外,还博览群书、汲取善知识,精心创作,传播善思想,终于在身前获得了社会的认可,而死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更见其作品充满爱与美的思想光芒,从而做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从而达到了孝的最高境界。期待本文所谈论的凯特·肖邦的健康成长对现代女大学生增强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Skaggs, Peggy. Kate Chopin[M]. Ed. David J. Nordloh. Boston: Twayne Publishers, 1985.

[2]Petry, Alice Hall. “Introduction” Critical Essays on Kate Chopin[M]//Ed. Alice Hall Petry. New York: G. K. Hall & Co. An Imprint of 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 1996.

[3]刘永祥.近代中国孝道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4]Holy Bible[M]. Nanjing: China Christian Council., 2002.

[5]Rankin, Daniel S. Kate Chopin and Her Creole Stories[M].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1932.

[6]Seyersted, Per. Kate Chopin—A Critical Biography[M]. New York: Octagon Books, 1969.

[7]万雪梅.美在爱和死——凯特肖邦作品赏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8]Schuyler,William. Kate Chopin[J]. Writer, 1894, Aug. VII.

[9]Chopin, Kate. The Complete Works of Kate Chopin[M]. Ed. Per Seyersted.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9.

[10]Chopin, Kate. Kate Chopins Private Papers[M]. Ed. Emily Toth, Per Seyersted, and Cheyenne Bonnell. Bloomington: Indiana UP, 1998.

[11]单世联.西方美学初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12]Schopenhauer, Arthur. The World as Will and Idea[M]. 3rd ed. Vol. I. Trans. R. B. Haldane and J. Kemp. New York: AMS Press, 1977.

[13]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