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红 张小云 曾美霞 谢 凤

(湘潭大学生物食品工程系,湖南 湘潭 411105)

高校教育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非常重要,其中实践教学对大学生,尤其是工科生,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生产实习,既可开阔学生专业领域的视野,又可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对现场生产情况的了解,进一步锻炼其适应生产现场的能力。因此,生产实习处于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工科院校教学中,是本科生毕业前所必修的环节。

生物工程实习基地建设的加强,能够提高实习的质量。因此,学校在选择实习基地时,尽量挑选生产技术、设备先进的大中型企业来满足生产实习的内容,有效利用长株潭地区生物、食品企业较多的优势。目前,我校已与多家大型企业有项目合作,并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共3周时间,但生产实习中存在如下问题:学生专业知识薄弱,学时较少,指导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限、实习经费不足等问题。同时还受实习单位保密、安全等诸多限制,故实习安排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有时只能安排学生进行“参观式”实习,同时存在着实习效果不佳等问题[1-3]。

1 当前地方高校生产实习的现状

随着企业产业化升级,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地方高校的逐步发展,生产实习环节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产实习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学生缺乏实习兴趣。部分学生认为,实习并不能学到真本事,只是去参加劳动。因此,实习时遇到问题就躲避,袖手旁观,甚至敷衍了事,逃避实习,导致院校实习形式化,严重影响实习的整体效果;二、实习经费投入不足。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而实习经费并没有相应增加,甚至减少,故学生良好的实习条件无法保障,从整体上影响了学生的实习效果;三、实习基地建设困难,尤其是高质量的实习基地。一般而言,校外实习基地主要集中在企业或公司,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促使校企间关系趋于简单利益化,经济效益在其中发挥着明显的杠杆作用。学生实习一定程度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有些企业甚至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

2 探索生产实习的新模式,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稳定生产实习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实习规范化,保证实习质量。实习前,需要加强学生的厂前教育,有必要对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播放视频,讲解各产品的生产工艺及相关生产设备如啤酒酿造车间,通风、搅拌及发酵系统,月饼的生产工艺等等,教育学生严格遵守企业的厂纪厂规。湘潭大学院系领导逐渐认识到生产实习的重要性,开始予以充分重视,相继与一些大型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如宏兴隆、燕京湘啤、燕京衡啤、唐人神等,以供教职工、学生参观学习、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培养动脑、动手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要注意观察,认真聆听企业技术人员的讲解,遇到不解问题及时请教。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包括校友,拓展更高品质、科技含更高的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销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学校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为企业输送应用型工程人才,创建了双赢局面。

3 实习方式的创新

3.1 明确实习目的,带着问题实习

为了避免学生实习的盲目性,带队老师和厂方技术人员协商,为每个环节罗列出大量技术问题[4]。实习开始时,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实习,以激发起其实习的兴趣。实习中期,带队老师对每个学生进行现场提问,督促不懂的同学通过现场观察,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实习后期,厂方技术人员对前期罗列的技术问题统一解答,以加深学生的实习印象,提高实习效果。

3.2 明确实习内容,分组轮换实习

生产实习期间采取分组轮换的实习方式,学生每组5~6人,实行轮换顶岗实习,有利于实习效果的提高。跟实习所在工厂的人事主管部门协商,督促各生产车间的负责人在每个班组都安排岗位负责人(包括部长、组长、班长等),负责具体讲解每个车间的工艺路线和有关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设备运行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解答学生所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在参观车间期间、相互提问、动手操作过程中进行实习,与理论课堂有着明显的区别。

3.3 做好实习总结,绘制工艺图纸

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记录工厂有关的生产情况,包括物料来源、配比、投放情况、车间动力输送情况(包括煤电输出、蒸汽输出、地下水的传送)、产品的传送、包装、质量分析检测、各部门人员的分配情况等等,撰写实习日志,记录每天的实习内容和实习心得。实习结束后,学生需撰写实习报告,并手工绘制工艺流程图、总平面布置图及主构筑物平立剖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充分地锻炼,有效掌握整个实习工艺流程、图纸设计标准,进一步提高绘制图纸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改革学生生产实习的评价标准,改变以往只靠实习报告给成绩的方式[5],将成绩分两部分,一部分成绩为平时成绩,根据学生校内课堂的学习出勤率和实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其成绩根据所撰写的实习报告。

4 对今后改革的思考

4.1 搭建校内实习基地,提供方便的实习场所

发挥生物工程专业特长,在校内建立一些相关设施,为实习教学提供便利,既可满足部分实习要求,又可节约实习经费。项目设计、建设、调试及运营都可以有高年级学生参与,项目建成运营后还可以安排四年级学生到基地进行生产实习。

4.2 加强产学研结合

高校具备较强的科研装备、科研力量,企业具有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广阔的营销网络和融资渠道[6-7]。但学校若想得到企业长久支持,须兼顾“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经营理念,要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例如,通过实习给企业带来切实可用的新技术、为企业搭建技术桥梁等。

产-学-研三结合型实习比较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应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上,鼓励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推向市场,提高研究的应用性。高校和企业可以各自发挥优势,取长补短。因此,深入进行产学研合作,以解决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4.3 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有些带队教师由于一直或大多是一线教师,熟悉课堂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教学方式关注不多,或不够重视,致使生产实习过程中,难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8-9]。

积极与生产企业联系,外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基础较好、表达和沟通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发挥他们的技术专业特长,以增加实践教学的师资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10]。

建立“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关键因素。选用业务能力强、政治修养好,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实习组长,以老带新,培养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

4.4 生产实习新模式的教学成效

采用“安全教育-文献调研-实习动员-车间实习-成绩考核”的生产实习新模式,整合校内资源实现生产实习新模式,以便学校自主掌控学生的生产实习。

总之,重视生物工程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地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既可适应教学、科研工作,更能适应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改革,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1]余旭亚,李涛,纳海莺.提高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实践和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6(3):62-64.

[2]胡瑞萍,陈智刚,魏志芳,张国伟.本科生“三位一体”生产实习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5):134-136.

[3]吕晓军.工科教学中的生产实习现状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24):194-195.

[4]朱显峰,张洪.加强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实践和思考[J].科技信息,2012(5):13-14.

[5]马琼.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0(2):61-63.

[6]沈金荣,雷凯,束龙仓.研究生工程实践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31-135.

[7][8]孙运兰,朱宝忠.工科院校生产实习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J].广州化工,2012,40(11):203-204.

[8]孙康宁,傅水根,梁廷德,王仁卿.浅论工程实践教育中的问题、对策及通识教育属性[J].中国大学教育,2011(9):17-20.

[9]黄艳秋,于微波.生产实习教学模式改革与实习基地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1(1):49-50.

[10]田夫,孙涛,谢蓉,王晓放.工科院校生产实习工作的问题及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