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好祺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校园欺凌中的角色体现与困境

鞠好祺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单元,然而校园欺凌的日趋严重使得人们对学校教育以及校园安全颇为担忧。本文关注的是欺凌行为中的所有相关角色,在欺凌事件发生时,不仅仅局限于对被欺凌者的安抚和对欺凌者的惩治,而是对整个欺凌过程中涉及人员的角色体现和困境进行分析,从而引起大家对校园欺凌的重视和关注。

校园欺凌 角色体现 困境

一、欺凌行为的角色分类

图1 校园欺凌过程的角色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web2.0所带来的自由社交互动平台使得校园欺凌影响范围越来越广、行为手段越来越多,更具有伤害性和侮辱性。本文通过分析校园欺凌事件的一般发生过程,根据大多数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路径,将校园欺凌行为中的角色体现分为欺凌者、协助者、宣传者、被欺凌者、旁观者、保护者以及被动者七类(见图1)。

二、欺凌行为的角色体现与困境

1.发动者。在欺凌行为中,发动者也就是主要欺凌作者往往倚仗自己的身体优势、权力优势等暴力的去压迫比自己力量弱小的人,在实际的调查中,笔者发现欺凌行为的发动者存在的一个最大的共性特点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溺爱、放纵、以暴制暴、不管不顾……家庭的教育方式成了欺凌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使得这些欺凌行为的发动者成了“家里不想管、学校不好管”的对象,严重影响了这些孩子和其他孩子的正常成长。

2.协助者。在这里,笔者将协助者分为主动协助者和被动协助者两类,主动协助者往往是同被欺凌者同样存在利益冲突或者是出于所谓的“哥们义气”协助发动者进行欺凌行为的人;被动协助者往往是怕被沦为欺凌者或是出于因为怕被落单而协助发动者进行欺凌行为的人。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一个是积极主动参与,而另一个是因为“怕”等心理因素而被动纠结的参与。这类人要幺是和发动者存在同样的问题,要幺自尊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差。盲目从众、屈从压力成为协助者实施欺凌行为的主要心理原因。

3.宣传者。不发生肢体接触、不直接参与欺凌行为,却在一旁通过一定的煽动性语言、姿势或行为来鼓动施暴者,甚至拿起手机,将这样的闹剧当作是一场“神圣而伟大的表演”,事后还自以为是的将视频传上网络以炫耀自己的“功绩”,这类人的出现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而催生的新的欺凌角色,比起直接欺凌者,他们往往会给被欺凌者带来更大、更为持久的心灵创伤和心理伤害。

宣传者会为了彰显自己的“成果”,甚至加了表演成分,借助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网络平台上传网络,给予受害者变相欺凌和二次欺凌,造成更深程度的伤害。移动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一方面其隐匿性给予了欺凌行为中的宣传者传播信息、实施变相欺凌的载体;另一方面,其传播的多元化信息又给予了辨别是非黑白能力不强的宣传者更多的欺凌行为效仿方式。这些人往往处于青春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尚未形成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往往会受到不良信息的迷惑,学习、效仿一些不良行为,从而加重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

4.被欺凌者。被欺凌者是指在欺凌行为中,被压迫、连续使用暴力、辱骂、起外号、侮辱、猥亵等行为对待的受害者。被欺凌者往往在力量和地位上较为弱势,在受到欺凌行为后,被欺凌者往往选择逃避、沉默等方式来回应受到的欺凌,他们选择沉默或者逃避的原因往往是来自家庭或学校的影响,告诉家长,家长可能认为这是同学间的调皮任性、嬉笑打闹,没有必要大肆声张,而有些老师的不作为心理,很多时候宁愿“宁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片面追求升学率上面。各种原因的冗杂,让被欺凌者默默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之后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5.旁观者。旁观者往往是一群置身事外者,他们一般是偶然遇见欺凌行为,并在整个欺凌过程中保持中立、不介入。这些人往往抱有“不能惹祸上身”,秉持一种冷漠的态度。这种现象在校园中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也是欺凌行为中数量最庞大的一个群体。在校园欺凌行为中,大多数中小学生在面对校园暴力时会站在一旁观战,而不会采取任何措施去阻止欺凌行为的发生,或向校方进行汇报和寻求老师的介入帮助,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群体中的一些“潜规则”:如不愿成为告密者、获得同辈认同、适应新环境与获得较高群体地位等。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些不作为旁观者的出现,让欺凌者的行为更愿意趋向于“表演性”,不作为的旁观者数量越多,欺凌者则更愿意和深入的发挥他们的“表演才能”,深情的投入到这场“值得炫耀的表演中”。

6.保护者。保护者是指在欺凌行为中安慰、帮助受害者,并努力制止暴力行为。这里的保护者同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出于正义感的见义勇为者,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被欺凌者;另一种则是则是有着“帮派心理”认为,受欺凌者是自己阵营中的一方,欺负他就是在欺负我们。但在实际的调查中,保护者是极少的,而这样的群体的出现也往往会成为减少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促进旁观者向保护者的转变将会成为减少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

7.被动者。被动者是笔者在调查过程中新提出的一方角色,这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他们不参与整个欺凌过程,却被动成为所谓的“整个欺凌行为的起因”。欺凌者往往会介意某件事的名义对被欺凌者进行“正当挑衅”,而这里的被动者就成为上述“某件事”的主人公,没有参与却也被动的参与到了整个事件中。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阅读和整理以及上文中对于问题的阐述,笔者发现本文对校园欺凌中角色体现和困境的关注还有很大的不足:首先,很多观点缺乏全国性或者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支持,相关部门也是近来才引起高度重视。其次,校园欺凌最大的特点源自于他的隐蔽性,很难深入到实际的校园欺凌行为中进行田野调查。最后,目前对于欺凌行为的分类还不够细致和准确,有待深究。

[1]孙时进,施泽艺.校园欺凌的心理因素和治理方法:心理学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2):51-56+119.

[2]任海涛.“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2):43-50+118.

鞠好祺(1995-),女,山东潍坊人,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学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