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 景然 韩方颖

1.哈尔滨金融学院; 2.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前言:网络语言以其独特、有趣、灵巧以及不断更替的特色正在逐渐深入我们的生活。大学生作为网络发展中的主力军使得网络语言在大学校园里不断发酵,网络语言在校园里不断发酵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的文化氛围、课堂模式以及学生们的思维模式、情绪感知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一、介绍网络语言的使用特色

(一)使用起来更加独特、有趣、灵巧

网络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变换了语言在常规上和传统上的使用准则,它借助了字词谐音、拆分组合、比喻拟人和同类替代等手法使普通的语言变得更具有讽刺、搞笑和内涵的韵味。比如把“看不懂”表达为“晕”;把“喜欢”叫作“稀饭”;把离开表达为“闪”;把伴侣出轨形容为“绿帽子”等都体现了网络语言区别于常规语言的独特性。其次,网络语言使用起来也更加有趣,例如“世界那幺大,我想去看看;钱包那幺瘪,哪儿也去不了。”这句网络流行语就是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形容了自己当前所处的一种困窘的境地,让人又觉同情又觉好笑。另外,网络语言在有些时候使用起来也比普通的语言更加灵巧与方便,它们多是借助首字母的缩写或者数字的谐音表达出来的,网友们在使用这些网络语言时可以不被场所和时间强制性地约束,因此也就更加方便和灵活。

(二)可以不断地更替

网络语言是由时代发展产生的,能够跟随时代变迁不断变化就是网络语言的一大特色。当社会的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时,网络语言就会产生,进而就会被数量庞大的网友们在各种网络场合里使用,在此过程中,网络语言还可以在社会发生变化时,随着社会变化一起改变,表现出可以自我更新的能力。从某一方面而言,我们可以把网络语言看作是数字化的语言,在经过网友们的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那些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网络用语会被剔除掉,而足够优秀的网络用语才能被最终保留下来。

二、介绍网络语言的流行产生的影响

(一)对学校产生了影响

网络语言使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例如校园论坛、校园贴吧、学校微博、学习公众号等平台的创办。相比于传统的学校领导与学生、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使用贴吧、微博等平台进行交流对话则更容易吸引学生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看法主张、观点建议,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大量使用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没有过多的约束和规范,因而更能让学生感到轻松、畅快与自由,也可以让学生更乐于交流表达。

(二)对学生产生了影响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产生的好的影响有增强了大学生的活性思维,使学生更懂得如何变通,如何转变思路。如今,大学生越来越成为网民群体的主流部分,是使用网络语言的主力军,有我们之前普遍常用的语言有区别的是,常规的语言使用起来比较固定,而网络语言使用起来更加多变,也因此网络语言常常会使人耳目一新,令人喜爱。如今我们使用的大部分网络语言都是由网民结合个人喜好以及群体的主流趋势自发地编造出来的,学生在使用它们时不用过多地纠结是否存在语法错误、是否出现了病句等问题,使用起来更加随心和灵活,使学生在不歪曲自己的意思的情况下还能够准确、高效、活泛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网络语言所具备的这些特点以及它们的流行,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也增加了他们灵活地思考的能力。

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给大学生带来的坏的影响有冲击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得大学生丢失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传承。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当代大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改造,例如把李白的名诗《早发白帝城》改编成了“朝辞宿舍心欢喜,网友见面倏忽还;满脸哀伤啼不住,方才险到鬼门关。”或者把各个诗词名句杂糅在一起进行改编:“纸上得来终觉浅,恳请老师画重点;天若有情天亦老,范围一定要画小;天涯何处无芳草,别说整本书都考;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师请念师生情。”等。这些原本都是对传统文学的胡乱改编,却因为其更加独特新奇而在大学生之间广泛流传,大学生对于这些改编后的诗词的记忆程度甚至超出了原作,这会降低大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把握文化精髓的重视程度,还会使大学生变得更加浮躁和玩世不恭。对此,不仅学校、教师一方应该加强对于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控制力度,学生也应该加强自控,学会区分哪些网络语言对于自身发展有利,而哪些语言无益于自己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网络语言是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产物,网络语言在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生活逐渐变得浮躁的情况下产生确实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是,如果校园里到处都充斥着这些“昙花一现”般的段子或者词语也会给学生造成浮躁的学习环境。对此,学校与教师应该学会如何合理地使用网络语言,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合理利用网络语言,为校园增添光彩,为学生学习和生活增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