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利刚+王剑池

摘要:在各类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往往以内容为王,而出镜记者又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要求出镜记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适应电视的不断发展,这也是时代给予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因此,优秀的出镜记者是能够恰当准确地进行表达,同时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和特定的新闻现场,采用与之相协调的语言风格向观众传达新闻信息的记者。

关键词:出镜记者;现场;沟通;评论

一、出镜记者的语言在现场报道中的作用

“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民生新闻以及突发事件中,已成为常态报道行为。”[1]出镜记者的现场口述是现场报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在于进一步交代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情况以及描述现场情景,以便反映现场,为接下来的报道营造气氛。我们都知道无论出镜记者在前期做了多少准备,最终目的是面对镜头、手持话筒,运用有声语言对新闻进行叙事并对新闻事件做出准确的评论。出镜记者只有及时地将新鲜的信息、震撼的画面很好地传达给观众,才可能满足观众对信息的期待。

(一)描述现场

出镜记者置身于新闻现场,利用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嗅觉体味着新闻现场的一切,最终通过新闻语言将现场描述出来,观众在记者语言的描述和展现的画面中获得第一手的信息。首先,出镜记者对语言的描述能力直接影响着电视新闻的信息传播。我们经常会听到“我现在的位置是、我看到了什幺、我听到了什幺、我闻到了什幺”等现场感很强的描述和提示,让观众与在现场的记者同步获得在现场的真实感受。在早期,1992年10月1日《中国新闻》开播,记者高丽萍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向观众做了现场报道,她告诉观众今年的国庆节有什幺样的人参加,人们都在做什幺, 并将了解到得人们的愿望是什幺,天安门广场正在发生着哪些变化。

其次,现场报道最大的魅力莫过于它以现场的图像和音响,将电视机前的观众带到了新闻现场,给人们心里的参与和耳闻目睹的满足。作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加上新闻现场鲜活的背景,受众在接收信息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央视记者水均益在巴格达做现场报道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镜头,观众亲眼看见我们的记者就出现在此起彼伏的炮火和爆炸声中,当近距离的爆炸声想起的时候,记者本能的自我保护的镜头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这样生动的出镜报道是任何画外的解说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出镜记者出现在新闻现场,借助声音和画面,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使新闻信息得到最直接的传播。

(二)叙述事件

出镜记者身处在特定的环境中,从最初的描述到最后将整个新闻事件叙述出去,是在为进一步交代画面背后的故事营造氛围。他不仅仅是为了传播而传播,更是为受众出境,它代表的是广大受众在新闻现场的眼睛,甚至可以说,出镜记者的感受和表达将决定着受众的感受和表达。出镜记者要有现场意识,要学会将观众以为自己就在新闻现场,即便本身没有出现在荧屏前的连线报道,记者也要通过自己的形象、具体的语言准确叙述新闻事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简练平实的口语,向观众提供新鲜、准确、富有感染力的信息,增强报道的现场感,让观众感同身受。例如:汶川地震做连线报道时有这样的片段:“我所在的现场已经不能看了,年过花甲的总理已经哭的不成样子,刚刚挖开的地方又塌方了。这倒霉的天气还在下雨,现在一线的军人已经被下达死命令,必须冒雨急救。”这段叙事一目了然,观众立刻感受到现场的惨烈情景。由于记者就在新闻现场,他作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通过向观众讲述事件的经过、现场的气氛以及自己的感受等,加上电视图像战象的现场情景,大大增强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三)沟通交流

在现场采访的时候,记者在现场借助镜头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或质疑或提问,把观众想说的和有疑问的地方一一展现,懂得采访艺术的记者具有强大的个人魅力,他能迅速地走进被采访者的心里,进而满足观众的期待。出镜记者充当了代言人的角色,他既是质疑者、交流者、见证者、验证者,又要和当事各方进行全面的、直接的交流,引领电视观众“亲历”新闻报道的全过程。首先,沟通不仅是指语言上的还有非语言上的,在新闻现场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与当事人进行着最为直接的交流。1955年,有几位日本学者来扬州江都韶关渔业村研究中国传统的木船制作工艺,当时一位记者做随行采访,通过翻译进行语言交流,体验同样表达的障碍,总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当时这位记者就有意调动眼神来让双方达到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他虽然听不懂,但十分注意他们眼神并频频闪动它的眼睛表示会意。该片播出后,朋友问他什幺时候学会了日语,其实他并不懂日语,只是从眼神看,他们好像相互都能听得懂。在采访现场,一个出色的记者应该是一个懂得沟通与交流艺术的记者,他能化腐朽为神奇,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四)评论新闻

出镜记者不仅仅是一个“传声筒”,除了要有很强的驾驭现场的能力外,更要有细致入微的洞察力以及独特的评论视角,从而在本质上抓住新闻要点,进行客观、准确的评述。记者通过对现场捕捉到的细节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达到升华新闻主题的目的。在受众方面,信息爆炸的今天,他们不再满足于信息的获取,已经具有了心灵层面的要求,他们更期盼新闻评论时代的来临。观众迫切想知道新闻背后隐含的故事,他们希望通过记者的评论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并进行自我判断;在社会方面,它能引导舆论,反馈信息,树立主流价值观,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当恶性医院暴力事件频繁发生,面对一个年仅28岁的医学硕士的死亡事件,白岩松在2012年3月27日在《新闻1+1》的一期《恨来了,爱回去!》中说:“仇恨可能有万千的理由,但是回应这种仇恨却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用爱去回应,去沟通、去寻求理解、去改革、去改变”。这样的声音,不仅体现了主流价值观,更能引起人们深深的反思。因此,做好对新闻事件的评论是对出镜记者的最高要求。

(五)深入独到

黄匡宇指出“所谓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直接进入事件现场对发展中的新闻事件作直接描述、评述和对有关新闻人物进行访问的报道形式。”这里所说的评述就是出镜记者对新闻报道的评论,这将帮助观众更深刻地认识新闻从而加深新闻的厚度。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被称为“中国大陆新闻评论第一人”,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在国家遇到天灾人祸之际,不管是在新闻现场还是在直播间,他总会加进去一些符合国情民意、又有个性的精彩评论,他的评论往往是画龙点睛的,也成了整个新闻的看点。因此记者现场出镜时,应该把及时报道和及时评论结合起来,做到边说边评,夹叙夹议。例如:外地民工救人致残因为受害人不愿证明而无法领取见义勇为奖的新闻,新闻结尾记者陪着外地民工到受害人家去寻找受害人并在门口现场出镜出镜词中点明这户人家透出了电视机的亮光和电视节目的声音,却没有人出来开门,从头到尾记者未作相关点评,只是描述看到的事实。看了这样的新闻观众当然能明白谁是谁非,但是如果记者对其中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做一番冷静的剖析,表明鲜明的态度,那这条新闻就能达到更深远的传播效果。“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和报道中的表现直接影响着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其中,在现场报道中最大的信息载体是有声语言,出镜记者运用有声语言对现场进行描述、叙述事件、沟通交流、评论新闻等,并通过它们向受众传达信息。如果说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是是新闻的灵魂,那幺出镜记者的出境语言则是整条新闻的眼睛。所以,出镜记者需要熟练掌握他们各自的语言表达技巧,在报道时才能娴熟、准确、恰当地使用。

参考文献:

[1]宋晓阳.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

[2]刘维亚.口才与演讲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3]刘佳“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技巧[J].声屏世界,2008 (10).

[4]邵培仁.传播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91

[5]黄匡宇.电视新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89.

[6]林晓燕.浅谈如何做好一名出镜记者[J].纪实,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