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康豪 郜佳伟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在移动支付、社交网络和云计算等移动金融的基础应用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已经能够给商业银行造成全方位、全过程的影响,因此,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具体情况,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成为商业银行健康发展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简要介绍互联网金融,指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且提出有效的应对对策,以期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手机银行、支付宝、余额宝的出现,使得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给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金融业之首的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研究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传统商业银行如何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1、互联网金融的含义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能够弱化金融行业的技术分工和专业化,可以用网络和有关系统代替。

2、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1)支付快捷、用户较多,主流支付方式逐渐被移动支付方法所取代,统一由方便、快捷、费用较少的第三方来进行结算。(2)市场信息的对等程度高。互联网金融能够通过搜索导航、社交平台和云计算,分辨出使用主体的资本活动,增强交易双方信息对称性。(3)能够自主分配资源。互联网金融能够通过交易记录、成交率等信息,全面的掌握交易目标的资料,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4)风险性较高,互联网金融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和制约,使得风险性较高。

3、互联网金融的模式

(1)第三方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模式是是指以非金融机构作为第三方支付中介,为收付款人提供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及央行规定的其他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已不再局限于基于互联网的支付,现已从线上支付逐渐向线下支付延伸,实现了全面覆盖,是一种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广的综合性支付工具。

(2)P2P网贷模式

P2P网贷模式既可以指计算机利用网络的交互,也可以指人与人的对接。这种模式不再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中介进行借贷,而以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为载体, 借款人通过网络平台找到愿意出借、且有出借能力的目标人群,助其完成借款。P2P 网贷模式既分散了贷款人贷款的风险,也为贷款人寻求较低利率提供了较多的可比较参数,实现了双赢。

(3)大数据金融模式

大数据金融模式是指在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云计算等为平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和挖掘,充分结合传统金融服务,独创性地开展金融工作。比如支付宝、余额宝、阿里小贷等都是基于大数据平台模式的金融产品。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制约商业银行的客户增长率

商业银行的支付平台是比较封闭的内部循环系统,可以保证客户信息和资金的安全,体现出银行之间传统防卫型经营模式特点。但是,这种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共享的经营模式,致使商业银行只能依靠自我积累来维护、吸引客户,导致商业银行的客户增长率远远低于互联网金融。由于商业银行存在着以客户为中介服务对象的缺点,使得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越来越大。

2、打破商业银行的封闭性

互联网具有广泛性、快捷性等特点,能够形成广泛参与、实时共享、自由选择的网络文化氛围,而且由于互联网金融交易形式的多样化,其交易行为具有显着的个性化和市场化倾向。而商业银行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文化氛围封闭,讲求层级控制、授权有限,并且存在着总分支不同、部门信息沟通不畅的缺陷。

3、冲击、取代商业银行的中介类核心业务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中介、货币信用创造和存贷资金配置的职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发展,说明了互联网技术企业有承担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中介职能的能力,资金的快捷流通和安全保证已经不能阻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三、互联网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1、制定发展战略,创新互联网金融业务

商业银行应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时调整银行的经营战略,调整战略规划。树立危机意识,顺应互联网的发展潮流,把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来实施

2、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实现双赢

互联网企业是对手更是合作伙伴,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合作。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和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合作,实现客户信息共享方面和营销方面的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优化客户体验

商业银行应学习互联网思维,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理念,以客户的需求为起点,从发现、响应、提供、评价、反馈到改进等方面进行明确分工,寻求最便捷最优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吴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5.

[3]陈华,方敏.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J].理论学习,2014,(6).

[4]郭颖梅,王嘉娴.网络金融管理问题探析[J].经济师,2015(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吴康豪(1993-),男,山西运城人,山西财经大学2015(金融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

第二作者:郜佳伟(1993-),男,山西运城人,山西财经大学2015(金融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