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英

摘 要:人才的培养是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首要任务。事业单位想要进行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而供给侧改革为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提供给了新的突破口,事业单位要把人才的质量放在首位,为单位内部人员营造一个积极的工作氛围,重视人才知识文化的培养,提升单位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本文从供给侧角度进行了事业单位人才培养的探究。

关键词:供给侧;事业单位;人才培养

引言:目前,对人力资源的挖掘和激励理论大部分研究是以外部需求为切入点,本文将从经济学理论,以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组织)为研究对象,从供给侧角度来审视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要素,并提出解决办法,以达到内外兼修。

一、供给侧要素

所谓供给侧,即供给方面。从经济学角度看,国家层面的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元素,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要素。目前,对人才供给侧的研究不多,吴帅从解决人才供需失衡入手,提出要做好教育、人力资源改革、人力资源服务等三篇文章;鲁彬之从职业教育入手,提出职业院校要强化全局、创新、供给、个性、环境意识;马连湘认为,对高校而言,要切实用好创新、改革和开放三大动力源,引领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改革。以上主要是站在整个社会的劳动力角度来研究。本文认为,人力资源供需问题不仅体现在组织外部环境的结构性矛盾,更体现在组织内部员工综合素质的失衡性矛盾。目前,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已给组织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从外部环境来讲,组织重在贯彻落实,要在外部方向上做文章的空间不大。因此,要从单位内部输出进行改革,但不能以“量多”衡量,而应以“质新”为突破口。本文以组织为对象,研究完善供给侧要素,以期提高组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

二、供给侧改革

从需求侧激励方面,组织要构筑良好的发展平台、设计具有挑战的薪酬结构、打造上下畅通的制度体系、拥有共同奋进的竞争环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最终建立渠道,形成合力,打通两侧。很多单位认为,员工自身综合素质是学校教育的职责,而忽视了组织在再提升、再塑造等二次开发环节的关键性。

1、优化知识结构

知识也是生产力。单位内部要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包含思想教育、综合知识、业务素养。

(1)持续教育

组织出现“慵懒散”弊病,失去凝聚力,整体战斗力不强,存在“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归根结底在于自身思想出“岔子”,因此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学习哲学理论,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境界,消除自我中心主义,打造有追求、懂感恩、讲奉献的高素质团队。

(2)持续学习

再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毛泽东曾提出“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通过学习可推动组织发展,提高学习力。因此,单位要结合工作内容实际,形成自上而下的学习计划,用有限的时间学一流知识、读一流的书,学习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社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学以修身,学以致用。

(3)与时俱进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讲话时提出,“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还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蛮干盲干,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做得还很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因此,要根据工作范畴,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好业务知识,提高综合素养,而不能图稳忘进。

2、塑造创新氛围

创新才能不断产生正能量,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激发创新潜能。

(1)培育活力

事业单位在制定相关制度时,要从员工的角度出发,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单位部门需要了解员工的兴趣爱好,将员工们感兴趣的点融入管理制度中,让员工在工作中活力满满,将员工的斗志凝聚在一起。同时要在保持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员工挑战制度、挑战权威,才能保持活力。

(2)培养个性

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评论文章《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中指出,“要建立健全允许失败、宽容犯错的‘容错机制,细化规则,正向激励,给予敢于担当者一定的‘试错权”。组织要有包容性,去官僚、去形式,给勇于试新的人予以张扬正向个性的氛围。

(3)激发潜能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环境下,组织要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宽松的创新环境,以更好激发员工内在创新潜能,使每个员工个性的积极层面都能得到适当引导和发挥。

3、致力服务群众

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然后再向着之前设定的目标前进。单位在前进的过程有着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事业单位中各个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群众解决问题,许多地区的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听从上级部门的领导和指挥,被动性比较强,主动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很少,事业单位这种管理模式会对单位中的人才造成一定的影响,单位中人才只是通过传统晋升模式来证明自己,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强。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在原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工作投入人民群众中,通过多种方式对人民群众目前的思想状态、生活情况进行了解,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让单位中的人才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按照这种工作方式,不但可以为人民群众解决困难,同时也历练了人才,形成了一个新的人才培养方法。

4、提升身体素质

想要在未来发展道路上走的更远,首先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这是人们工作的根本。在供给侧改革中,身体素质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员工的身心将康重视程度不高,认为人才的培养只是进行专业技能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身体素素质的好坏是员工自己的问题。其实不然,员工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可以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才会在工作中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这样才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问题,并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所以,事业单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员工身体素质的锻炼,将员工的身体健康情况也加入到单位对员工的管理任务中,根据员工的身体状况来进行培训管理。

结语:人才培养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国家层面指导方针是方向指引,要切实发挥人才的潜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还需要每一个单位内部自我优化提格,进行一场人才的“供给侧”改革,呼应国家人才战略的“需求侧”,自下而上、由内而外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吕晓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创新的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0).

[2]张钢.供给侧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