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建设生态化,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生态城市建设注重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选择合理的建设路径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创新驱动生态城市建设、推进低碳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以及培育生态文化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四个方面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进行分析探索。

关键词:生态城市 生态环境 路径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不断破坏,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城市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为应对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生态城市的概念产生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

1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

参照生态城市的建设指标,将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归纳为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

1.1生态经济

生态城市建设的经济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健康高效发展。一方面,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现生态平衡及和谐发展。在经济活动中,建立高效的转换系统,尽量减少资源的使用以及废弃物的产生,将所耗费的各种资源转换成较高的经济成果。通过广泛宣传以及政策引导的方式,向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另一方面,发挥绿色生态产业的优势,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建设生态型工业,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加大对传统工业产业的改造升级,建立绿色生态的产业体系,着重发展新型工业;建立生态型农业体系,以培育绿色品牌产业为导向,建设以生态农业、节水农业、观光农业为主体的生态型农业系统;建立生态型服务业,以生态经济的理念指导服务业发展,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服务业的核心要求,做好服务业行业中污染源的治理工作,建设配套的环保设施,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

1.2生态环境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城市的生态环境目标就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将城市与自然相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是通过改善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融合,将城市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洁净的宜居型生态城市。

1.3生态社会

生态社会是生态城市建设整体的方针,需要转变传统的经济与城市发展模式,提倡可持续发展。生态社会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的生态、和谐发展。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以创建宜居型的城市为目标,加快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进程,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社会的公正和谐;二是通过开展市民生态环境教育,增强全民的生态意识,并完善生态相关法律机制,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最终实现市民生态行为培养的目的,并在全社会实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1.4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图1显示出了经济、社会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反过来社会文明又会促进环境的改善,但经济发展会加剧资源消耗、破坏自然环境,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经济发展为社会文明进步提供所必需的物资保障,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总之,生态城市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建设生态城市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整体把握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实现整体的协调发展。

图1 各系统之间的关系

2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研究

2.1创新驱动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建设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依靠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彻底解决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运用创新驱动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驱动生态城市建设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树立创新驱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可以指导城市建设思路,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行动力。建设生态城市首先要树立创新驱动的理念,发挥创新驱动的先导作用。将创新的思维及方法融入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树立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最终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

第二是注重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创新。生态城市建设受众多复杂因素的制约,不能急于求成,为了快速解决问题而提出不切实际的规划目标,所以建设生态城市必须进行科学的生态规划。改变规划理念,将生态城市建设理念与规划体系相结合,建立绿色生态规划体系。以科学的城市建设规划为引导,合理分配并利用各种资源,以创新意识组织编制高质量的城市规划,提出贴近现实的、可操作性强的目标,从而指导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活动,保障生态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第三是加强生态技术创新。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依靠相关的生态技术作为支撑,生态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生态学理论相融合产生的新的技术形式。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加强生态技术的科学研究,提高相关生态技术基础研究实力以及创新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强化企业进行生态技术创新的理念,引导企业走生态发展模式。推广生态产业,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研发、引进“适宜技术”,加强生态技术创新能力,以生态技术创新带动生态城市的建设。

2.2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会造成资源消耗、生态破坏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产业发展能够反映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情况,也能够体现城市发展的水平。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点是优化产业布局。针对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需要从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空间三个方面,控制空间开发强度,调整城市空间的职能结构,维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走低碳化、生态化的产业发展道路,加快生态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产业布局的优化,保障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产业园区机制在城市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产业园区的运营与管理,科学规划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式,从而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提高城市产业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有助于促进产业布局优化。

城市空间职能分布对产业的分布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优化生态城市产业布局的一个方法就是优化城市空间功能的分布,结合城市各区域间的特点,创新规划空间职能,充分发挥各区域的特色职能,合理分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各区域间的差异化发展,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3推进低碳绿色生态城市建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建设低碳绿色的生态城市正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正积极探索低碳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路径。低碳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是推广绿色生态住宅与建筑节能发展。倡导生态建筑的理念,构建低碳绿色生态城市的发展思路,在建筑领域树立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积极创建绿色生态住宅,推动建筑节能发展。提高建筑节能相关设计的标准,优化建筑节能设计水平。构建相应的城市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能耗监管平台,加强对发展生态建筑的监管力度。

第二是发展绿色生态能源。传统化石燃料的使用加快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各种环境问题,探索绿色的生态能源迫在眉睫。近些年来,专家致力于研究的绿色生态能源范围包括风能、水力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能源等,这些能源都是可循环的、没有污染的能源,能有效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进新型能源的探索与发展,保护全球生态平衡。

第三是推广绿色生态交通。近些年来,家庭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环境问题。因此,构建生态环保的城市交通环境成为了当前生态城市发展的内容之一。树立“低碳交通”理念,鼓励大家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构建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完善轨道交通路网,提高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提倡步行、自行车出行等慢行交通,实现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的协调发展,提升出行效率。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解决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

2.4培育生态文化,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文化的内涵是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全球性生态危机日趋严峻的情势下,要从根源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生态文化,加强生态社会建设,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途径。

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在各民族发展历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在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具有生态特色的民族文化。将自然环境保护与民族文化发展相结合,树立自然生态与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理念,形成以生态保护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以民族文化发展提高生态保护的共荣发展形式。

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以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为前提,所做的具有生态意识的理性消费活动。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革除陈规旧习,倡导节约环保的绿色消费观念,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加大对负面消费行为的批评力度。制定生态消费细则,培养低碳消费观念,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与消费方式。

普及公众的生态意识。培育人们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要普及公众的生态意识,首先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从学校、社会和家庭等途径,针对社会不同群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开展生态知识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参与能力,引导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理论观。

3结语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因为日趋严峻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所以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是在此种情境下所做出的必然选择。解决目前城市建设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探索有效的建设路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生态城市建设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坚持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更好更快地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方创琳,王少剑,王洋.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现状、问题及对策[J].地理研究,2016,35(09).

[2]陈志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绿色生态城市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02).

作者简介:

周莹(1988.10),女,山东鄄城人,助教,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微观经济统计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项目(2016RKB01408);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JNSK17C40)